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3149.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679401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314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314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314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314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314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3149.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1.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2.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4.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导入新课】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的浴血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自主学习】一、全民坚持抗战1日本策略的改变:(1)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2)

2、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3)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2国民党:(1)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2)国民党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3全民抗战:(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2)国军将领: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3)各界群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二、中共七大1时间、地点: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内容:(1

3、)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美国: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2、苏联: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3中共: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

4、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4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原因:(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2意义:(1)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3)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

5、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合作探究】1.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2. 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中共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3. 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当堂达标】11940年春,一位身处华东日本占领区的爱国人士撰写对联讽刺当局曰:“国祚不长,八十多天儿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据此推断,该对联讽刺的可能是( )A袁世凯中华帝国 B长春伪满洲国C南京汪伪政权 D重庆国民政府2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

6、室操戈,相煎何急”。该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3.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人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将军是在哪场战役中为国为民族而牺牲的()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C武汉保卫战 D反扫荡战斗中4.“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

7、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和窃取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近代历史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 )A抗日战争胜利 B美国支持中国C中华民族投入抗战 D蒋与美国合作6.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多少年后台湾才回到祖国怀抱?( )A50年 B60年 C.70年 D80年7.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8、 )A8月5日 B8月10日 C8月12日 D8月15日8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 )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9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在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的情况下,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你认为,中国人民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美国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弹B.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日军精锐部队C.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D. 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10有一幅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9、)A.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B.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C. 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1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是( )A.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 B.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C.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D. 国共签订双十协定12“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新设置了一些新节日。这些节日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A. 国家宪法日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B. 国家公祭日1937年南京大屠杀C. 烈士纪念日1

10、949年新政协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 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3.教育部下发2017年l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唯一战场A B C D【布置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

11、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二: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十四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这一天获得报酬了。材料三:2013年1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执政党自民党会议上高唱君之代,宣告新年“开工”,声称“这是夺回日本的第一步。”君之代这首颂扬天皇统治天长地久的歌曲,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亚洲大地的主题曲与背景音乐。安倍政府的举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韩联社认为日本政府表现出对一系列右翼政策的追求,安倍的动向“令人焦虑”。(1)材料一是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的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这

12、次会议是哪次会议?它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2)材料二中“五十年”前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事件,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当时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宣泄清洗了“愤怒”和“屈辱”?(3)你认为中国人民清洗了五十年的愤怒和屈辱,有何重大的国内意义?(4)为捍卫国家主权,中国人民做出了不懈的奋斗。试从我国古代历史上就中日关系举一例。 (5)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回顾两国的历史,你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答案:(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2)甲午中日战争中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3)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4)明朝时,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5)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未来等。要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等。【学后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