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3416129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南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最终稿)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报告(第终稿,除带头人,专业建设委员会,校外实训基地外已修定)经管系李政南昌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在我校创校1993年办的会计专业自考助学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4年获得江西省教育厅批准,2004年9月纳入国家统一计划招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该专业是以1993年开办的会计自考助学班为基础拓展组建而成,它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与会计电算化专业具有高度的兼容性。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我们办好会计电算化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专业现有10级11级12级在校生800多人

2、;教师总数27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5人,校内兼课教师共6人,校外兼课教师16人;校内专兼教师占教学团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40%,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校内专兼教师比例为37%;校内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5人,具有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等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16人,双师型教师占校内专兼教师比例为53%;在校内建有2个会计手工处理实训室和2个电算化机房,处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与1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共管的校外实训基地。近年来,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规划,按照“教、学、做互动,课证深度融合,技能梯度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学,逐步形成了“工学结合,突出应用”的实践教学特色。

3、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可喜成绩,会计电算化专业是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和财务会计课程被定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近年来,本专业以其广泛的市场需求、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办学质量赢得了企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考生报名踊跃,生源稳定,每年招生为我系最多的一个专业,为我专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了更好地总结办学经验,加强专业建设,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度剖析。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一)专业设置与定位1、专业设置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会计职业是基于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该行业历史悠久,稳定性强、支撑面广、涉及行业多;与会计相关的是审计,审计职业是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

4、会计和审计当前主要借用计算机来完成工作,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涉及经济管理、财务投资决策、税收筹划、资产评估、经济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诸多领域,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遍布工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经济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将全面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监督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适应激烈竞争市场环境,满足企业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的迫切需求,培养国际化、专业化的会计电算化应用性人才,已成为当前财经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借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东风,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南昌经济将实现率先突破发展,

5、在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包括会计等在内的中介服务业已被列入“加快发展”的行业。从目前的情况看,南昌及周边地区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力度不断增大、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对企业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人才需求还有较大的缺口,专业调研结果充分显示了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会计、审计人才的旺盛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院在原来自考助学会计班基础上申报会计电算化专业应运而生。2、市场需求调研情况:2004年4月我院申报三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之前我们不仅进行了市场调研,而且聘请了企业及兄弟院校的有关专家进行论证。专业调研结论:社会各界对高素质应用性会计、审计人才需求旺盛,懂得

6、会计、审计知识,掌握会计、审计技能的学生就业领域广阔,职业后续发展机会较多。故该专业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以来,共招收了近3200多名本专业的学生,从已有7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看,毕业生就业率当年已达82%以上,部分毕业学生已成为工商企业的主办会计,有的供职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有些已担当起企业财务高管重任,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己从事生产经营。学校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已经充分展示出来,所培养学生的市场及社会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同时,学院对优质教师引进的重视;一整套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手段和措施的落实;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多年的专业建设以及专业教师教

7、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充分就业奠定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本专业通过与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深入调查工商企业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和需求状况,根据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结合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适时调整了专业结构,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第三种是“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

8、作。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根据会计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确立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为:依托江西本省市场需求,面向中西部地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培养从事会计、审计服务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具备会计、审计、纳税、财务管理和财经法规等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操作、查账技术、财务运作等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从事会计、审计以及管理咨询、代理记账等相关工作

9、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专业技术人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我们发现在我国的工商企业及事业的基层单位,对基本业务操作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会计人员除了相关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能够拥有熟练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1)毕业生直接上岗操作,迅速成为各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员、收银员和电算化操作人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等四个主干课程的基本理论,奠定专业扩展的基础。(2)毕业生能适应多种岗位需求。主要体现在:财务部门的出纳

10、、总帐会计、纳税会计、涉外会计、成本会计等等。根据市场需求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专业重点为企业培养一般财务人员。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会计技能、财务管理、财务预算分析等专业技能,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毕业生具有领导、管理的能力。在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与提高,逐步取得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等技术职称,逐步成为各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4)毕业生具有查帐、调帐、审计能力。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基础同时,认真钻研会计理论与实务知识,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以及向资深会计请教学习,争取在毕业后35年内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成为专业的社会审计人员。以上四项要求体现了分层次人才

11、培养与发展的不同目标。第一项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初级目标,着重于毕业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项要求是客观和现实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级目标,着重于毕业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保证理性选择职业的需要。第三项目标是通过努力所追求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着重于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和满足市场人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第四项目标则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提出的更高追求。(三)会计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分解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包括以下四项内容:一是职业道德;二是职业态度;三是职业知识结构;四是职业能力结构。(1)基础

12、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最基本的方面:本专业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就业为先导,开设了以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课程模式,该模式由五类课程组成,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实践课程。这种课程设置的结构满足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内涵,课程的定位主要是满足就业需求,毕业后能直接顶岗操作。(2)加强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我院理事长章跃进先生多次在大会及公共场合表示:我们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技能的传递上,更应该加强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把我理事长的办学精神应用在我院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日常实施五好工程教育:走好路、写好字、读好书、说好话、做好人。此

13、外学校开设了艺术欣赏选、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培训、公共关系学、交际舞培训、跆拳道训练等各类公共选修课和课外培训,丰富了学生选修课的范围,加强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3)开设相关课程,强化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入学的前二个学期分别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简称“”。期间还经常聘请知名名人名家来我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讲座,如南昌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尹继东每学期都来我校开展讲座。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开设了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课,聘请有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上课,指导学生就业。这些课程的建设都加强了学生的道德建设和适

14、应社会能力的培养。(4)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我们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的理解,认为它应该具备两个方面:学习能力、实践技能。学习能力:近三年来本专业入学学生的成绩都在平均录取分数线以上,报到率均达到90%以上。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学校都要组织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及相关职业考证。实践技能: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应用能力、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熟悉企业会计的处理流程、熟练进行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其中以能力培养为本

15、位,努力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基本素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并突出在基本素质、职业基础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分解见图表1-1。图表1-1:会计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会计职业知识与能力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熟悉企业会计的处理流程熟悉企业税收法规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培养相应的企业管理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应用能力表1-2职业知识、技能分析与课程设置分解表能力分解综合素养单项知识、技能要素对应课程设置通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现代中国国情,适应社会毛概、马哲、形势与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

16、德修养和职业发展观,爱岗敬业,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团结奉献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多项运动技能,体能达到国家标准体育科学文化素质掌握Internet的基本知识、常用软件和掌握一门语言,能解决专业中所涉及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言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大学英语掌握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技巧财经应用文专业素质专业基本技能掌握基础会计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基本技能水平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计算技术专业核心技能掌握一般企业日常业务的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的理财观念和方法进行财务管理;掌握各种税收法规;掌握审计企业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