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674122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试卷(分值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捶 击(chu)闸 口(zh)蛮横 (h n) 挑拨离间 (ji n) B.抉 择(ju)丰硕 (shu) 掺 入(ch n)出类拔萃 (cu) C.屠 杀(t)阻碍 ( i)署 名(sh)强 词夺理( qi n) D.毁 灭(hu)堕 落(du)蘸 到(ji n)讲信修睦 (m) 2.下列各项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草甸翌日矗立络绎不绝 B.翡翠砚池擦拭拾阶而上 C.独踞苍穷皑皑纷至沓来 D.污蔑驿道咕咚巉岩峻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2、 (3 分) A.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 ,这些发生在城 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B.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 C.不只语文,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都不会一气呵成 的。 D.短短几日, 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 ,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们的 祖国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 分)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 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 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

3、原自驾的兴起, 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 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 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冈,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 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 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 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 上很远。 丘陵之间, 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

4、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B. C.D. 6.古诗文名句默写。(共 8 分)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 ,_ 。 ( 2 ) 卖 炭 翁 中 揭 示 卖 炭 翁 悲 苦 处 境 和 矛 盾 心 情 的 诗 句 是 : _ ,_ 。 (3)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 寒 飕 飕 。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中 与 王 安 石 的 话 相 照 应 的 句 子 是 : _。 (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达自己意志坚定、坚持正义的句子是: _ ,_ 。 二、阅读理解。(共 47 分) (一) (2017浙江舟山)古诗文阅读。 (5分) 送人之荆门

5、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郢( y n):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 荆门。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 文学艺术作品。赓(n ):继续。 7.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_ 、_ 两个方面来 表现荆门的特点。(2 分) 8.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 析。 (3 分)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 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6、萧萧班马鸣。 _ 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 以中国为一人者, 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 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 者,弗学而能。 ( 礼运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兑 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 学记 )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 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 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 曲礼 )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1)弗 学

7、而能_ (2)其次务施 报_ (3)玉不琢 ,不成器 _ (4)人有礼则安 _ 10. 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 。 (原 句) (2 分) 11.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_ , “六欲” 是指_ 。 (4 分)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_ _ (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_ _ (三) (2017江西)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19分) 秋夜 巴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 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 抬起头,

8、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 和慈祥的微笑, 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 向空中喷着烟 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 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 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 只要他抬起眼睛, 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 他的眼光仿 佛会看透你的心, 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 只要 他一开口, 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

9、楚地进到你的心底。他从不教训人, 他鼓 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 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他 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 雨在狂流, 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 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 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 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 浑身的血都烧起来, 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 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

10、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 触到这颗燃烧的心, 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 其实不仅是我, 当时许多年轻人都 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我 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 心就在哪里发光, 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 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 ! ”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 许多年轻人的声音。 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 ! ”这是多年来听 惯了的声

11、音。 我看见他在窗前, 向窗外挥一下手, 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 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 他那颗心“哔哔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 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 “忘记我。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 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

12、,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 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 从四面八方送过来 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 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 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 愈烧愈小, 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 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影,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 我看出来: 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 心。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 可

13、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 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 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 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他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 上燃烧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 【注】选自世界美文观止 。选文作于 1956 年 9 月。1936 年 11 月 19 日,鲁迅在上海去世, 22 日出殡,巴金等作家扶柩上了灵车,缓缓前往万国公 墓。 13.文章写“秋夜的梦”,突出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特点?(4 分) _ _ 14.伴随“我”的梦境,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颗 心, “我”感受到了(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 上填写文字。(6 分) 15.梦境中,鲁迅先生激动的、带感情的一席话,表明了他对活着的人怎样 的期望?( 3 分) _ _ 16.为什么梦醒后“我”会在书上看到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