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编号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541535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28.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64编号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1464编号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1464编号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1464编号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1464编号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64编号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64编号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元代时期城市与建筑(9) 元代的城市与建筑综述元代的城市与建筑综述 在公元 12 世纪末的时候,北方的草原上崛起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蒙 古族的部落首领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的带领下逐渐统一了蒙古的 各部。公元 1206 年的时候,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人的军事能力非常 强大,他们东征西讨,一路上征服了很多的国家,其中包括像西辽、西域的花 剌子模等,一直打到了东欧的伏尔加流域,之后又先后攻灭了中国版图内的金 朝、 西夏、 大理, 还招降了吐蕃。 公元 1271 年, 蒙古大汗孛儿只斤忽必烈 (1215 1294) 正式称帝, 建立了大元王朝, 把首都

2、定在了大都, 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北京。 公元 1279 年,元朝彻底灭亡了南宋,从此完全占有了中国的全境,建立起了一 个版图空前辽阔的庞大帝国。 蒙古统治下的大元王朝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统一的帝国。在民族政策方面, 它具有很强的矛盾性。一方面元朝实行很严格的民族等级制度,它把天下的人 民分成了四个等级:第一等就是蒙古人;第二等是所谓的色目人,主要是来自 于西域、中亚和阿拉伯地区的这些人种;第三等称之为汉人,其实主要是中国 2 原来北方地区的汉族人、以及契丹和女真人;最后一等称之为南人,就是南宋 统治区内的那一些广大的人民。在民族等级制度和歧视政策的同时,元朝也善 于去吸收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的各种先

3、进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本土的建筑文 化的技艺与其他的地方有一个很大规模的交 流,在一定程度上面也促进了中国建筑艺术 的发展。蒙古人原本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 居。他们所熟悉的居住的空间是一种可移动 的毡帐式的房屋,也就是我们所熟称的蒙古 包,正因为如此, 蒙古人原本对于固定的城市 和建筑物相对地缺乏珍爱之心。 他们在征战过程当中就常常会对欧亚大陆 的、其他先进文明的城市和建筑造成巨大的破 坏,但是随着统治的日渐稳固,蒙古上层的统 治者也逐渐受到一些先进文化的影响,开始去 尝试着修建一些自己的都城和宫殿的建筑,逐 渐在很大程度上面放弃了原本的、临时式的毡 帐式的居住形式。特别是在元朝中后期的都城

4、和宫殿建设方面, 汉化的倾向日渐明显, 它很多 建筑的形式、 包括技术、 包括一些装饰都有模仿 汉族原本建筑的企图。 右汉苑图 在汉化的同时,在很多方面蒙古人还能保 持自己的一些传统的特色。 3 元朝时期中国的宗教有很大的发展,在整个统治区域里面先后兴建了很多 的不同的宗教建筑。 (西藏萨迦南寺) 蒙古的上层统治阶层主要信奉藏传佛 教,也就是喇嘛教。 (西藏夏鲁寺) 除了藏传佛教的寺院之外还修建了很多 的中国本土原来汉传佛教式样的寺院。 (河南登封会善寺) 4 与此同时,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包括摩尼教等相关宗教的建筑物, 也都得到了一个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有一些港口城市,如泉州、广州先后

5、兴建了不少伊斯兰的清真寺, 因为那个时候到中国来做生意和当官的阿拉伯人数量相当地多。 5 元朝建筑特别是皇家建筑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崇尚白色,一是崇尚白色,这有可能 因为原本蒙古人所住的蒙古包是白颜色的,所以当他们兴建固定的建筑物的同 时也非常喜欢以白色,作为一个主打的色彩,包括屋面常常会铺设白色的琉璃 瓦。二是元朝的宫殿包括一些住宅非常喜欢采用工字形的平面二是元朝的宫殿包括一些住宅非常喜欢采用工字形的平面,也就是说它会 分成前后两个房屋,中间用一根竖向的走廊把它们串联起来。 这种形式其实在宋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但是在元朝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更 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元代建筑在木结构体系方面也出

6、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具 体来说,元代建筑大部分会采用厅堂式的结构。 6 同时在构建的形式和施工方式方面有简化的趋势。 在柱网布置方面它会采用相对比较自由 化的方式来进行摆布,同时还常常使用所谓 的减柱造和移柱造,也就是把柱子从它原本 应该待的位置减掉或者把它移到另外一个地 方。 斗栱的作用相对宋代建筑来说有所削弱, 而梁栿的跨度与断面相对会增大。此外,元朝建 筑常常会使用一些没有经过仔细加工的原生 态的弯料,这样也使得整个建筑的风格具有 某种率性和质朴的特征。 元代建筑也相对会比较多地使用斜向的支撑构件,使得它的整个的木结构 体系显得更加地灵活。所有这一切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元代之后的明清木

7、结构体系的高度成熟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7 元上都与元大都元上都与元大都 早在 1235 年的时候,成吉思汗之后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11861241)曾 在草原上修建了蒙古人的第一座都城,在今天的蒙古国的境内,这座城市叫哈 拉和林,但是相对比较简单,还不具备先进文明城市的很多特征。真正意义上 比较完备的城市是在公元 1256 年的时候,当时尚未登上蒙古大汗之位的忽必烈 主导修建的。他当时是选择了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滦河上游修建的一座开平府的 府城,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大本营。到了公元 1260 年,忽必烈就在这个开平府 被拥立为大汗,正式把这座城市作为蒙古帝国的核心的统治都城,公元 1263 年

8、 正式地把这多城市称为上都。后来因为忽必烈又修建了更为宏伟的大都作为整 个王朝的首都,这个上都就被改为了陪都,主要是作为皇上的避暑行宫来使用。 目前元上都遗址的保存还是相对完整的,并且在 2012 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的名录。 上都城的整个城市实际上是由三重城墙 围合的,其中宫城位于城市偏东南的位置。 在 它的外面是一圈接近于正方形的内城, 边长大 概是 1400 米。在这个内城的北边和西边又包 裹了一圈外城,所以外城的空间接近于一个 曲尺形。整个内城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布局 非常严谨,有非常明确的中轴线。而外城区 域分成两个大的部分,北边整个区域里面有河流、有水系,布局很零散,主要 是当时

9、皇家的苑囿区,或者叫御苑区。而西部主要是集市区,曾经是当年草原 上面最重要的一个商业集散中心,很多来自于西域、阿拉伯甚至欧洲的商人都 8 会来此做交易。 这里面其实还分布着若干条的商业街巷, 有各种各样形式的店铺。 虽然上都的建设已经相对比较完备了,但是它的位置还是相对比较偏北, 不太利于统治那么庞大的一个疆域,所以后 来忽必烈从地理因素、政治因素统一考虑, 决定要迁都。他依然选择的就是当年大金王 朝的首都中都所在的这个区域来营建新 的都城。 从 1267 年就在中都的东北一大片平地上面开始进行新的城市建设了。当时 整个工程有很多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能工巧匠共同参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是 一位汉族

10、官员,名叫刘秉忠,由他来负责总体的规划,但是所有的规划方案都 必须由皇帝忽必烈本人亲自裁定才能够最终定下来。这个大都的建设先后持续 了有将近 30 年。 右图是元大都和金中都这两个城市之间 的关系。因为经过了金末元初战争的破坏, 金 中都整个城市大体还在, 但是相当地残破, 特别 是宫殿已经被烧掉了。 大都其实就是把金中都 北边偏东的这块地方作为新的城址来进行建 设。 虽然这是一个新建的城市,但是它也受到地形条件的某些制约,最主要就 是因为城市的南边已经有金中都存在了,他没有办法再向南面扩,所以导致整 个城市的布局,皇城和宫城显得相对比较偏南一些。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 中国所有的都城建设当中

11、,首次把大面积的水面纳入到城市的中心来,一块称 之为所谓的太液池,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的中海和北海那个范围,在元朝 9 是一整个大的水面,主要是以它为核心,然 后环绕设置一些皇宫的建筑。在城市的外城 的北侧还有一大片的水面,被称为海子,这 是因为少数民族常常喜欢把大片的湖面称之 为海。 元大都是一座非常宏伟而壮观的古代都城,拥有很明确的中轴线,而整个 城市的道路体系是所谓棋盘式的、方格网的 布局体系。从建设开始就非常明确地把道路 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是大街,二十四步 宽,约合 37.2 米;大街之间是小街, 比大街要 窄一半, 十二步宽, 合 18.6 米 ; 小街之间就分布 着若干条胡同,

12、 六步宽,合 9.3 米。 通过这样严 格的等级体系划分, 使得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 非常地明确。 元大都的规划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水系非常科学合理。整个一 套水系系统是由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来主持规划的,它实际上是用两条平行的 水道,分别从北京西北郊的玉泉山和昌平的神山来引山泉水,然后通过两条平 行的河流,一条是金河,一条是长河,把它们引到大都的城内。然后又分别地 注入太液池和海子这两片大的水面当中去,然后二者又汇合在一起向东流入城 东的通惠河,与京杭大运河直接贯通到一起。应该说整个这套水系它有好几个 10 方面的优点:首先就是保证了城市的用水以及雨涝天气排水的问题,更重要的 是它直接地

13、和京杭大运河发生联系,具有漕运的功能。 特别是元朝时候大运河北端终点的码头并不是在今天的通州,而是一直延 伸到这片海子的沿岸。所以当年的海子的周围是非常繁华的一种千帆云集的场 景。这个胡同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保留在北京的旧城当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到 元朝时期给我们留下的这样的一种城市道路体系特殊的魅力。 11 元大都宫殿元大都宫殿 蒙古帝国在建造正式的都城和固定的建筑物之前,他们的宫殿会采用一种 特殊的斡耳朵制度。所谓斡耳朵其实是由若干 大小不同的蒙古包式的帐殿组合而成的,一般 来说它会在中间的位置设置特别大的帐殿,然 后周围环置比较小的这些帐房或者帐屋,整个 的防卫体系相当森严,具有强烈的军事的

14、色 彩。到了元上都时期,它已经有一个非常明确 的宫殿区了。但是这张遗址平面图体会到它整 个宫殿区的格局相当地分散。 没有汉族王朝宫殿当中常见的严整的、体面化的格局,它整个区域更好像 是比较分散的园林化的布置。其中值得一说的就是在整个宫殿最核心的这个位 置有一座大安阁。这座建筑是从金朝后期的首都开封的宫殿当中,一座非常重 要的建筑熙春阁,把它整个给拆下来,然后千里迢迢地运到上都,再重新拼装 起来的。这也反映出元代开国初期建筑水平可能 没有那么高,甚至把先进的王朝的旧的建筑物直 接给搬运过来作为一个新的建筑来使用。 这是现代学者所复原的大安阁的立面图 12 侧立面 后人想象复原大安阁的形象,它分了

15、好 几层,整个建筑的体量和空间都是比较庞大的。 元大都的宫殿主要都设在皇城的内部,环绕着太液池来布置,整个这个区 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中都时期的离宫、大宁宫。元朝实际上是把这个地方作 为它皇室生活的一个新的核心来进行打造,大内的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 在太液池的东岸。而在太液池的西岸又布置了另外两组相对比较完整的宫殿建 筑群,分别是隆福宫和兴圣宫。整个的宫殿建筑工程主要由阿拉伯人也黑迭儿 来主持规划和具体的设计,这也反映出元代建筑国际化的特点。 大内宫城分为前朝和后寝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用一圈廊庑 13 来环绕中间最核心的大殿。这个空间的感觉 似乎是当年斡耳朵制度的一个新的变体,

16、其 中前朝的正殿称之为大明殿,后寝部分的正 殿是延春阁,无论是大明殿和延春阁都采用 工字形的平面,也就是说在一个统一的台基 上面,它其实是由前殿、后殿和中间的连廊 共同组合而成的。在宫城的西北部,设有独 立的佛教建筑群,就是玉德殿,主要是藏传 佛教的体系。除此之外在整个宫城里还布置了一些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设施, 如鹰房、 羊圈、 大酒瓮, 蒙古人喜欢打猎、 喜欢吃羊肉、也特别喜欢喝酒。 此外可以看到在建筑的室内大量地使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地毯、帷幕以及 壁挂,在接近汉化的同时,蒙古的统治者在生 活当中还保留了很多自己本民族传统的带有游 牧色彩的生活印迹。 隆福宫原本是太子所居住的一个独立的宫 殿,到了元成宗统治的时期,被改成太后宫。 它的布局不像大内宫城那么严整,核心区域也 是一个工字形的大殿, 然后由一群廊庑围合。 在 它的北边有成排的专门给侍女使用的值房的院 落, 在这个宫殿的西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园林 区。我们发现这个园林和中国本土大部分的园林布置方式不太一样,它有非常 明确的中轴线,在这个中轴线上依次布置水池、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有规整 化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