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课件

上传人:Sky****er 文档编号:143572038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高中语文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讲,1,2,目 录,CONTENTS,3,题型一炼字(含诗眼),题型二炼句,高效提能训练,4,题型三语言风格,题型一炼字(含诗眼),“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以实写虚的词,“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以动写静的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以动衬静的词,“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

2、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传神显旨的词,示例,分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切切”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拟声形象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春不再。,表颜色 的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叠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词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下句“何日是归年”的思乡伤感形成对比

3、,以乐景衬哀情。,以乐衬哀的词,示例,分类,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结构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词性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修辞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 “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内容上,题型二炼句,题型三语言风格,高效提能训练 “古诗歌语言题” 配套检测,冲刺高考,感 谢 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