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后坝小学课题资料.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575226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庆县后坝小学课题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余庆县后坝小学课题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余庆县后坝小学课题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余庆县后坝小学课题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余庆县后坝小学课题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庆县后坝小学课题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庆县后坝小学课题资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庆县后坝小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设想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培养学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我校提出并进行以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载体的培养学自主学习习惯的策略的课题研究,就是站在对学生未来负责的角度,力求构建起一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和手段,并最终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

2、习的能力。(二)培养学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因人施教,提升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总体目标。(三)培养学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开辟减负增效的良好途径。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前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初步理解所要学习

3、的新知识及复习学习新知识所要运用的相关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质疑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能力,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而且有助于教师了解学情,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把握授课的尺度,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四)培养学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学校的发展。我校进行本课题的探索和研究,最终目的是寻求一种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培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策略,提升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使学校的发展更具生机和活

4、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就是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探索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与策略,

5、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全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2、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引导教师从研究教的方法、教学方式转向研究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级水平,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3、通过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课题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学生自觉预习意识、预习兴趣的培养研究。2、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3、预习方法的具体指导研究。4、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预习价值的研究。5、学生预习习惯和能力的有效评价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9年2月200

6、9年8月)。1、组建课题组。2、落实人员分工。3、撰写研究方案。4、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座谈,分析目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经验和困惑。5、进行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目前班级预习现状和发展趋势。6、召开开题报告会,请专家做讲座。7、撰写学习综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1、落实各子课题的内容和方案,将其用于全体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如此反复。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2、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课题研究进展的状况,及时进行调控,完善操作过程。3、定期召开课题组研

7、讨,实验教师不断反思、总结交流经验,撰写论文。第三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2010年8月2010年9月)。1、将各阶段的成果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收集数据,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写出研究报告。2、教育教学案例并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3、教师撰写经验型教育论文。4、形成一本研究专刊。六、课题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注重学生预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目标性原则。即始终瞄准寻找培养小学生预习能力策略的目标进行研究。(3)民主性原则。即坚持全员参与和师生互动。(4)应用性原则。即注重方法论的运用而不是空洞的说教。(5)实效性原则。即课题研究务求实效,增

8、强成果意识。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专家引领。(2)组织学习,加强实验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科研水平。(间周学习一次)(3)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监督(每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及预习本的检查,每天跟踪检查课堂教学效果)。(4)定期开展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沙龙研讨活动以及课题阶段研究工作总结会,对实验有成效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5)建立各科预习情况调查表:为了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监测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可面向老师、家长和学生发放跟踪调查问卷(预习兴趣、预习方法、预习实效、预习心得等方面的问卷内容)。(6)全面实验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7)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不定期地召开

9、家长会,或搞小型的家长访谈会,了解孩子预习的现状和发展。(8)实验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日记和心得体会(每月两次教育笔记)。 (9)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和方式。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教师观念得到转变,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教科研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形成经验型论文等经验总结材料。(2)积累一系列研究的过程性材料,提炼总结出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有效培养策略和途径,形成研究报告。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建立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主持人:邵晓文,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工作。执行组长:奚恩红。具体布置、检查、落实、组织课题组研究工作。工作小组:

10、张秀英、房沈健、谷擎,各教研组长,辅助执行组长将课题研究工作全面落实到位。2、建立研究例会制度。每周领导小组一次例会,研究教师每月撰写两篇教育笔记。3、建立研究档案。4、保障研究经费。转帖刷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楼主普照大地(发表于2012-09-21 14:4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现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

11、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有关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二、培养目标: 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自控、学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促进教师更关注学生身心成长、更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更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

12、达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三、养成教育的内容:(一)把安全习惯抓牢安全是学校管理的底线,全校上下牢牢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常性的开展地震、消防等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广播电视、橱窗报栏、班会课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传授,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定期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切实把安全工作抓实抓牢。(二)把学习习惯抓实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力。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主动学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及

13、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附: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既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学生良好学

14、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1良好学习习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学生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它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使学生终生受益。2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需求。小学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较快的时期。学生学习姿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必须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近视、斜视、弯腰、驼背等现象的发生。3良好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

15、式,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还有它更多的内涵,如课堂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等习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一定时期形成并要长时期保留进而发展的良好习惯。4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学习习惯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尤其是在认真思考、及时订正、坚持预习等方面影响更大。年级越高,影响力越大。因此,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根本保证。二、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首先,学习习惯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是习惯培养的对象和参与者,习惯培养的计划、实施、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全体学生的习惯水平的提高为基本立足点。其次,学习习惯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课外活动上、教育环境上。2主体性原则学习习惯培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坚持外部帮助和自我内化相结合,坚持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调节作用,主体的践行,完成主体的内化。3层次性原则在进行学习习惯培养时,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习惯培养活动,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