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3416626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推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推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推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推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控系统故障分析数控系统故障分析一故障诊断内容1)动作诊断:监视机床各动作部分,判定动作不良的部位。诊断部位是ATC、APC和机床主轴。2)状态诊断:当机床电机带动负载时,观察运行状态。3)点检诊断:定期点检液压元件、气动元件和强电柜。4)操作诊断:监视操作错误和程序错误。5)数控系统故障自诊断:二CNC系统诊断技术当前使用的各种CNC系统的诊断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1)启动诊断(StarupDiagnostics)把CNC系统每次从通电开始到进入正常的运行准备状态为止,系统内部诊断程序自动执行的诊断。诊断的内容为系统中最关键的硬件和系统控制软件,如CPU、存储器、I/O单元等模块以

2、及CRT/MDI单元、纸带阅读机、软盘单元等装置或外部设备。(2)在线诊断(OnLineDiagnostics)指通过CNC系统的内装程序,在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CNC系统本身以及与CNC装置相连的各个伺服单元,伺服电机,主轴伺服单元和主轴电机以及外部设备等进行自动诊断、检查。一般来说,包括自诊断功能的状态显示和故障信息显示两部分。接口显示:为了区分出故障发生在数控内部,还是发生在PLC或机床侧,有必要了解CNC和PLC或CNC和机床之间的接状态以及CNC内部状态。内部状态显示:(a)由于外因造成不执行指令的状态显示。(b)复位状态显示。(c)TH报警状态显示,即纸带水平和垂直校验,显示

3、出报警时的纸带错误孔的位置。(d)磁泡存储器异常状态显示。(e)位置偏差量的显示。(f)旋转变压器或感应同步器的频率检测结果显示。(g)伺服控制信息显示。(h)存储器内容显示等。故障信息显示的内容一般有上百条,最多可达600条。这许多信息大都以报警号和适当注释的形式出现。一般可分成下述几大类:(a)过热报警类;(b)系统报警类;(c)存储器报警类;(d)编程/设定类,这类故障均为操作、编程错误引起的软故障;(e)伺服类:即与伺服单元和伺服电机有关的故障报警;(f)行程开关报警类;(g)印刷线路板间的连接故障类。(3)离线诊断(OffLineDiagnostics)离线诊断的主要目的是故障导通知

4、故障定位,力求把故障定位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现代CNC系统的离线诊断用软件,一般多已与CNC系统控制软件一起存在CNC系统中,这样维修诊断时更为方便。(a)通讯诊断:用户只需反CNC系统中专用“通信接口”连接到普通电话线上,而在西门子公司维修中心的专用通信诊断计算机的“数据电话”也连接到电话线路上,然后由计算机向CNC系统发送诊断程序,并将测试数据输回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关得出结论。(b)自修复系统:备用模块则系统能自动使故障模块脱机而接通备用模块,从而使系统较快地进入正常工作状态。(c)具有AI(人工智能)功能的专家故障诊断系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通过具有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的专家分析和解释数据并

5、作出决定。专家系统利用专家推理方法的计算机模型来解决问题,并且得到的结论和专家相同。三伺服系统的诊断方法采用发光二级管来批示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例如过热报警,过流报警,过压报警,欠压报警,I2t值监控(用于电源电路)等。数控机床维修一概述数控机床的维修概念,不能单纯局限于数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如何排除故障和及时修复,使数控系统尽早投入使用,还应包括正确使用和日常保养等。二正确操作和使用数控系统的步骤(1)数控系统通电前的检查1)检查CNC装置内的各个印刷线路板是否紧固,各个插头有无松动。2)认真检查CNC装置与外界之间的全部连接电缆是否按随机提供的连接手册的规定,正确而可靠地连接。3)交流输入电

6、源的连接是否符合CNC装置规定的要求。4)确认CNC装置内的各种硬件设定是否符合CNC装置的要求。只有经过上述检查,CNC装置才能投入通电运行。(2)数控系统通电后的检查1)首先要检查数控装置中各个风扇是否正常运转。2)确认各个印刷线路或模块上的直流电源是否正常,是否在允许的波动范围之内。3)进一步确认CNC装置的各种参数。4)当数控装置与机床联机通电时,应在接通电源的同时,作为按压紧急停止按钮的准备,以备出现紧急情况时随时切断电源。5)用手动以低速给移动各个轴,观察机床移动方向的显示是否正确。6)进行几次返回机床基准点的动作,用来检查数控机床是否有返回基准点功能,以及每次返回基准点的位置是否

7、完全一致。7)CNC装置的功能测试。三CNC系统的日常维护1)制订CNC系统的日常维护的规章制度。2)应尽量少开数控柜和强电柜的门。3)定时清理数控装置的散热通风系统。4)CNC系统的输入/输出装置的定期维护。5)定期检查和更换直流电机电刷。6)经常监视CNC装置用的电网电压。7)存储器用电池的定期更换。8)CNC系统长期不用时的维护。9)备用印刷线路板的维护。对于已购置的备用印刷线路板应定期装到CNC装置上通电运行一段时间,以防损坏。10)做好维修前期的准备工作:技术准备:维修人员应在平时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工具准备:作为最终用户,维修工具只需准备一些常规的仪器设备,如交流电压表,直流电压表

8、,可能用指针式的也可以是数字式的,测量误差在2%范围内即可。万用表也是一种常用的仪表。备件准备:一旦由于CNC系统的部件或元器件损坏,使系统发生故障。为能及时排除故障,用户应准备一些常用的备件。四故障处置一旦CNC系统发生故障,系统操作人员应采取急停措施,停止系统运行,保护好现场。(1)故障的表现系统发生故障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有:Tape(纸带方式)、MDI(手动数据输入方式)、MEMORY(存储器方式)、EDIT(编辑)、HANDLE(手轮)、JOG(点动)方式。MDI/DPL(手动数据输入/显示)。系统状态显示有时系统发生故障时却没有报警,此时需要通过诊断画面观察系统所处的状态。定位误差超

9、差情况。在CRT上的报警及报警号。刀具轨迹出现误差时的速度。(2)故障的频繁程度故障发生的时间及频率。加工同类工件时,发生故障的概率。故障发生的方式,判别是否与进给速度、换刀方式或是与螺纹切削有关。出现故障的程序段。(3)故障的重复性将引起故障的程序段重复执行多次进行观察,来考察故障的重复性。将该程序段的编程值与系统内的实际数值进行比较,确认两者是否有差异。本系统以前是否发生过同样故障?(4)外界状况环境温度。周围的振动源。系统的安装位置检查,出故障时是否受到阳光的直射等。切削液、润滑油是否飞溅到了系统柜、系统柜里是否进水,受到水的浸渍(如暖气漏水)等。输入电压调查,输入电源是否有波动、电压值

10、等。工厂内是否有使用大电流的装置。近处是否存在干扰源。附近是否正在修理或调试机床、安装了新机床等。重复出现的故障是否与外界因素有关?(5)有关操作情况经过什么操作之后才发生的故障?机床的操作方式对吗?程序内是否包含有增量指令?(6)机床情况机床调整状况。机床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发生振动?所用刀具的刀尖是否正常?换刀时是否设置了偏移量?间隙补偿给的是否恰当?机械另件是否随温度变化而变形?工件测量是否正确?(7)运转情况在运转过程中是否改变过或调整过运转方式?机床侧是否处于报警状态?是否已作好运转准备?机床操作面板上的售率开关是否设定为“0”?机床是否处于锁住状态?系统是否处于急停状态?系统的保险丝是

11、否烧断?机床操作面板上的方式选择开关设定是否正确?(8)机床和系统之间接线情况电缆是否完整无损?交流电源线和系统内部电线是否分开安装?电源线和信号线是否分开走线?信号屏蔽线接地是否正确?继电器、电磁铁以及电动机等电磁部件是否装有噪声抑制器?(9)CNC装置的外观检查机柜。检查破损情况和是否是在打开柜门的状态下操作。机柜内部。风扇电机工作是否正常?控制部分污染程序。纸带阅读机。纸带阅读机是否有污物?电源单元。保险丝是否正常?电缆。电缆连接器插头是否完全插入、拧紧?印刷线路板。印刷线路板数量有无缺损?MDI/CRT单元。(10)有关穿孔纸带的检查纸带阅读机天关是否正常?有关纸带操作的设定是否正确?

12、纸带是否折、皱和存有污物?纸带的连接处正常否?纸带上的孔有无破损?这条纸带是否用过?使用的是黑色纸带还是其它颜色的纸带?五故障检查方法直观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维修人员通过对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以及认真察看系统的每一处,往往可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块印刷线路板。这要求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要有多学科的较宽的知识和综合判断的能力。自诊断功能法现代的数控系统虽然尚未达到智能化很高的程度,但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诊断功能。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在CRT上报警信息或用发光二极管批示出故障的大致起因。利用自诊断功能,也能显示出系统与主

13、机之间接口信号的状态,从而判断出故障发生在机械部分还是数控系统部分,并批示出故障的大致部位。这个方法是当前维修时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功能程序测试法所谓功能程序测试法就是将数控系统的常用功能和特殊功能,如直线定位、圆弧插补、螺纹切削、固定循环、用户宏程序等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方法,编制成一个功能程序测试纸带,通过纸带阅读机送入数控系统中,然后启动数控系统使之进行运行,藉以检查机床执行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可能起因。本方法对于长期闲置的数控机床第一次开机时的检查以及机床加工造成废品但又无报警的情况下,一时难以确定是编程错误或是操作错误,还是机床故障时的判断是一较好的方法。交换

14、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也是现场判断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交换法就是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可以利用备用的印刷线路板、模板,集成电路芯片或元器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从而把故障范围缩小到印刷线路板或芯片一级。它实际上也是在验证分析的正确性。在备板交换之前,应仔细检查备板是否完好,并应检查备板的状态应与原板状态完全一致。这包括检查板上的选择开关,短路棒的设定位置以及电位器的位置。在置换CNC装置的存储器板时,往往还需要对系统作存储器的初始化操作(如日本FANUC公司的FS6系统用的磁泡存储器就需要进行这项工作),重新设定各种数控数据,否则系统仍将不能正常地工作。又如更换FANUC公

15、司的7系统的存储器板之后,需重新输入参数,并对存储器区进行分配操作。缺少了后一步,一旦零件程序输入,将产生60号报警(存储器容量不够)。有的CNC系统在更换了主板之后,带需进行一些特定的操作。如FNUC公司在FS10系统,必须按一定的操作步骤,先输入90009031号选择参数,然后才能输入0000号至8010号的系统参数和PC参数。总之,一定要严格地按照有关系统的操作、维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转移法所谓转移法就是将CNC系统中具有相同功能的二块印刷线路板、模块、集成电路芯片或元器件互相交换,观察故障现象是否随之转移。藉此,可迅速确定系统的故障部位。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交换法的一种。因此,有关注意事项同交换法所述。参数检查法众所周知,数控参数能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功能。参数通常是存放在磁泡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