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3415652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常德市建设桥机埠改造工程生态滤池和调蓄池围堰施工方案常德人和建设有限公司常德市建设桥机埠改造工程项目部二一七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施工工艺3三、编制依据6四、施工部署7五、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9六、基坑工程施工监测14七、风险控制及应急预案16八、雨天施工应急措施26九、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8十、保证安全措施30十一、文明施工现场措施31十二、主要机具使用计划36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常德市建设桥机埠改造工程上的生态滤池及调蓄池施工便道,工程位于常德市老年大学淤泥塘内,塘底地质条件极差,塘内水位标高约31.00m,淤泥底标高为24.00m-26.0

2、0m不等,淤泥面标高为29.00m-30.00m不等,为方便生态滤池与调蓄池施工,我们计划沿生态滤池与调蓄池边填筑一条施工便道(围堰),长度约240m。二、施工工艺1、围堰的填筑由于塘内水位较低,本工程量围堰采用土围堰。土方采用外购土方回填。围堰填筑用土,用环保车运至围堰填筑地点,再由挖机自两侧向河道中推碾填筑,直至合拢并达到设计高程及顶宽。施工围堰不仅仅是临时挡水堰体,而且是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围堰的填筑施工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并逐层碾压密实,及时检测,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围堰的设计断面尺寸。围堰设置情况如下图:应该注意的是:a、围堰填筑前,应对围堰

3、基底彻底清除,以确保填筑的围堰与堰基和填筑的接合面有良好的结合,保证围堰的防渗性能。b、所有的围堰填筑的土料均要选用表层的A类土,确保围堰的填筑质量。2、施工围堰的维护为了防止雨水冲刷、风浪对围堰的影响,等围堰填筑完成后,在围堰迎水面(最低水位以下1m到堰顶)采用蛇皮袋装土叠铺进行防护,必要时,在围堰背水坡脚采用防渗导流措施进行防护。围堰施工完毕后,经常派人维护检查,在围堰背水面纵向两侧坡脚处各设置集水坑一个,并派专人排水,保持基坑内干燥。安排专人对围堰外的水位进行观测以及对围堰的检查,发现意外情况及时汇报,及时采取在围堰顶施打子堰加高等应急措施,确保围堰在高水位期间万无一失。3、围堰拆除水下

4、工程全部结束,接监理工程师指令后方可拆除围堰,拆除前,应先向河道内灌水以保持围堰内外水位基本持平。然后,用挖掘机将围堰水上部位的土方挖出,自卸汽车将土方运至弃土场内。对围堰水下土方,将采用抓式挖泥船进行开挖,弃土送至弃土场,水下方作业期间必须经常探测河床底高程及河道的宽度,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三、编制依据1、国家及地方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0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

5、00-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4、常德市安监部门关于安全及文明施工相关文件的规定;5、本工程设计图及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6、我公司ISO三标整合体系管理手册【

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1996)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7、结合我公司的技术、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素质及机械设备配置等情况,及现场踏勘及我司多年基坑支护施工经验。四、施工部署(一)施工组织机构及项目部主要管理工作人员根据该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并列入我公司重点工程,同时按国际惯例实施项目法施工,积极配合业主、监理全面履行合同,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二)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和施工程序本项工程将整个

7、围堰做为一个施工段,采取线性流水施工,并方便场内交通组织。工程技术部综合办公室经营财务部项 目 副 经 理项 目 经 理(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全面熟悉理解设计图纸,并进行自审,对图纸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2)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作好记录,办理图纸会审纪要。(3)组织有关人员进一步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工作。(4)对施工重点、难点部位,进行研讨,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5)作好设备检修工作。(6)作好材料、机械、半成品和劳动力需用计划。(7)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作业指导书。(8)进行分层次的技术、安全、质量、文明

8、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交底。(9)按劳动定额下达分项分期任务单,签定各作业班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合同书。(10)做好施工图纸预算编制,提出资源计划。(11)收集与工程有关的规范、规程标准。2、现场准备工作(1)临时水、电、道路及施工临建房的准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现场总平面布置进行施工平面规划,做好现场道路、临时设施施工。了解现场地形、道路、供电、供水状况,做好有关方面联系工作。编制临时施工用水、用电设计并组织实施。根据业主现场移交的控制点,进行场地控制网测设,设置场地控制测量标准,建立测量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2)搭设临建,修筑现场施工通道和现场排水工作。现场用地太小,洗车平台由建设

9、方安排位置。(四)施工调度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各阶段目标的如期实现,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迅速而准确的传达项目的各项决策,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调度体系,及时反馈上级职能部门、业主的意见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领导层作出正确决策,及时贯彻落实,调度体系运转情况如下:1、组织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调度体系,各专业管理人员都是这一体系的一个成员。2、定期按时召开有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协调会,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定期召开各专业管理人员会议,检查落实整个项目的进度、成本、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执行情况,必要时调度延伸至作业班组长。4、协调好各专业工长的工

10、作,组织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衔接,合理穿插流水作业,保证合同工期。5、监督检查施工计划和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使人力、物力、财力合理有效地投入工程,并使其保持最佳状态,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6、在施工期间,应做好天气预报,避免因气候突然变化给工程施工带来影响。积极收集各种信息,并落实应急处理预案。五、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测量控制1、本工程为线性工程,可采取导线测量法,采用全站仪,局部采用经纬仪和全站仪相结合,考虑到道路及周边建筑物已定位,宜以原道路及建筑物为参照物,按设计图定道路、管道轴线及道路高程。2、将量测各部位的轴线控制桩、水平控制桩采用砼进行围护,且绘制出测量成果图交监理签字认可。

11、(二)基坑开挖和围堰施工方法A.开挖原则1、具备以下条件后方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施工:(1)施工现场已完成设计、勘察交底;(2)围堰设计和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评审意见已予落实或整改;(3)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已审批,已向管理层和作业层进行了交底,监理细则已通过审批和交底;(4)排水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运行,满足开挖要求;(5)施工现场排水措施已落实;(6)已调查基坑周围的保护构筑物、管线等现有状况,以及能承受变形的能力,并且制订好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7)人员、设备、支撑都已到位;(8)对本工程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并落实抢险设备、材

12、料、人员、方案;(9)相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10)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2、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平面分块”的施工原则。3、基坑开挖按照从高到低、从浅到深的原则进行。4、基坑开挖到底后及时垫层封底,快速施工桩基础、承台等下部结构。5、严格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撑的“时空效应”,组织好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5.1施工技术措施为确保土方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1)挖掘机挖方施工时严禁与围护结构相碰,围护边1020cm厚采用人工锹土,特别是基底以上2030的土层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确保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2)基坑

13、开挖至标高后立即进行基底检查,对需进行基底处理地段加固处理后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封底垫层施工及基底排水。(3)加强基坑稳定的观察和监控量测工作,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程序。(4)深基坑开挖严格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要求进行。(5)基坑开挖过程中禁止机械设备碰撞钢管桩支护,防止钢支撑变形失稳从而引起围堰失稳。5.2基坑开挖准备工作(1)施工前要求施工人员人人做到了解周围环境,并由专人着手开展协调工作。(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调配,满足现场需要。(3)根据基坑开挖的工作面,合理安排机械设备。(4)各种支撑材料提前进场,周转材料和易

14、耗品考虑富余量。(5)切实备好出土、运输和弃土条件,在施工场地内保证施工便道的宽度和路面质量,规划出便道的进出,防止发生堵车现象,保证基坑开挖中连续高效率地出土,加快开挖的速度,减少地层移动,确保达到规定的施工管理指标。(6)健全预警机构,准备好预警材料、机械。(7)现场土方开挖必须保证连续开挖,形成连续作业面。5.3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时先将围堰和基坑的坡道填好,多余土方外弃至废土场。开挖时采取挖掘机先放坡开挖后利用推土机从东侧整体往西侧推移,挖掘机与推土机两两配合,高效、快速完成土方的挖除。围堰填筑时,在临水面边坡铺设彩条布,然后再推土机推土加宽便道;基坑侧打设钢管桩,钢管桩底部进入圆砾层标高

15、为控制标准。基坑侧钢管桩距离承台边1.5m,钢管桩间距100cm。为了防止在基坑外侧水压力、土压力以及便道上荷载下围堰失稳、基底隆起或涌砂现象发生,钢管桩以进入圆砾层标高进行控制,并对钢管桩从承台底以上焊接2处I36钢腰梁。具体见围堰断面图所示。5.4基坑内明水抽排由于原有塘内土为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基坑开挖期间以及下部结构施工期间为了防止边坡垮塌,拟对围堰边坡采取C15素砼进行封面处理,C15素砼厚度510cm。基坑内主要采用挖设集水井,用水泵抽水的明排水方式满足基坑排水要求。每次开挖完成后,按1:0.75放坡要求进行刷坡防护,对迎水面填土按1:1放坡,并在基坑周边设集水坑,汇集基坑内明水。5.5基坑开挖注意事项(1)基坑开挖时围堰顶地面荷载不得大于20Kpa,以防地面荷载对基坑侧压过大,引起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及基底隆起。(2)基坑开挖时挖机不得碰撞钢管桩,基坑周边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等。(3)充分做好基坑排水措施,基坑开挖段边坡采取彩条布覆盖防止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