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编号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542029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50编号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450编号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450编号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450编号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450编号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50编号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50编号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 为确保全园各处室、各班教室及室外卫生区整洁美观,给全园师生创造一个洁净、优美、 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展示我园风貌,结合目前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卫生区域 1、各班的教室、宿舍及室外卫生责任区。 2、幼儿园分配的临时或突击性清扫区。 二、清扫要求 1、每天各班教室要清扫三次(早晨、午饭后、下午),确保全天候清洁、整齐、规范。 2、每周一为全园大扫除日,以确保教室、卫生区及宿舍洁净无死角。 3、临时突击性清扫任务的完成既要迅速更要高标准。 三、清扫标准 1、教室:地面、墙壁、黑板、门窗、用电设备、桌椅、讲台等室内所有的物品,清扫工 具,室内布局均要做到整齐、整洁、表

2、面干净,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污迹,无积灰蜘蛛网, 无果壳纸屑,无刻画,无糖迹,无垃圾,否则每一项扣 1 分. 2、宿舍:室内无蜘蛛网,墙壁、门窗、物品柜、桌椅(凳)等处无乱涂乱画痕迹,无积尘、 室内无乱牵绳索,无乱挂衣物,乱沾乱贴,地面拖洗干净(含床下),无污水,无纸屑果皮;被褥 折叠摆放整齐统一;日常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有序,及时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否则每一项 扣 1 分. 3、楼梯、走廊:楼梯、走廊地面要打扫干净;墙壁、室外护栏用抹布擦干净、天花板、 墙角等无蜘蛛网; 及时倒垃圾。否则每一项扣 1 分。 4、厕所:地面、便池旁无垃圾,墙面无乱涂乱画。否则每一项扣 1 分。 5、室外卫生责

3、任区:整洁、美观。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无积土、无果壳纸屑、无刻 画、无废气物、无垃圾。 五、通报表彰 向全园通报各班卫生检查评比成绩。每月全园检查一次卫生,对于卫生最差的班级给予 批评,连续三次卫生最差的班级,可获“卫生先进班级”称号,授发奖状。 对在卫生检查评比工作中敢于大胆管理,严格要求,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学生干部,学 校进行表彰。 希望并相信,通过全校师生的积极努力,辛勤劳动换来的洁净幼儿园,将成为我们仇桥 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幼儿园创建绿色幼儿园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年 月 日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1、每日晨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

4、童,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儿童去医院就 诊;同时做好缺课儿童病因追查。晨检结果报告卫生室。 2、发现患病儿童,立即去医院诊治,患病儿童不接触其他任何学生,痊愈 两周后上课。 3、立即对患病学生接触过的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 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 4、每天早晚校舍通风或消毒半小时。 5、上一堂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课,熟知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方法。 6、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不接触患病儿童。 7、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 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 面回家后,均需要立即洗手。洗手时肥皂液或

5、洗手液在手上保持 6 秒钟以上。 8、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9、在幼儿园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手 足口病防治知识。 10、每天用消毒液对幼儿园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 消毒。 11、每个儿童带给家长一张宣传单,带回家读给其家长听,让家长了解手 足口病防治知识。 12、在流行季节避免儿童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幼儿园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幼儿园 幼儿园传染病报告员: 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1、每天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2、教室经常保持通风,每节课后都要开

6、窗通风。 3、厕所要清洁通风,专人打扫并消毒。 4、餐具每天进行蒸气消毒。 幼儿园手足口病晨检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儿童晨检、因病缺勤病追查与登记制度,坚持每天进行晨 检指定工作认真负责、负责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的园医、卫生保健 老师具体负责本单位手足口病晨检的技术检查指导、疫情报告工作,对儿童的 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儿童的健康晨检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儿童 健康状况。 1.晨检时间 班主任要在每天第一节课前 510 分钟完成儿童的晨检,同时记录,当日 上午 10:00 前报告校信息员。 2.晨检内容 晨检发现一发热、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能还伴有上呼吸道感 染症状(包括

7、仅表现为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时,要 立即通知其家长带领其医院诊治。当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手足口病病例时, 要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当在同一宿舍或者班级 1 天内有 3 例或者连续 3 天内 有多个学生(5 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发热、皮疹等)时,应当在 24 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3.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记录 幼儿园对因病缺勤的儿童,要进行病因追查和记录。对符合晨检标准或医 院已诊断为手足口病的,要列入晨检病等记报告表。 幼儿园学生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幼儿园内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幼儿园的 每日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

8、施。事实证明,幼儿园是 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 时、有效的控制。因此,幼儿园每天执行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对于确保 入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1、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 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 告后,应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 现。 2、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儿童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因病 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情况报告幼儿园信息员,并作进一步的家庭联 系。 3、告知儿童

9、因病缺课时要事先向班主任汇报请假,说明病因。 4、班主任对边治疗边要求入园的儿童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 治疗休息,在园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 报告幼儿园,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 1、开学初,利用新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2、每周一次橱窗和二周一次黑板报向教师、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3、班内每月一次向幼儿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切实增强幼儿的卫生防病意 识;教育幼儿主动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对工作人员,尤其是食堂工作人员、保育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增强他们 的卫生防

10、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5、每月,保健老师对部分漏种、补种疫苗的幼儿进行通知,让家长知道接种的好处,并 配合镇防疫站接种疫苗和登记。 手足口病消毒制度 预防手足口病(EV71 感染)常用消毒方法 1、灭蚊蝇:可用 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2、饮用水:用 1-3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 30 分钟。 3、垃圾:用 100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 120 分钟。 4、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 50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作用时间 30 分钟,或用 0.3%过氧乙酸

11、作用 60 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 30 分钟。 5、食、饮具:用 25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 30 分钟。 6、生活污水:用 5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 120 分钟。 7、人畜粪便:可采用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也可用生石灰以 1:1 的比例与其搅 拌均匀消毒。 8、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 50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 120 分钟。 9、患者衣、被单:煮沸 20 分钟或用 50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 30 分钟。 10、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 50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 200 毫升/ 平方米;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幼儿园

12、消毒制度 一、 幼儿园环境卫生一、 幼儿园环境卫生 1、由幼儿园消毒人员做好消杀记录,分管领导督促消毒工作。 2、园内各教室、办公室、公共区域,坚持每天两次小扫除,每周一、三大扫除。每天有 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幼儿园消毒人员负责进行每周一、三对校园内进行定期消毒、并做好灭“四害”工作。 4、如发现园内、社区等地发生类似传染病病例,按幼儿园安排做好专项消毒工作。 5、各班、各办公室饮水机由值班人员进行保洁、消毒工作。 6、食堂工作人员按食堂卫生规定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二、个人卫生二、个人卫生 1、儿童应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儿童饮水必须自带茶杯,严禁饮用生水。 3、教育儿童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4、幼儿园洗手设施及时放置消毒肥皂或洗手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