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护理(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675393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终护理(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临终护理(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临终护理(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临终护理(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临终护理(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终护理(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终护理(一)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 家 好,护理学基础 第二十二章 临终护理 (一),2,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比他们以往要引人注目.正如昔阳的余辉,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给人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 -莎士比亚,3,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 都是温馨时光;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太阳辉煌。,4,生老病死是人类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终点,也是生命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临终护理是现代护理学的一个新分支,是以整个人为对象,解除其生理上的痛苦,缓和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保持人的尊严。同时,对临终病人的家属给予安慰和指导,使其早日从悲伤中得以解脱。,5,教学内容(4学时),第一节 概述 临终关

2、怀 濒死及死亡的定义 死亡过程的分期 第二节 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 临终病人生理反应和护理 临终心理分期和护理 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 第三节 病人死亡后的护理 尸体护理 死者家属的护理,6,教 学 目 标,了解临终关怀的理念、组织形式; 掌握死亡的判断标准、死亡分期; 掌握临终心理分期、临终生理变化及其护理; 了解尸体护理的意义; 掌握尸体护理操作步骤; 了解丧亲者家属心理压力; 能应用临终关怀理念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实施护理。,第一节概述,一、临终关怀 二、濒死及死亡的定义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8,一、临终关怀,临终关怀 一门充分展示人类真诚情感,显示生命之意义,死亡之价值的新兴学科。,9,临终

3、关怀(hospice care),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安息所等。 临终关怀概念: 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10,(一)临终关怀溯源,临终关怀源自英文“Hospice”一词,始于中世纪。原意指旅行者中途休息的地方,现代医学上引申为对临终病人关怀照护的埸所。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出版的医学主题词表释为“对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 姑息性照护,11,现代临终关怀的创立,世界第一

4、所健全的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建于1967年7月。被誉为“点燃了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 临终关怀运动的奠基人 西希里桑德斯(DCSaunders),12,(二) 国外临终关怀状况,英、美、法、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甚至南非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和研究。 主要杂志:美国“死亡教育杂志” 日本“临终与临床杂志” 加拿大“安息护理杂志”等.,13,国外临终关怀机构,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1967年) 该院提供多种服务项目: 1.住院治疗 2.替代照料 3.家庭访视 4.日间照料,14,国外临终关怀机构,加拿大皇家维多利亚安息护理病房(1975年) 该院服务

5、项目主要有: 1.住院服务 2.家庭服务 3.门诊服务 4.会诊服务 5.追踪服务,15,国外临终关怀机构,日本淀川基督教医院临终关怀机构(1984年) 该院是一个环境设备较好的临终关怀中心,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和科研数据,其努力成果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6,国外临终关怀机构,美国新港临终关怀院(1974年) 该院服务项目主要有三部分: 1.院内服务 2.居家服务 3.社区服务,17,(三)国内临终关怀状况,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88年7月建于天津医学院,并于1990年建立临终关怀病房。 1988年10月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 沈阳、北京、南京、河北、西安等省

6、市都相继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建立临终关怀机构。,18,国内临终关怀状况,目前国内临终关怀机构约100多家如: 上海南汇护理院 北京松堂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安宁病房” 北京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温馨病房” 汕大医学院第一附院的“宁养院”,19,国内临终关怀机构,上海南汇护理院(1988年) 1988年9月,上海退休职工南汇护理院建立,为 疾病末期老年人提供姑息性治疗,全面临床护理 和病人去世后的丧葬一条龙的服务,在一定程度 上解决了”老有所依”,”老能善终”的社会需求.,20,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全国宁养院一览表(23家) 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北京天坛医院

7、 3、北京肿瘤医院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5、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6、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7、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8、深圳市人民医院 9、粤北人民医院 10、潮州市中心医院,21,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2、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14、福建省立医院 15、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7、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8、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9、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1、陕西省人民医院 22、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23、海南省人民医院,22,李

8、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服务模式 )服务方式:家居服务、门诊服务 )服务内容:镇痛治疗、心理辅导 )服务对象:贫困的晚期癌症病人 )服务特色:癌痛、贫困、家居、免费 )服务目标:实现WHO“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23,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项目的管理和评估 2000年,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全面展开.李嘉诚先生资助提供免费临终关怀服务的宁养院有23家。 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办公室设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办公室对各宁养院实行网络化管理。香港和汕头可以通过“宁养之窗”网站随时了解和监控各宁养院的管理和服务情况。,24,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举办研讨会 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宁

9、养医疗服务计划研讨会暨培训班。2001年至今共举办了五届。 医护人员培训 派资深医师、护师到台湾培训,参观大型医院的安宁病房。 义工发展 汕大医学院大学生自愿报名组成国内首支“大学生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加盟宁养服务队伍,至今已有582名学生参与了宁养义工服务。,25,国内临终关怀机构,汕大医学院第一附院的“宁养院”(1998年) 1998年在李嘉诚基金会的倡议和资 助下,汕大医学院第一附院成立了全国首 家为贫困的末期癌症患者提供免费临终 关怀服务的宁养院.,26,国内临终关怀机构,北京松堂医院(1990年) 医院的院训: 爱心.诚心.精心.耐心 医院承诺: 尽可能地不让任何一位病人带着遗憾离

10、去 医院实施: 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治疗护理方案,27,国内临终关怀状况,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 1993年成立 临终关怀杂志 1996年正式创办,28,(四)香港临终关怀状况,香港圣母医院的“关怀小组” (1982年) “香港善终服务会” (1987),29,全港有12间医院开展善终服务,白普理宁养中心 南朗医院 沙田医院 灵实医院 “赆明会”和“安家舍”,30,善终服务 生死相安,在香港,善终服务又称“宁养”或“纾缓”服务。 香港的宁养服务始于1982年,目前全港共有13家医院设有宁养服务,服务的对象亦由最初的癌症病人,扩展至其他的严重病患者。,31,盼望病房的故事,1955年

11、成立的香港灵实医院是一所专科康复医院,1987年设立善终服务,后命名为盼望病房。 工作人员认为: 生命将尽的时候,平常显得重要的事情可能 已经不再重要;转过来,微不足道的一下子变得 重要无比。 善终服务的使命是: 做的只需要好,不需要多;凡可以做的都尽 力去做,只要能够设法满足病人的需求,就已经 足够了。,32,善别服务 生死相慰,在香港,“赆明会”和“安家舍”是两家 专门提供善别服务和哀伤关怀的机构。 善别服务的内容: 1、善用在世时间去修补彼此的关系 2、帮助垂危之人放下对尘世的牵挂 3、临终前做一个真挚的告别 4、生者对亡者另一种爱的演绎好好爱惜自己,33,白普理宁养中心,34,35,(

12、五)台湾临终关怀状况,台湾马偕纪念医院淡水分院的“安宁病房”(1990年),其优良的服务品质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 台湾忠孝医院首创的社会服务室等,推出癌症病患家庭辅导计划,协助病人和家属解决问题,化解家庭危机。,36,安宁疗护“ 四全照顾 ”,1全人- 满足病人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的需要。 2全家- 生病期间及病人去世后家人的哀伤辅导。 3.全程- 延续性的哀伤(居丧)辅导。 4全队- 一组受过训练的团队照顾病人全家。 赵可式博士,37,(六)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理念,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居家照料,38,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具有医疗、护理设备,

13、一定娱乐设施,家庭化的危重病房设置,提供适合临终关怀的陪伴制度,配备一定专业人员,提供临终病人服务。 如上海南汇护理院,39,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利用医院内现有的物质资源,提供临终病人医疗、护理、生活照料,避免临终病人及家属产生被遗弃的不良感觉。 如汕大医学院第一附院的“宁养院” 香港南朗医院,40,居家照料,医护人员根据临终病人的病情,每日或每周数次探视,提供临终照料。 对病人来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体贴,减轻其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 对家属来说,能尽最后一份孝心。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41,临终关怀的理念,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 通过全面

14、的身心照料,提供临终病人适度地、姑息性治疗,控制症状,解除痛苦,消除焦虑、恐惧,获得心理、社会支持,使其得到最后安宁。,42,临终关怀的理念,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临终关怀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重,而以丰富病人有限生命,提高其临终阶段生命质量为宗旨,提供临终病人一个安适、有意义、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43,临终关怀的理念,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医护人员应注意维护和保持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临终照料中应允许病人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保留个人隐私权利、参与医护方案的制定等。,44,临终关怀的理念,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在对临终病人全面照料的

15、同时,也提供临终病人家属心理、社会支持,从而获得接受死亡事实的力量,坦然地面对死亡。使病人家属既为病人生前提供服务,又为其死后提供居丧服务。,45,(七)临终关怀服务内容,1、解决基本的生理需要 2、给予相应的心理照护 3、尊重病人的生命、人格和权利 3、对病人家属的关怀与照护,46,临终关怀服务团队,1.医师 2.护士 3.心理学医师 4.营养师 5.药剂师,6.理疗师 7.志愿者(义工) 8.病人家属 9.社会工作者 10.灵牧人员,47,安乐死(euthanasia),源于希腊文,原意为“快乐地死亡”或“尊严的死亡” 我国学者给安乐死的具体定义为 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

16、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停止无望的救治或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渡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全过程。,48,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根据采取安乐死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主动安乐死 指医务人员或其它人员采取措施加速患者死亡。 被动安乐死 指对患者停止一切治疗与抢救,中止维持患者生命的医疗措施,任凭其自行死亡。,49,安乐死,涉及社会经济、伦理道德、传统习俗、哲学法律、宗教信仰、人的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 安乐死不仅帮助那些疾病确实不可逆转的病人减轻了肉体上痛苦的折磨及心理上治愈无望的悲哀,也有利于减轻病人家属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有利于节约医疗费用,节约稀有、贵重资源,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应该说,安乐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而高度文明化的表现。,50,临终关怀与安乐死,临终关怀从各方面提高人生命末端质量,使临终者舒适、尊严、安详地自然死亡。其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