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最新范文

上传人:逮** 文档编号:143444084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最新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关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最新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关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最新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关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最新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最新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最新范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最新范文根据会议通知要求,将我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设想作一简要汇报。一、我市信息化发展现状进入90年代后,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从国家到地方对信息化建设逐渐引起高度重视,我市的信息化建设也开始从认识到起步,特别是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建立信息化领导机构,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我市于96年3月成立了市信息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以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市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今年按照“省信息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更名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我市也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名称及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市长担任,计委、经贸委等

2、15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计委综合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以后,首要任务就是对全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开展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向市政论提出着手“编制廊坊市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的意见,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召开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详细分工,安排编制专项规划7项,上半年各项规划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力量着手编制全市总体规划,目前已基本形成规划初稿。下步准备征求各方面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数据通信网 建成了数字数据网(DDN)和分组交换网(PSDN)。我市数字数据网DDN经过三期扩容后,总端口容量

3、达到557个,整个结构以廊坊市邮电局电信大楼为汇接点,覆盖8个市县、两个郊区支局和燕郊、胜芳两个经济较发达的镇。分组交换网PSDN和DDN网同时进行安装调测的数据网,总端口容量672个。以市电信大楼为中心,与八市县和市郊支局以星形辐射方式连接。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网 目前,全市共有电视台3座,电视转播台6座,广播电台6座,其中调频台5座。已建成的廊坊市有线电视传输网覆盖整个市区。经济信息网 市经济信息中心承担的利用日元贷款建设廊坊市经济信息系统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成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信息通讯网廊坊经济信息网。该网以市经济信息中心服务器为枢纽,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

4、门设有终端,上接河北经济信息网、中国经济信息网和国际互联网,横联我省各市经济信息网,下可挂各区市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家庭用户。廊坊经济信息网是中国经济信息网在廊坊的唯一节点,成为国际互联网在廊坊具备Internet功能最强、服务器最齐全的接入网,初步建成了以LFnet为骨干网的信息高速公路。信息设备制造企业具备一定基础。目前,全市共有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企业16家(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企业8家),1996年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主要产品有35”计算机软盘、友恒牌电话机、电子式计费电度表、通信电缆等。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帝软盘有限公司,生产的35”计算机

5、软盘,1996年产量达864万片。香河友恒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友恒牌电话机,1996年产量达61300部。全市通信电缆生产企业共5家,1996年产量达87万对/公里。廊坊市飞龙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电子式计费电度表,目前尚在开发试生产阶段。信息资源及软件开发取得初步成效。我市经济信息中心利用开通的廊坊经济信息网,积极组织信息资源和信息产品上网。目前,已开设栏目10个,分别是信息导航、京津走廊、宏观经济、投资指南、工商博览、市场行情、县市专栏、电子报刊、为您服务、全国车用柴油机配件信息等。新开发软件11项,分别是廊坊市月度宏观经济指标管理系统、廊坊市年度宏观经济指标管理系统、产品供销信息系统、廊坊

6、市交通查询系统、廊坊市地理经济信息系统、大中专毕业生查询系统、联合信息网查询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廊坊市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查询系统、廊坊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查询系统、廊坊市拟与外商合作项目管理系统。经济信息市场建设有了较快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社会信息意识的逐步增强,信息需求旺盛,信息服务越来越活跃,信息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业队伍也在迅速壮大。到今年六月底统计,全市已有经营资格的经济信息商品经营企业(公司)、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共计103家,全市建立了10个经济信息管理机构,以及经济信息行执法监督检查队伍,经济信息服务业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分析当前信息化发展中存

7、在的问题:一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就我市目前而言,可以归类为信息化的产品仅有四、五种,且产品竞争力差、市场占有率低。二是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上网的信息产品少,高质量和能带来高效益的信息更少。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受条块分割的影响,各层次信息活动联系交流少,信息资源彼此不能共享。三是信息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现有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二、信息化发展设想“九五”及2010年,我市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通结合”的指导方针,以全面实现廊坊市国民经

8、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信息化支撑环境中的重点环节,高水平起步,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九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市、连通全省、全国和世界,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现代化信息传输与交换;建设一批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关键性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实现全市主要计算机的互联与信息共享。金关、金卡等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化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多媒体信息服务开始进入城市家庭;全市信息化程度赶上沿海发达地区水平。“九五”期间,全市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对国民经

9、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服务业建设、廊坊互联网工程、通信传媒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业、重点金字工程建设。信息服务业建设“九五”及2010年,我市信息服务业要加快信息知识普及速度,要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推广软件产品,开拓信息服务需求市场,使信息资源达到共享和增值。鉴于我市利用日元贷款已初步建立了全市公用的经济信息平台,廊坊经济信息网已与全国、全球联通,我市“九五”及2010年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可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8-2000)年。完成日贷项目二期工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价格信息系统。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制

10、度,打破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2000年前,构造LFnet宏观网、大众网及国际互联网的框架,完成组织全市各系统的信息资源上网运行,完善各种服务功能。第二阶段(2001-2010)年。继续完善各类信息应用系统和建设,在全市实现语音、图象、数据通讯一体化,完成语音、图象、数据服务,为政府管理决策,企业搞活经济以及科研教育提供更有力的宏观决策支持。廊坊互联网工程建设在现已建成的市经济信息系统主干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市的互联,建成廊坊互联网(LFnet)。廊坊互联网纵向采取主干网、区市县网和单位内部网在内的三级层次结构,并建立功能齐备的三级管理系统,为全网提供故障管理、配

11、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功能,保证高效、可靠地运行。横向要面向社会不同层次用户,提供信息立体化服务。建成为市政府及决策机构服务的宏观经济网及内部网、为社会提供微观信息的大众网和面向世界、沟通国际信息主渠道的国际互联网。建立连接市直主要部门和9个区市县的全市主干网、市级中心、9个区市县网及区市县分中心。通过中心实现与中国经济信息网(CEInet)和国际互联网Intemet的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本着“产用结合,以用促产,硬件生产、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并重”的原则,应着力做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第一,面对国内外信息化带来的新一轮机遇,积极引进相关科技成果进行大力度的转化,选准优势产品,引

12、导投资方向。工作重点放在我市工业企业范畴内,以改变和调整我市工业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第二,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技扶植政策上给予倾斜。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产联结为纽带,组建1-2个销售额超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第三,对我市目前已有的35”计算机软盘、电子式计费电度表、电话机等产品给予一定的投资力度,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同时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应向“光盘”及光盘机、卡式多功能电表、小区闭路电视、电话设备等方面靠拢。 第四,以廊坊市源兆通信器材有限公司为龙头增上“光纤通信电缆”及“光放大器”等产业化产品。以香河华北致冷集团为龙头增上“586以上计算机应用的CP

13、U半导体致冷片”散热装置总成。第五,大力发展计算机基础配套件生产。侧重发展以计算机磁头、激光读写头(光头)、软盘、光盘、不间断电源、带状电缆连接器、ABS工程塑料为重点的计算机基础配套件产品。金字系列工程金关工程:本着“政府开路,规划先行,统一平台,重点突破”的原则,深入开发和利用现有设施和信息资源,高水平、高速度地启动EDI工程,实现无纸化贸易。我市金关工程的发展分两个阶段确立目标,即2000年目标及2010年目标。2000年目标:1、建立外贸、海关、银行、商检、税务、保险等部门的综合计算机,并以此作为我市金关工程发展重点。2、在99年底以前,将我市外贸系统内部与外经贸系统卫星专用网联接,完

14、成三级的建设。 3、建立对外贸易统计信息系统。2010年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市已建立起金关EDI工程,EDI应用将深入到家庭及所有企事业单位,业务更加广泛,用户可以通过EDI服务直接进行对外贸易,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金卡工程:遵循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到县、天地对接、快通工程”的要求,廊坊市在“九五”期间将进行自动化支付系统的建设。我们确定首先建立廊坊地区金融区域网,在此之上,实现自动化支付系统。廊坊市区局域网总体设想:1、在市区建立连接廊坊人行与各商业银行的广域(城市网CN)。2、建立廊坊市人行与所辖各县人民银行连接的广域(市县网CCN)。目前,廊坊市人行与所辖支行的广域网已于5月底建成

15、并正式运行。遵照国家金融网建设规范,廊坊市自动化支付系统由五个独立运行的系统组成,它们是:同城清算所(LGH)、大额支付系统(HVPS)、批量电子支付系统(BEPS)、金融管理信息传输系统(FMIS)和银行卡授权系统(GSES)、政府债券簿记系统(GSES)、金融信息传输服务(FITS)。非银行卡工程:遵循高起点、高技术、大循环的原则,建立统一的非银行卡发行、流通、使用、分类的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优先在商业、旅游、工商、税收、公安、医疗、社会公共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以IC卡为主导的非银行卡应用系统。1、公共事业推行使用卡式电表、水表、煤气表,力争“九五”期间城市家庭应用率达20%以上;2、交通

16、管理建立汽车驾驶员管理,高速公路收费、自动售票、出租汽车管理、加油站管理等IC卡应用系统。3、医疗卫生以公务员、老年职工及幼儿为重点,大力推行医疗保健卡。4、社会管理组织发行机构代码信息卡、市民信息卡等。其他领域大力推行旅游卡、通行控制卡、企业员工管理卡、食堂售饭卡等。通信传媒运营业廊坊市数据通信网发展设想:到2000年,建成以公用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网(PSDN)和帧中继交换(FRN)为主的廊坊市数据通信网,覆盖到全市所有的乡镇,并延伸至大型企事业单位,形成包括省骨干网、市级网、乡镇与企业集团网在内的三级结构。到2000年,廊坊市数据通信网总容量达到或超过1500个用户端口其中数字数据网680个,分组交换网820个。并可通过帧中继服务提供最高达34Mbps的高速传输通道,初步形成多媒体宽带通信传输。为用户提供出租数字专线和虚拟电路、信息增值系统集成等信息和设备综合的数据通信服务,基本满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信息交换的需求。数据通信业务量占全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