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鼓励性语言[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411720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鼓励性语言[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开课鼓励性语言[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开课鼓励性语言[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开课鼓励性语言[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开课鼓励性语言[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鼓励性语言[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鼓励性语言[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公开课鼓励性语言 (2012-06-05 12:22:56) 转载 标 签: 杂 谈 美的语言不仅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会激起学生无限奋进的动力, 不断尝 试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 增强学习兴趣。 美的语言也是拉近师生之 间距离的、进行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教师善于使 用鼓励性的、美的语言,也会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样建立一种民主、 和谐的课堂氛围怎样激活课堂,使课堂气氛热烈、 活跃 怎样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 态度,调动他们全体参与的积极性怎样使评价简 便、易行、周期短、见效快学生又易于接受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于自己的途径。 在一次公开课上,

2、 一位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语 言非常美,对每个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都给予了鼓励性的评语,而且评语很有特 色,说得也恰倒好处,让人听了特别舒服,觉得非常亲切自然。每被赞美的一个 孩子我都注意观察他的表情,那真是发字内心的喜悦,那真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那是发自心灵的震撼,学生的心真的被“感动”了,情感被活活地“点燃”了。 现在学生在课堂中需要的是什么就需要这样实实在在、具有实效性的鼓励和赞 美,学生需要的就是我们教师所要努力的。虽然是一个陌生的老师对着一群陌生 的学生,却让人感觉不到“生”, 仿佛他们已经认识了好几年,课堂气氛自然和 谐,这一切都缘于教师美的语言的调节。看了使

3、我心动, 由而落实到行动。 此后, 我就在课堂上做了这方面的尝试,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 这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 处心地琢磨, 敏捷的 思维,还有对学生心理的揣摩等等。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一点小小的经验。 一、鼓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1、根据具体情境,有针对性 以往的课堂,包括现在的课堂,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我们往往采用 “好”、“很好”、“真棒”、“真聪明”一类的简单评语,这样的评语千篇一 律缺乏针对性, 更缺乏感染力, 学生听惯了早就习以为常, 长此以往就起不到激 励作用。 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境, 灵活多样地采用一些恰如其分的、 不同的、有针对性的、

4、具有真情实感能打动学生的评语。 如,在别人都不能很清晰地表述一个问题时,一名同学却说得有板有眼, 头头是道,这时,教师发自内心地说: “哎呀,你的小嘴真巧, 说得头头是道! ” 当一个同学声音既响亮又流利地回答一个问题时,这时教师可以这样幽默地评 价:“哎呀,你的小嘴叭叭响,像放鞭炮似的。”当一名同学把一段课文读得非 常有感情时,教师饱含激情地说:“你读得真到位,真有感情,连老师都深深地 被你感染了!”试想这样的评语,学生怎么能不为之感染、动容呢? 2 又如,教师可以用一些幽默美妙的语言,创设一定的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情 感。 比如让一堂乏味的语文课上得幽默有趣,在开课老师寻找与学生共同的话题

5、, 以寻宝为线索:“同学们,你们愿意寻宝吗”学生大声喊:“愿意!”接着老师 模仿著名笑星范伟的声音:“哎呀,缘分哪!”在一片笑声中,拉近了师生之间 的距离,使课堂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活泼。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课堂中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学习情绪不太高,不太愿举手发 言,这时教师可以这样调动: “我要让举手最快最高的同学来回答。”给回答问 题的同学一番表扬,课堂气氛顿时会活跃起来。 2 、评语要注重个别差异 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对表现出色的同学我们是如此赞美,那么对于回 答错误或回答不太理想的同学应如何鼓励呢? 如一名同学虽然问题答得不圆满, 但比以前有进步,教师可以纵向评价:“和 你自

6、己比, 你今天进步真大。 ”有的同学上课从不发言, 偶尔一次发言便及时鼓 励:“原来你的声音这么好听, 真希望能常听到你的声音。 ”或“同学们应为他 的勇敢表现鼓励一下。 ”一个后进生把一道较难的问题答对了,教师拍手惊叫道: “啊!真是太好了,你原来是如此聪明,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相信这名后进 生信心一定会大增。 一个同学的想法不太符合要求,教师可以说: “你很富有想 象力,老师很佩服你能大胆去想。 ”这样的鼓励, 让学生感到虽然答得不好或不 对,却很“体面”,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和得到鼓励的满足,自信心得到激发,他 会一次比一次表现得好。以下两件是也是我亲身经历的。 以前在语文课上, 在学生做

7、练习反馈时, 我总是说: “做对了的同学请举 手!”忽视了做错了的同学,既让他们感到被遗弃,又让他们感到很没面子,伤 了学生的自尊心, 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让他们既改正了错题, 又使他 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呢仔细琢磨了一个好办法:“错了的同学谁能勇敢给自己纠 正一下”“勇敢”二字一出口, 学生都愿意为自己纠正, 除了表扬他们的勇敢之 外,又外加了一句: “我们应感谢他们提醒了我们不要犯和他们一样的错误。” 然后又鼓励道:“这次错了没关系,我们还有一组题,相信这次你们一定会做 对。”学生在这种鼓励下会带着百倍的信心认真做题,老师巡视保证他做对, 等 到下次对答案, 我故意找他们对答案,

8、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在这种重 视、信任和支持下,学生不仅没有丧失信心,反而增强了自信。 刚接到了一个新班,班上有一名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 听讲。在一次“可怕的白色污染”的活动课上,他用详细的数据和具体的事例侃 侃而谈,这让我又吃惊,有惊喜,忙说道:“,你的课外知识如此丰富, 你真是让老师太吃惊了, 你知道得这么多, 你所说的老师有的都不知道,你课外 一定很爱看书吧”他肯定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接着我又号召同 学们向他学习,广泛阅读,增加课外知识,同学们都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等 下课了,他跑到我面前, 问我今天作业是什么, 一个不爱完成作业的同学竟然忙 着问我

9、作业,这就是鼓励产生的效果。 3、不要忽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鼓励 在课堂中还要善于对小组学习进行鼓励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如今学 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恰当的鼓励会在班级营造一种合作、 竞争的学习氛围。如“你 们小组配合得真默契”、 “你们小组这个问题补充得真关键、真有价值”、 “你 们小组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 这是你们智慧的结晶, 真了不起”、 “他们小组说 得这么好, 我想其他小组肯定有比他们说得更好的,谁来再说一说”, 这样的语 3 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使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和价值,更能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 如在一次练习课中,我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在小组里合

10、作编各种不同类 型的题目,然后组际交流供全班做,这次尝试教学后,使我颇有感触,我们要充 分相信学生, 充分放手于学生, 从他们身上我们会获得许多启发,在他们的身上 具有强大的潜力。从他们编题编出的类型、花样,有的真是我所没想到的,有编 看拼音写句子、扩词、积累题、口语交际题、模仿写句子,内容灵 活而且全面, 于是我颇有感慨了一番: “你们的能力超过了老师的想象,你们集 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了老师的智慧,看来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 老师以后还要多多 向你们学习。” 二、鼓励性的语言在作业中的使用 教师除了用等级评价学生的作业, 还要肯花费时间根据学生作业的不同情 况留下适当的鼓励性评语。 这能增强与学

11、生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如对于字 迹不工整的同学可以这样写道: “老师相信你的字用心写一定能写好,下次作业 写给老师看看好吗”如果他下次果真写得好,便及时鼓励道: “原来你的字写得 这么好看,能坚持写得这么好吗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的。”如一名同学用一词造出 多个句子时, “你的思想很有内容, 能想出这么好句子。 ”一名后进生在一次作 业中一道题也没错,老师惊喜道:“太棒了!这次全对,证明你是一个聪明有能 力的同学, 相信你以后也一定能行! ”当学生打开作业本后, 看到老师这样的评 价,感到既欣喜又满足,就会愿意继续保持下去。 关于对作业的评价我现在正在尝试一种新的做法:建立家长、 老师、学生 三

12、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给每个同学一周23 次评语,周末 一次总评,在这次总评中,有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每周坚 持一次,使教师、家长、学生都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 业质量、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也有利于家校及时沟通、联系。 鼓励性评语的妙用还可以运用到许多地方,还有待于我的进一步探索, 这需 要一个长期不断积累、运用的过程,才能使它不断完善,发挥它的实效性。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 时间: 2010-12-13 21:27:29 点击: 1572 核心提示: 激励性评价 .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

13、于激励、 唤醒、鼓舞。”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教师对学生学习 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以正确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 当地表扬、赞许,可以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持的信念,增强成就动机,激发学习 4 积极主动性。 学生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会产生通过积极学习获得成功并再次体验成功的 需要。 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激励的教学效应。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 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 请看以下的案例。 案例 1: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我的采访,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生:我刚才观察刘老师,发现刘老师爱重复杨烈驰的话。 生:刘老师采访时眼睛直

14、盯着杨烈驰,而且边听边点头。 师: (很满意地点头)好,这是采访的技巧,采访者要会倾听,适当重复被采访者的话, 会使对方有认同感,愿意继续交谈。 生:我认为有时采访者要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调整一些问题。 师: (赞赏地)太棒了!这一点是你自己思考出来的,我刚才的确因为杨烈驰的回答省 略了一个问题,你很有眼光。 生:我发现杨烈驰作为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很完整。 师:对!被采访者要听清楚问题,用完整、概括、简炼的语言来表达。 师:请同学们谈谈吧。 5 生:采访者面带笑容,这样被采访者很乐意接受采访。 生:采访者的问题明确,便于回答。 师:这一点很重要,设计问题也是个学问。 (师故意喊了一个刚才回答问题出错

15、的学生) 生:我觉得采访者要注意目光与对方的交流。 师: (大力表扬)好,这次的发言抓住要害了,说明你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 案例 2: 师:同学们小组交流的气氛热烈,我听到不少同学的发言,觉得同学们都动脑筋了,都 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来集体交流一下吧! (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发现这篇课文以对话的方式展开的。 师: (点头赞许地)嗯!说得好!这就是本文最鲜明的写作特点,被你发现了,不错! 6 生:我读了课文,发现这个小孩很有眼光,有远见,吴王目光短浅。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大臣们有远见,这个少年是听大臣们说的,不能说这个小孩有 远见。 生:我来概括一下吧!大臣

16、们虽然有远见,但是理由没有说服力,这小孩利用吴王好奇 心让吴王自己发现缺点,他用的办法很好! 师: (走到学生面前,拍拍该生的头)你思维的机器开动起来了。道理越辩越明,文中 少年特别善于说服吴王。 生:我发现这篇文章中少年借物喻理,说服了吴王。 师: ( 感兴趣地 ) 怎么说服的呢 生:我认为黄雀是诸侯国,蝉是楚国,螳螂是吴国。 生:我来画个图,好吗 ( 学生在黑板上画图。 ) 师: (在图上方画了一颗“”,翘起大拇指)画得真好!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大 家从图中一定等够得到很多启示,真谢谢你! 生:我发现这个少年很有耐心,是个关心国家安危的人。 生:吴王是一国之君,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可是通过他对少年的言行,发现他有仁慈 7 的一面。 师:刚才大家认真读书,积极动脑,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一定收获很大。对于大 家已经发现的知识老师就没必要讲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好吗 一、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及时评价。 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好的学习结果应及时给予肯定,这种强化机制能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一双“锐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