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412716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 分 姓名评价 一. 我会填空(每空1 分,共 26分) 1.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 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传入 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为参照物的;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 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

2、鱼, 前者是光的 _现象,后者是光的 _现象, 所看到的都是 _(填“实像”或“虚像” ) 5. 如图 1 所示, “40”表示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 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 ,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 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 _m 远;如果此 人以 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m 。 7、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 2s 内通过的路程是 40m , 后 2s 内的通过路程是 20m , 这 个物 体 后2s 内 的 平均 速 度 是 _,4s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是 _ 。 8. 一

3、块金属的体积是,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这种金属 可能是;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9空瓶质量为 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 整个瓶子可装的酒 精比装水少 kg。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 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 _,折射角为 _。 11. 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 现象叫。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 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12. 用质量相等的 O 的水和 O 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 果

4、较好。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2 分) 14. 用图 3 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7 89 cm 图 3 A. cm60.8 B. cm60.1 C. cm6 .1 D. 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t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t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16.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m/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 sm/

5、2 .1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sm/8 . 0 B. sm/0 .1 C. sm/96. 0 D. sm/2.1 17、 “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18. 放映幻灯时, 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 “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 应该是() A. B. C. D. 19. 物体在凸透镜前cm20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 移近cm10后,得到的像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条件不足,

6、无法判定。 20、如图 5 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 位置为() A、A点B、B点 C、C点D、E点 A B C D E O 21( 多选)铝的密度是 3 2.7 10kgm 3,它的物理意义是( ) A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 3 2.7 10kgm 3; B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 3 2.7 10kgm 3; C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 3 2.7 10kg; D 3 2.7 10kg 的铝的体积是 lm 3 22. (多选)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 铅铜铁,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如果铅球是实心的

7、,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 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D. 铅球、铜球和铁球都可能是空心的 E. 铅球、铜球和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的 23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 ,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 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 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 ,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24. 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 速度

8、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 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25. 以下所述现象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早晚长,中午 短。 C.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弯折了。 D. 白天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6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得 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A10cmf15cm B 15cmf20cm C20cmf30cm D 30cmf”、“=”或“”) (2)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 察 , 看 不 到 蜡 烛A的 像 , 由

9、此 可 知 平 面 镜 所 成 的 像 是 _ 。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 。 39有两个透镜,一个是凸透镜,另一个是凹透镜,请你设计三种实验 方法来辨别它们。 六. 计算题(共 14 分) 41.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 鸣笛的声音经s3被他听到;过s20后汽车再次鸣笛,经s2被他听到。若声速 为sm/340,求汽车的速度。(4 分) 42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 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 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

10、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 离。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 . 问: (6 分) (1)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 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3) 请你谈谈超速行驶的 危害。 速 度v km h -1 反应时间t s 制动距离s m 50O 4913 60O 5020 80O 5134 10005254 120O 5485 43. 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处。又用天平 称出该球质量为 234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

11、心的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 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4 分) ( 3333 7.9 10 kg/m0.8 10 kg/m 钢煤油 ,) 参考答案 1. m;Km/h 2. 空气;钢管 3. 车;西 4. 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 播;反射;折射;虚像 5. hkm/40;12 6. 8;5 7 、 10 m/s 15m/s 8 、1. 3 2.7 10kgm 3 铝 3 2.7 10kgm 3 9 、 7. 2.4kg 10. 60; 30 14. B 15. D 16. C 18. A 19. C 20. C 21. CD 22. ADE 24. A 25. D 26. B 27. C

12、 28. A 29. B 30 34. 略 36. 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屏的中间;倒立、缩小、实;照相机 37. 5;4. 2 38. = 虚像容易得到像的位置39. 略;40. 物体间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在向后划水的同时人也受到水给人向前的推力。 41. sm/17 103m 43. 空心 试题分析 16. 分析: 后前 后前 总 总 平 tt SS t S VSSS 后前 )/(96. 0 2. 18 .0 2. 18 .02 2. 18. 0 22 sm SS S V S V S S 后前 解答: C 。 19.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成倒立,放大像。 此时fuf2 fcm20f2 2 f cm10f cm10 fcm20 而透镜移近cm10,则uf,成正立,放大虚像。 解答: C。 计算题 41. 分析与解答: A C B 人站在A处,在B处第一次鸣笛,在C处第二次鸣笛 SBA=V声*3 秒 SBC=V车*20 秒 SAC=V声*2 秒 SAB= SBC+SaAC 则:V声*3 秒= V车*20 秒+V声*2 秒 )/(17 20 )23(340 20 23 sm VV V 秒秒 声声 车 =*以上是由 明师教育 编辑整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