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7汤姆_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680387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7汤姆_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7汤姆_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7汤姆_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7汤姆_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7汤姆_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 选) 课型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 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 解。 教学 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教学 难点 感知人物形象, 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 准备 课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5 ) 分钟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课件 1】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名著,鲁滨逊 的荒岛漂流和小男孩尼尔斯的骑鹅旅行唤

2、起了我们无限 的想象。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 识一个叫汤姆 ?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出示课件 2、 3】 ) , 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2.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3. 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 4、5】4. 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 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 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竞选州长 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 利费恩历险记 (板书:马克 ?吐温美国作家) 5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

3、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在这部小说中,汤姆 ?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 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以谈话方式,出示 图片,引出故事人物, 激发学习兴趣。 简介作家,有助于学生 积累文学知识,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 教学 (33 )分 钟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 6】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 什么。 (板书: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 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 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说说这个片段中你觉得精彩的地 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 如,A.细节描写传神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

4、望状 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 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 B.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 “如何”, 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 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 C.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 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 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着队搂着获 救的孩子又亲又吻, 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 泪水如雨, 洒了一地”等。 (板书:汤姆和贝琪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汤姆和贝 琪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敢于冒险的精神汤姆得 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

5、三、再读课文,感知人物 【出示课件 7】1. 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 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 如,A.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 当山洞中迷路, 贝琪绝望时, 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B.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 探路; C.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D.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 一番; E.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 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板书:敢于冒险的 精神) 2. 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

6、进行汇报。 3. 师生总结: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 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 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 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 的生活。 此环节的设计是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理课文的方法,帮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内容与主要情节。 抓住关键句子和主要 情节来感知人物形象, 品味人物精神闪光点。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2 )分钟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 8】 1. 小组合作: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 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

7、简单说一说: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 时,三次探路, 最终找到通道; 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2. 【出示课件 9】拓展延伸: 在汤姆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联 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说说自己的感受。 3. 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 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其他有 意思的故事,课下就去读一读 【出示课件 10】汤姆索 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五、布置作业 1. 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 ?吐温; 2.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 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

8、,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 加班级读书会。 此环节通过学生联系 自己身边的小伙伴, 发 现他们身上与主人公 汤姆的共同点,学会发 现身边的闪光之处, 并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板书 内容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汤姆和贝琪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 汤姆和贝琪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敢于冒险的精神 精彩片段汤姆得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 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祈祷( q q )哀悼( d o di o) 渲染( xu n xu n)话匣子( ji xi)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诚()诚()()不在乎 ()()昏迷()()倾

9、听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不正确的打“”。 1、本课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2、本课由汤姆 ?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断组成。 () 3、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四次历险。() 4、课文中几次历险纯粹是孩子的游戏。() 5、精彩片断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答案】 一、q d o xu n xi 二、心 意满神智侧耳 三、1、 2 、 3 、 4 、 5 、 教学反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 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10、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 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所以根据单元目标和 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感 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 阅读原著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掌握 阅读名著的方法,激励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下面是我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反 思,与大家分享。 课前我让学生尽量抽时间去看这部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 打下基础。 开篇我以谈话方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还想知道哪些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

11、兴趣。 接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快速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这 部分具体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写的很精彩,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最欣 赏汤姆的那一点。让学生分组快速阅读后,找出精彩部分,在展台上展示,抓住精彩的句 子有感情的读读, 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验。 最后我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说出 汤姆在你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们很快地概括出了汤姆机智勇敢,敢于冒险的 精神。最后启发领导学生,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有趣的故事细节吗,激发学生继续预读原 著的兴趣和愿望。 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抓住关键的中心 问题探讨交流,

12、 读出个性,读懂片断的内容, 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 升华情感。汤姆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质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思议 的影响。学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都很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故事让人 看起来津津有味,学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致,纷纷表现出阅读的热情,对主人公的经历 有了各种猜想,相信在课堂上我播下的种子,会在他们的日后生活中开出美丽的花儿。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讲述贝琪的妈妈撒切 尔太太和汤姆的阿姨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琪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先悲后喜, 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

13、述,介绍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 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轻松、幽默而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言的特点。浪漫有趣,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 引孩子的地方。 【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 18351910 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 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游广阔,威 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 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 欢他呢?即使是上帝, 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

14、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 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 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 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 他的写作特点。 写作风格:熔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 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名著内容简介】 汤姆幼年丧母,由阿

15、姨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阿姨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 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 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 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创作背景】 19 世纪 70 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时期。庞大的、

16、机器轰鸣的工厂的出现,集 体化的大生产组合以及大刀阔斧的进取精神促使了美国工业的突飞猛进,使得以往平静而又 无多少竞争的年代里蔚然成风的礼貌行为和道德涵养准则逐渐失去了栖身之地。因此,对维 多利亚时代的温文尔雅的摒弃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南北战争,它像一种催化剂,在摧毁了 奴隶制的同时,也加速了维多利亚社会结构的崩溃过程,把年轻人推进向传统宣战的潮流, 使他们体内潜藏已久的被压抑的暴力进发出来,去摧毁那个不合时宜的19 世纪社会。 马克吐温就是在这个大历史背景下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因此具有深远的历 史意义。他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浓缩进了这部小说,但又注入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缩影, 使它脱离了一般庸俗的儿童回忆格调,让它充满了时代的活力。 【人物介绍】 汤姆索亚 本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阿姨罚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是刷 墙,他却会忽悠别人说刷墙是件很好玩儿的事儿,让其他孩子抢着为他刷墙。汤姆骨子里具 有冒险风格,他会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汤姆也足智多谋,他和哈克一起破坏了杀人犯乔 埃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哈克贝利费恩 圣彼得斯堡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