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干预-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489579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行为干预-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健康行为干预-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健康行为干预-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健康行为干预-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健康行为干预-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行为干预-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行为干预-文档资料(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章健康行为干预,预 防 医 学,2,案例,诊室来了一个高血压病人,男,50岁,企业技术人员。自述曾四处就医服用多种药物无法控制血压,本次检查发现血压为160/95mmHg。 在与病人的交谈中,你了解到病人喜欢吃腌菜、咸蛋等食物。同时,每天吸烟一包左右。病人很少锻炼,喜欢看电视或者上网。但病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药物,这些都不是问题。,3,问题,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如何实施?,4,目的要求,掌握:行为的概念、行为理论;行为干预的定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 熟悉:健康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 了解: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常见类型;健康咨询,5,内容,健康行为及其常见类型 影

2、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 健康促进 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与技巧(自主学习),6,健康行为及其常见类型,7,课前问卷,1957年至2003年的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有哪些?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8,1957年和2003年中国城市主要疾病死亡专率,9,10,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的,而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

3、关重要的作用。,11,1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取决于遗传和客观条件,60%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 1992年WHO报告,全球50%以上死亡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13,14,行为(behavior)的定义,简单定义:行为即我们的所作所为。 严格的定义: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下,通过内心的判断而发生的一种相对固定的反应(生理、心理变化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外显也可能内隐。,15,行为(behavior)的定义,-简示: 刺激 有机体 行为反应 S O R,行为一旦形成,便

4、由三个方面调节与维持,分别是:刺激、强化 和认知。,16,行为的定义,人类行为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据此可将人类行为划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 人的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属性所决定,是人的生物遗传信息作用的结果,而非后天习得,其行为特征主要是对环境的适应。 而人类的社会性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17,行为的定义,人类行为的社会性,“人不可能生存在真空中” “人生不能无群”,18,家庭,19,家庭,学校,工厂,20,家庭,社区,学校,工厂,21,家庭,社区,文化、经济、政治因素,学校,工厂,22,行为的分类,以是否与人们的健康或疾病有关: 健康无关行为(用左手吃饭还是右手吃饭?) 就医行为

5、 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行为 日常生活行为: 以致病类型为标准:A型、C型行为 以是否成瘾为标准:成瘾和非成瘾性行为,危害健康行为,23,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的定义,David Gochmant定义:与促进、维护或恢复健康相关的个体心理、情感状态和外显的行为模式 。不仅包括个体或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动,也包括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状态。,24,常见行为类型简介,一、促进健康行为 1.基本健康行为 定义: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适量睡眠和积极的休息。,25,常见行为类型简介,一、促进健康行为 2.预警行为 定义:指预防事故发生前和事

6、故发生时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发生后的自救等等。,26,一、促进健康行为 3.保健行为 定义: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及时就诊、遵医嘱服药等。,常见行为类型简介,27,一、促进健康行为 4.避开环境危害的行为 定义:主动回避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的行为。如: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紧张事件 5.戒除不良嗜好:戒除烟、酒、赌博等行为。,常见行为类型简介,28,常见行为类型简介,二、危害健康行为 1.不良生活方式(不良习惯性行为) 2.致病行为模式(A、C型行为) 3.不良疾病行

7、为 4.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29,1.习惯性行为 定义:就是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是构成生活方式的表观内容。 特征: -动力定型:亦即人们在完成行为时不必耗费很多心智和体力。习惯性行为常是非常轻松自如的,有时甚至在无意的状态下进行的。 -潜袭性 :长期作用于人,而自己对其危害却一点也不知晓。,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0,1.习惯性行为 特征: -累积性:在无意中长年累月完成的。其造成的影响非但不能在短期内消失,而且很容易积累下来,直到最后产生严重后果。 -可塑性:习惯行为对健康影响较轻,每次持续时间也不太长,如能及时中止不良行为,可消除损害健康的源泉 -泛影响性:许多习惯行为对健

8、康影响都无器官特异性,影响范围很广。,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1,1.习惯性行为 常见的不良习惯行为: -不良饮食行为:禁忌或偏爱 (妇女产期饮食禁忌、嗜糖、嗜盐)、“食不厌细,脍不厌细” 、母乳喂养率低,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2,1.习惯性行为 -吸烟行为:我国是吸烟大国,据调查表明,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52.9%。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2012年的数据),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3,常见的不良习惯行为: -缺乏体育锻炼 -酗酒行为:无酒不成宴,不醉不成礼,灌酒之风盛行 -失眠:睡眠不能持续或睡眠质量不高,常见行为类型简介

9、,34,A型行为有什么特征? 进攻性 雄心勃勃 竞争性强 一心想到工作 缺乏耐心 时间紧迫感强,2.A、C型行为 一般A型行为的冠心病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比非A型行为者高2倍以上,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5,C型行为有什么特征? 内向、善思 安静 被动胆小、善克制 内在行为比外在行为丰富生动,2.A、C型行为 C型行为是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6,3.不良疾病行为 定义: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如:疑病、不及时就诊、不遵医嘱。 -迷信行为:人们对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便想象存在鬼神、上帝、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在左右

10、人的生命,逐渐产生关于生命的超自然信仰。正因为迷信将疾病归因于超自然的东西,相信迷信的人往往在患病时不去寻求医学的帮助,即明显影响人们求助于迷信方法的治疗。用迷信方法“治病”,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7,4.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不仅直接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吸毒、性乱等行为。,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8,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39,促进健康行为,基本健康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避开环境危害,合理利用卫生服务,合理饮食 积极锻炼 积极的休息,戒烟,戒毒, 不酗酒, 不滥用药品,天灾,人祸,环境问题,体检、预防接种

11、 求医行为、遵医行为,40,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已成为人类的最大 “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估计,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死亡可归因于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十种行为危险因素。,行为对健康的影响,41,42,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人的一生从胚胎开始到死亡的全过程,几乎身体的每个时期的疾病都与生活方式、不良行为有关: 胚胎时期:父母吸烟、喝酒畸形和先天性疾病 出生后:家庭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 婴幼儿时期:喂养不当、饮食不卫生营养性贫血、佝偻病 儿童少年时期:饮食、起居不合理脊柱弯曲、龋齿、沙眼 青少年:朋友的影响,家庭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 老年期:生活方式不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43,发发发发发

12、,44,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无论是传染性还是非传染性疾病,都与生活方式存在不健康不科学的因素有很大关系: 不及时增减衣服者:易感冒 养鸟、养猫、养狗:动物传染的疾病增多 同性恋、吸毒:艾滋病的传播 白领患糖尿病机会较高:经常坐在办公室缺乏运动;经常外出用膳进食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食物;余暇消遣皆以静态活动为主。,45,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可致癌症(80%): 肺癌:长期吸烟与被动吸烟 乳腺癌:高脂肪、高热量膳食 食管癌:霉菌污染食物、腌制食品 胃癌:高盐、烟熏、煎炸及霉菌污染食品 大肠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膳食 宫颈癌:不洁性生活等,2016年发表于Cell上的成果:运动能直接击杀

13、癌细胞。(由丹麦、瑞典、德国、美国的团队共同参与研究),46,行为与健康的关系,3.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好处 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依靠遗传和客观条件,其中15为遗传因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60依靠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研究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年龄在岁的中年人,其健康程度与岁的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的青年人的健康情况几乎相等。,47,美国学者通过对7000人为期5年半的研究,发现只要人们坚持7项简单的日常行为,就可使人群的期望寿命可延长11年: 1.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 2.每天吃早餐; 3.每周23次适量运动; 4.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

14、; 5.不吸烟; 6.保持适当体重; 7.不饮酒或少饮酒。,48,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49,快速反应: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有?,知识、信念、价值观 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 同伴、长辈 政策、法律 ,50,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包括以下三类: 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是为行为改变提供理由或动机的先行因素。通常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愿望,或是诱发产生某行为的因素。 个体心理方面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动机、行为意向、自我效能等等。,51,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促成因素(enabling factors):是指允许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

15、的先行因素,即实现或达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资源或其他社会因素。,52,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指对象实施某行为后所得到的加强或减弱该行为的因素,这类因素来自行为者近旁的人,也包括行为者自己对行为后果的感受。,53,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无论倾向因素、促成或强化因素,都反映了人的行为受到多个层次上不同因素的影响。,54,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很多,健康行为的生态学模式(Ecological Models of Health Behavior )做了很好的概括:,个体内部因素 物质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公共政策因素,55,社区,文化

16、、政治、经济因素,56,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和模式,57,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和模式,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适用的相关理论有助于确定健康教育活动最佳的目标、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措施、设计效果评价方案等。 行为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行为改变理论的多样性。,58,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和模式,按作用对象来分 1.个体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 (1)健康信念模式 (2)自我效能理论 (3)阶段变化理论 (4)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2.人际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社会认知理论,59,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和模式,按作用对象来分 3.群组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 (1)社区组织模型 (2)创新扩散理论 多种理论的综合应用模式 1.生态学模式 2.格林模式,60,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理论背景 理论假设 HBM中基本概念 理论的操作模式,61,背景,HBM是由美国的 Hochbaum, Kegeles, Leventh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