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篇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3553889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 说家罗贯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东西泛着光芒,犹如沉淀在河 里的金子,细小却珍贵,吸引着无数人灼热而坚定的目光。而它们的作者,那些 呕心沥血,为自己梦想一路挺进的人,也就这样紧紧地被世人所铭记。他们的灵 魂与他们的作品一样万世不朽。这样一本书,它亭亭玉立在文学的巅峰,它的名 字是三国演义 。 它讲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各路勇士舍生忘死, 为了国家而拼杀的故事。 不论是狡猾奸诈的曹操,忠厚老实的刘备还是有勇有谋的孙权,都被这一本

2、书洋洋洒洒地写出了活力与生命。或许只是寥寥几笔,一个清晰透彻却不失勾心 斗角的故事就这样呈现在你眼前。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 我曾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叹服过。每次捧起手中那本轻盈却珍重的书,我的 眼前就总飘荡着他的身影。他足智多谋,刚出山就燃起了三把大火。其中,赤壁 之战更是使得曹军大败,元气大伤。他能言善辩,曾在江东舌战群儒,连周瑜也 略输他一筹。他洞悉敌友,利用敌军多疑的特点,用一招“空城计”避免了全军 覆灭的危险,扭转乾坤。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使刘家打下天下,他呕心 沥血,写出一篇千古名作出师表 。这种忠心耿耿的人才怎不叫人叹服! 我曾被赵云的忠诚折服。 我曾向远眺望, 想象一位威风

3、凛凛的将军穿着金甲, 在数以万计的敌军里七进七出,只为保住自己主公的孩子而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 外,那该是多么威武与决绝,那种危难关头毫不犹豫的反应,更是证明了他的一 片赤诚。 我曾佩服过一代英雄刘备。他虽然不是最后成功的人,但他确实是最聪明的 人。为求一贤士,他不顾兄弟劝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脱离曹操,与曹 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更显出他的聪明才智,为了让赵云留在自己身边,他摔儿子 以表自己对他的珍惜。刘备确确实实是一个圣明聪颖的君主,只可惜他没有好好 地教育自己的后代。 三国演义是一本神奇的书,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是活起来似的他们 的人物性格太过鲜明,也太过典型。或许三国演义所承载的,并不是

4、一个群 英荟萃的故事,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特点与精髓。 我们生活中也有着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可能会有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 聪慧,关羽的义气,张飞的豪爽,周瑜的小肚鸡肠但不管怎样,这些明快突 出的性格特点也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哪一种元素都必不可少。 读一本好书,不仅仅是要读透它,更重要的是要尽自己所能去参透作者藏在 这本书背后的,那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许有一天你放下书本,闭上双眼细细琢 磨的时候,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一个栩栩如生的社会,正诞生在你的眼前。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演义的开 篇词豪迈霸气,第一句就让我为之震撼。 “话说天下大

5、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寥寥数语,却是在正文的第一句话 便引人深思。历史的脚步不停,改革不断,矛盾、分裂、纷争、统一,它的舞台 上总是上演着一幕幕勾心斗角、群雄称霸的剧情。 而三国演义,则描写了东汉 末至西晋初,近 105 年的历史风云。 所谓乱世出英雄,那时的割据混战,自然也是豪杰并起,而我印象最深的, 莫过于曹操和诸葛亮二人。 纵观书评,大家对诸葛亮无疑是全民称颂,因为他的智慧,因为他的才德, 这是公认的,无可厚非然同样身为主角之一的曹操,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若问对曹操最深刻的印象,对方八成会答“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话固然让人不敢苟同,但在我看来,那发言之人仍不失为一

6、位英雄。 曹操是悲剧的,他是枭雄也是奸雄,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命运却总是 和他开玩笑。他曾陷入刺杀董卓失败的亡命之涯,也曾因多疑误屠伯奢一家上下, 他的经历使自己彷徨而痛苦,于是迷芒中,曹操便吐出了那样一句话。 无可否认,曹操是奸诈多疑而残忍的,但与此同时,他也是求贤若渴爱才惜 才的。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以母诱徐庶、多次发求贤令等事迹,充分说明了他 的求贤若渴、唯才是举,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果然不错。 三国演义还有很多豪杰与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它塑造的不仅是人物与 历史,还有军事与灵魂。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三) 历史上的三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却引发了

7、一 个又一个百读不厌的故事,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笔下举 世之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内容丰富,典故众多,虽然读起来,可能会比较累,但是能让 我真正体会三国历史, 在三国中曹操被评为 “乱世之能人”,这些都是带有讽刺意 义的,但我不认为曹操是奸雄。他是三国时代,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还 是一位豪迈的诗人, 所谓建安风骨, 便是他那样勇于开阔、 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 虽然在文学戏剧里,曹操被加工成白脸奸臣,但在真正的历史中他招贤纳士,重 用能人,为魏晋统一天下,结束乱世奠定了基石。 曹操的功劳很多,在士大夫的年代,祖上宦官出身的曹操,雄心渐起,破黄 巾、斩刘辟、诛吕布,特别是

8、官渡之战中,他以区区不过1 万人的兵力打败了袁 绍,他的胜利是侥幸吗?不是。这说明了他的过人的军事才能,还有挟天子以令 诸侯,有人认为,这很卑鄙,但我认为,这是高明的政治手段。而曹操敢这么做, 他胸有成竹!是因为他是个枭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世家大族支持,取得军阀间 合纵连横成功。 在此,我再一次推荐三国演义,在不同年段有不同的体验,今天读它,发现 这个,明天又发现那个,每天都有全新的体验。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四)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四大 名著之一。主要写了东汉末年,朝政的腐败,各地黄巾军蜂起。镇压黄巾军起家 的曹操经过多年征战,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又挥师

9、南下,准备趁机统一全国。 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大败。魏、蜀、吴三国鼎力局面从此形成。 不久,孙权杀了刘备的义子关羽,夺了荆州。刘备为了报仇,率大军划吴打 败而归。刘备病死,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有 采用联吴抗魏的方针, 先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 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 不久司马氏掌握了魏国政权,并先后灭掉蜀、 魏两国,建立了西普, 统一了全国。 这本书中人物众多,各具个性。我最敬佩的是“五虎大将”“关羽” 、 “张飞” 、 “马超” 、 “黄忠” 、 “赵云” ,和军师“诸葛亮”。 “五虎大将”个个才艺不凡,要么 武艺高超,要么足智多谋,都对主公

10、忠心耿耿。 “诸葛亮”非常聪明,他们善用计 谋来帮刘备打胜仗,而且是非常爱国的,处处为蜀国着想这些人的美好品质 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但书中有些人却不同,比如说周瑜,他虽然也十分聪明能干,但心胸狭窄, 他眼里只有诸葛亮一人,他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他想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 吴的天下就太平了。我不喜欢周瑜这样的人。 当然,对书中某写人物的解读我也有自己独特的的见解。曹操被人们说成是 奸雄,但我很佩服他的军事才能,懂得行刺、讨伐等方法。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 之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我觉得他是三位君 主之中最有才干的,魏国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总的来说,这本书使我打开了眼界,三国演义这本书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