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2月历史练习题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43482904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2月历史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2月历史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2月历史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2月历史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陵中学2014-2015高三第一学期2月历史练习2015206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旨在强调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家国亲情本是一体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封邦建国利于统治2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C与都省相互制衡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3李贽道古录

2、载:“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B倡导人性的自由发展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D动摇传统礼教统治地位4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制瓷业开始兴起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5朱维铮在重读

3、中国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不能表明太平天国A带有近代化的倾向B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C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D具有宗教迷信色彩6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认为,“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A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B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C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D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7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

4、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A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B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C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D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8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D西方国家

5、的经济危机9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政府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召开国民参政会,吸收部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参加政府的抗战工作,并还公开拒绝和驳斥日本“共同防共”的谬论。这表明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国共合作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C国民党放弃了反人民的政治立场D国共合作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合作10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一举措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11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

6、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12下列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两段讲话,对此理解有误的是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纽约每日新闻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

7、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A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寻求合作 B国际形势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转变C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国的外交僵局逐步被打破13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表述符合雅典“最高民主阶段”的是A成立四百人会议 B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C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 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14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到,“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

8、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15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A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 B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D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16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

9、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17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应当A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遵循工业化建设的规律18李庆余在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中提出“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习惯于以大

10、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从中可以看出新政在美国社会遭到抵制 部分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借用资产阶级民主立法手段A B C D19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WTO)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于2014年1月24日启动,以APEC清单为基础,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 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20“我们在画中看到的是充满阳光的色块组合,充满了空气感。他们的创作只重

11、感觉,忽视思想本质,以瞬间现象取代之。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下列作品与材料反映的创作风格相符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21(13分)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

12、位是相当高的。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二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春秋)管仲管子治国 材料三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

13、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4分)(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2分)22(14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

14、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材料四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王尔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