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常见病诊断标准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575056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肛肠科常见病诊断标准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肛肠科常见病诊断标准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肛肠科常见病诊断标准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肠科常见病诊断标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肛肠科常见病诊断标准内痔 临床表现:1.无痛性便血、滴血、喷血2.脱出 便后痔核脱出,须用手法还纳或休息后可自行还纳 3.嵌顿后可引起疼痛4.其他伴随症状稍痒 专科检查:诊可触及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的粘膜隆起;肛门镜检查可见截石位3、7、11点或其它位置粘膜隆起,呈粉红色,或暗红色,痔核较大时可随肛门镜退出脱出肛外。 外痔临床表现: 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专科检查1. 炎性外痔 齿线下红肿包快,包块皮肤水肿潮红,压痛明显; 2. 血栓性外痔 齿线下突出紫色或红肿包快,疼痛明显,皮下可触及硬结;3. 结缔组织外痔 又称皮赘,是有皮肤增生而引起;4. 静脉曲张性外痔 增加腹压时齿线下形成隆起

2、包快,质软,无压痛,皮下可见扩张的血管团。 混核痔临床表现:用力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肛门缘可见扩大隆起的静脉曲张性外痔,内痔较大时可脱出肛门外,常见症状同外痔、内痔的临床表现。专科检查:直肠指诊可触及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的隆起组织,混合痔部位括约肌肌间沟消失;肛门镜检查内痔外痔连为一体。肛裂临床表现:1.疼痛 排便时引起周期性疼痛2.出血 出血为鲜红色3.便秘 一般是由于惧怕疼痛引起便秘4.其他 肛门瘙痒、肛门分泌物、感染后引起肛瘘专科检查:可见于齿线下截石位6和或12点有裂口、溃疡面肛瘘临床表现:1. 肛门外包快反复红肿流脓2. 局部疼痛,多为胀痛,内肛瘘常有坠胀感和排困难3. 分泌物刺激肛门瘙痒4. 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热、贫血及体重下降专科检查:局部可见肛瘘外口,肛周皮肤隆起性包快挤压可有脓液流出,肛门触诊可触及皮下条索状瘘管,肛门指诊可触及肛管内肛腺部位的瘘管内口,表现为炎性结节样改变。肛周脓肿临床表现肛门周围发生肿块疼痛坠胀感伴有低热或高热,少数病人有排便困难专科检查肛周可发现皮下包快,局部红肿发热、压痛,有波动感,指诊可发现高位直肠壁外包快、压痛及波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