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疾病MRI诊断-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572028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肩关节疾病MRI诊断-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肩关节疾病MRI诊断-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肩关节疾病MRI诊断-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肩关节疾病MRI诊断-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肩关节疾病MRI诊断-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肩关节疾病MRI诊断-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肩关节疾病MRI诊断-文档资料(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肩关节疾病MRI诊断,2,一、肩袖肌腱病,病因病理: 过度使用导致肩袖的退行性变和撕裂 最常继发于撞击综合征 可发生于胶原血管病患者 可急性发生,但更常在已患有肌腱病的基础上反复发作 肌腱增厚、硬化;部分或完全中断;部分撕裂可在滑囊面、关节面或间质中 胶原变性,但没有炎性细胞,慢性肌腱撕裂中可出现脂肪浸润,3,肩袖肌腱病变的NEER分期,期:肩袖特别是岗上肌腱水肿和出血; 肌腱炎或炎性病变,最好发于小于25岁的青年人。可逆 期:炎症进一步进展及更多的纤维组织形成; 好发于2545岁。 期:肩袖撕裂。常发于45岁以上。,最好发部位:岗上肌距大结节附着点1cm处(无血管分布)。 肱肩距离小于7

2、mm时,几乎所有病人均有肩袖撕裂。,4,肩袖肌腱病的MRI表现,在所有脉冲序列上,信号均增高 肌腱常常增厚、信号不均匀 部分撕裂,在肌腱中可见水样信号,但只是部分肌腱受累 肌腱全层撕裂,液体进入肌腱裂隙中,伴不同程度的肌腱回缩。 肌腱全层撕裂的慢性患者可合并肌肉脂性萎缩,5,斜冠状位 正常MRI造影,薄的造影剂勾画出肩袖的下面轮廓(白长箭头), 正常关节囊(黑箭头),腋隐窝 (白三角箭头)。,6,右侧斜冠状位示完整的肩袖, 54岁的男性患者,PDWI,T2WI,MR arthrogram,PDWI:岗上肌肌腱前部分不规则、模糊(长箭头所示);T2WI:未发现明显异常; MR arthrogra

3、m:未见造影剂进入肩袖实质内。 PDWI无造影剂对比时粘液囊周围的脂肪层可能误认为肩峰下滑囊(三角箭头所示); 肩袖的关节面轻度不规则(短箭头所示)在邻近层面不能发现,关节镜证实无异常,7,右侧斜冠状位示肩袖的关节面和滑囊面部分撕裂, 54岁的男性患者,PDWI,T2WI,MR arthrogram,PDWI:岗上肌肌腱明显不规则(长箭头所示);T2WI:发现相似信号符合部分撕裂(长箭头所示) ;MR arthrogram:造影剂进入肩袖实质内,但未沿伸到肩峰下滑囊(三角箭头所示),另外一小部分相连的造影剂插入邻近肩袖(长箭头所示) 。,8,左侧斜冠状位示肩袖全层撕裂, 58岁的男性患者,PD

4、WI,T2WI,MR arthrogram,PDWI:肩袖实质局限性缺失(长箭头所示);T2WI:撕裂口信号增高(长箭头所示) ;MR arthrogram:造影剂充填肩袖缺口(长箭头所示)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三角箭头所示)。,9,右侧斜冠状位示肩袖滑囊面部分撕裂, 54岁的女性患者,PDWI,T2WI,MR arthrogram,PDWI:整个冈上肌腱弥漫性信号增高(长箭头所示);T2WI:部分固定的异常信号(长箭头所示)符合部分撕裂,但是MRI会对撕裂的程度评价过度,关节镜显示肩袖的关节面正常;MR arthrogram:体位轻度旋转,不利于观察滑囊面的病理改变,可以看到正常的肩袖关

5、节面(三角箭头所示)和造影剂充填的盂肱关节间隙(三角箭头所示),从而排除了关节面的部分撕裂。,10,左侧斜冠状位示完整的肩袖, 19岁的男性患者,PDWI,T2WI,MR arthrogram,PDWI:未见异常;T2WI:肩峰下局灶性信号增高区(长箭头所示),考虑不仅仅是滑囊积液,代表滑囊面的部分撕裂,因为它不同于周围的脂肪信号,滑囊的关节镜时无明确证据;MR arthrogram:未见异常。,11,肌腱病的鉴别诊断,钙化性肌腱炎:肌腱可增厚,并常伴有信号 减低 肌腱内囊肿:肌腱增厚,且在T2WI上见囊肿 合并部分肩袖撕裂,12,二、肩袖撕裂,在肌腱裂隙中可见充以关节液、滑囊液或肉芽组织,在

6、FSE T2WI SPAIR序列中最清晰 肌腱边缘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和退行性变 慢性患者的肌腱全层撕裂可合并肌肉的脂性萎缩 合并肩峰下滑囊积液 有岗上肌前方撕裂和肩袖间撕裂时易合并喙下滑囊积液,13,可疑肩袖撕裂的病人行影像学检查时需对肩袖及其周围结构作全面观察: 注意撕裂口大小、肌腱受累范围、肌腱边缘情况、肌肉萎缩及骨骼改变等。 部分性肌腱撕裂可按撕裂厚度或深度分三度。度:3mm;度:36mm;度:6mm。 完全性肌腱撕裂据裂口大小分四类。 2mm轻度撕裂;24中度撕裂;45mm重度撕裂, 5mm为巨型撕裂。,14,肩袖撕裂的MRI分级(Neer),0 正常,呈均匀一致的低信号 1 肩袖形态

7、正常,T1WI或PDWI上呈弥 漫性或线状高信号 2 肩袖变薄或不规则, T1WI或PDWI上 呈高信号 3 T2WI上肩袖信号增高且累及肌腱全层,Carrino等将肩袖撕裂分7级。0级:肌腱正常;1级:距附着点1cm肌腱信号(T1WI或 PDWI)增高;2级:肌腱炎, T2WI上信号增高,但未累及肩关节上面(同Neer2级) 3级:退行性变, T2WI上一个或多个高信号区,未达部分撕裂诊断标准;4级:部分撕裂 , T2WI上肌腱信号明星增高,且累及肌腱上下面。5级,肌腱近乎全层断裂,但有少许肌 纤维完整;6级:肌腱全层断裂,无肌腱挛缩;7级:肌腱全层断裂伴肌腱挛缩。,15,TIWI,Norm

8、al shoulder:岗上肌肌腱(粗箭头),肩峰下-三角肌下脂肪层(三角箭头),16,斜冠状位,肌腱炎(1级),T1WI:岗上肌腱信号增加(大箭头),无变薄,不规则或中断;同时可以看到三角肌下脂肪层(小箭头),TIWI,TIWI,T2WI,肩袖撕裂(2级), T1WI:岗上肌腱弥漫性信号增高(大箭头) ,肌腱变薄、不规则,同时肱骨头大结节前部骨折压迫(小箭头); T2WI:T1高信号表现为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积液(实心箭头),同时可见肱二头肌腱腱鞘积液(空心箭头)。,17,斜冠状位,TIWI,T2WI,Intraoperative photograph,大的肩袖撕裂(3级), T1WI:岗上

9、肌腱完全破坏,肌腱回缩肩锁关节水平,边缘不规则、磨损(实心箭头),肩峰下-三角肌下脂肪层消失(空心箭头)同时可见岗上肌萎缩,肩锁关节退变; T2WI:在肩锁关节层面,进一步由高信号的液体(箭头)衬托出岗上肌腱的损伤,大量的液体可见于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箭头),回缩的肌腱近端信号也增高; Intraoperative photograph:与MRI相同,证实了为大撕裂,岗上肌腱缺失超过肱骨头,肌腱回缩,边缘不规则。,18,FS T2WI:岗上肌腱全层缺失(箭头),可见撕裂回缩的岗上肌肌腱(s)。,肱二头肌腱腱鞘积液,FS T2WI:岗上肌腱可见局灶性、边缘清楚的裂口延伸到关节面,同时可见骨皮质

10、不规则,少量肩峰下积液。,19,PDWI:岗上肌腱全层撕裂(箭头),可见撕裂的岗上肌肌腱回缩于肱骨小结节上。,FS T2WI:岗上肌腱显示完整(小箭头),可见肱骨头骨皮质断裂,邻近骨髓水肿。,20,三、肩胛下肌断裂,继发于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一般大于40岁 继发于肩关节后脱位可见于任何年龄 肌腱信号不均匀;肌腱中见水样信号;不同程度肌腱回缩。 平片可见肱骨小结节骨折,21,斜失 T1WI,轴位GE MR arthrogram,T1WI:边缘清楚,均匀低信号,0级:关节镜证实的正常岗上肌肌腱,19岁女性患者,GE MR arthrogram:完整的肌腱(箭头), 无造影剂渗漏,肱二头肌腱居中,22,

11、1级:手术证实肩胛下肌腱附着处损伤,57岁男性患者,斜失 T1WI,轴位GE MR arthrogram,T1WI:肩胛下肌腱头磨损、信号增高,小结节完整。,GE MR arthrogram:肩胛下肌腱附着处 实质内局灶信号增高(三角箭头),肱二 头肌腱半脱位。,23,2级:肩胛下肌腱附着处3/4损伤伴肌腱断裂,49岁男性患者,斜失 T1WI,轴位GE MR arthrogram,T1WI:肩胛下肌腱大部份(长箭头)缺失,下面小部分仍附着(箭头)。,GE MR arthrogram:肩胛下肌腱下面 小部分仍附着于小结节(三角箭头)。,24,3级:肩胛下肌腱完全撕裂,68岁女性患者,斜失 T1W

12、I,轴位GE MR arthrogram,T1WI:肩胛下肌腱完全缺失(长箭头)。,GE MR arthrogram:肩胛下肌腱(白箭头) 已中度回缩。 一些纤维索条(黑箭头)部分 覆盖小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腱中度脱位于肱 骨头与盂唇之间(长箭头) 。肱骨头旋转移位,25,辅助征像:造影剂进入肱骨小结节。2级: 67岁男性患者,斜失 T1WI MR arthrogram,轴位GE MR arthrogram,T1WI MR arthrogram :造影剂进入小结节(箭头)。,GE MR arthrogram:造影剂进入小结节(箭头)。,26,辅助征像:肩胛下肌的脂肪浸润。,斜失 T1WI,T1W

13、I:肩胛下肌头部部分脂肪萎缩(长箭头),下面肌肉正常。 3级: 68岁女性患者,T1WI:肩胛下肌几乎完全萎缩(箭头) ,脂肪代替肌肉。 3级: 43岁男性患者,斜失 T1WI,27,四、肩锁关节病,常见成人或运动员,可继发于肩锁关节分离,退行性骨关节病 病理:软骨软化、滑膜炎、软骨下硬化、关节周围水肿、锁骨远端和/或肩峰近端囊肿和水肿 鉴别诊断:创伤后骨质溶解,有创伤史,不同程度锁骨破坏;肩峰小骨退行性变,常发生于肩峰小骨和肩峰的其他部分之间,常位于肩锁关节的稍后外方,28,肩锁关节积液,FS T2WI 1:少量肩锁关节积液; 2:中量关节积液; 3:大量肩锁关节积液,29,五、肩峰下撞击综

14、合征,病因: 常由于弯曲的肩峰对肩袖重复轻微创伤导致 与、型肩峰有关 多发生于经常活动的成人或其他常需做手臂过顶动作职业者 病理: 常可见、型肩峰;肩峰下常可见腱端骨赘形成 常可见肩峰外侧斜坡样改变 间歇性炎性肌腱中出现胶原变性,常见到滑囊炎 肌腱不均匀增厚或撕裂;肩峰下滑囊内可积液,Neer分级,30,T1WI,T2WI,TIWI和T2WI:正常右肩,岗上肌肌腱呈低信号如骨皮质(箭头)。,31,T1WI,左岗上肌肌腱可见肩峰的压迹,T1WI斜冠状位显示最清楚。,32,岗上肌肌腱形态扭曲,TIWI和T2WI均可见局灶性信号增高区(短箭头);也可发现 中量关节积液(长箭头)。关节镜证实无关节损伤

15、,外科行肩峰前部切除术,岗上肌 腱呈myxoid变性伴轻度炎症。,T1WI,T2WI,33,右肩撞击综合征,T1WI,T2WI,Arthrogram,岗上肌肌腱信号增高,T2WI显示最清楚,明显肌腱损伤。 Arthrogram :发现肩袖全层撕裂,肩峰下滑囊勾画出肩袖的上表面(箭头) 。,34,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鉴别诊断,肩袖撕裂或肌腱病:无弯曲的肩峰 肩胛上神经去神经支配:因为岗上、下肌无力和疼痛,临床症状可相似 粘连性滑囊炎:抑脂PDWI或T2WI常可显示增厚水肿的关节囊;主动和被动活动都受限,而撞击综合征被动活动一般不受限。,35,六、SLAP病变(上盂唇前后向撕裂),最常发生于创伤后,盂

16、唇撕裂累及肱二头肌附着处 上盂唇/肱二头肌附着处纤维软骨退行性变或撕裂 从肱二头肌附着处前方延伸到其后方的上盂唇撕裂,上盂唇内见液性信号 在短TE像上出现球状高信号 上盂唇下隐窝不规则或增宽,分九级,36,FS T1WI MR arthrogram,型SALP撕裂 :上盂唇部分分离(直箭头),岗上肌肌腱部分撕裂(曲箭头),累及肌腱关节面,FS T1WI MR arthrogram,型SALP撕裂 :上盂唇部分碎片明显分离(直箭头)-柄桶状撕裂,37,鉴别诊断,盂唇下孔:两者均可见前上盂唇分离,盂唇下孔局限于前上盂唇,而SLAP累及肱二头肌附着处 Buford复合体: Buford复合体局限于前上盂唇,而SLAP累及肱二头肌附着处,38,七、Bankart病变,40岁以下首次肩关节前脱位后最常见的伴发病变 肩关节前脱位后附着在关节盂的盂肱下韧带撕脱,肩胛骨骨膜破裂 可伴骨软骨骨折、盂唇撕裂 出血、撕脱,慢性期可出现纤维软骨盂唇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低信号为主) 可伴下关节盂的骨折 若初始愈合不佳,易造成反复发作的肩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