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训练(1)[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410746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上海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训练(1)[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上海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训练(1)[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上海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训练(1)[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上海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训练(1)[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上海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训练(1)[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上海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训练(1)[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上海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训练(1)[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 年上海中考化学选择压轴 专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选择压轴的质量守恒往往需要通过某个元素的质量守恒来考察 (2012 年上海中考化学)46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 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 B C D 分析: Fe2O3+ 3H2SO4Fe2(SO4)3+ 3H2O CuO + H2SO4CuSO 4+ H2O 由上述两个反应观察到,H2SO4与 Fe2O3、 CuO中的 O元素为1:1 反应,所以求氧元素质 量的问题首先转化为求O元素的物质的量的问题,继而转化为求O元素质量。 O H2SO4 x 1 = 1.

2、 0 1 1. 0 xmol g6.1g/mol610.1mol)m(O 所以答案为 B (2015 上海中考化学)46、在 10g 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 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A 、共生成氯化钙 B、燃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量越少 C 、共生成二氧化碳 D、燃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分析: CaCO3 高温 CaO + CO2 CaCO 3+ 2HCl CaCl2+ H2O + CO2 CaO + 2HCl CaCl2+ H2O CaCO3、CaO生成 CaCl2,由于 Ca元素守恒, 故不管是 CaCO3与 HCl,或者 CaO与 HCl ,

3、生成的 CaCl2与 Ca元素的物质的量相同。 A 正确 观察第二、第三反应发现CaCO3、CaO与 HCl 的反应比相同,故不管CaCO3、CaO谁多谁 少,参加反应的HCl 量相同。 B 错误 由前两个反应观察得,CaCO3与 CO2的反应比为1:1 ,故不管是煅烧,还是与HCl 反应生 成的 CO2总量是相同的。 C 正确 O元素的质量分数通过极值法来判断:初始时全是CaCO 3: %48 100 316 %C,假设 全部反应全变为CaO :怎此时%6 .28 56 16 %C,按照这个变化趋势判断。 D 正确 所以答案为 B 2 (2016 浦东二模) 46某露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

4、,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 60,向 10g 干燥剂中加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 A加入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生成 CaCl2的物质的量为 C此包干燥剂的组成可能是CaCO3 D干燥剂的成分可能是Ca(OH)2、CaCO 3的混合物 分析:生石灰干燥剂在空气中会发生变化 CaO + H2O Ca(OH)2 Ca(OH)2+ CO2 CaCO3 + H2O 由于变质情况不确定,所以通过计算比对Ca元素质量分数,从而判断成分的可能性。 极值法:全是CaO时:%4 .71 56 40 %C 全是 Ca(OH)2时,%1.54 74 40 %C 全是 CaCO 3时,%40 100 40

5、 %C 所以可能的成分组合有:CaO 、Ca(OH)2CaO 、CaCO 3 CaO 、Ca(OH)2、CaCO3 故 A、 C、D错误 生成 CaCl2的物质的量,通过Ca元素守恒,所有的Ca反应后都会变成CaCl2,计算得: n(Ca)= ,故生成CaCl2的物质的量为。 所以答案为 B (2016 闵行二模) 20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50g,与 500g 质量分数 为 14% 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 A44% B46% C 50% D52% 分析: K2CO3+ 2HCl 2KCl + H2O + CO2 CaCO

6、3+ 2HCl CaCl2+ H2O + CO2 反应后 H2O和 HCl 通过蒸发都会挥发,剩下的固体质量变化是由于Cl 元素与 CO3根的 质量差产生的 观察发现: Cl 元素与 CO3根的反应比为2:1 3 假设参加反应的Cl 元素为 2n mol , 则 ngmolgnmolClm71/5.352)( ngmolgnmolCOm60/60)( 3 gnnm4 .46071 moln4.0 gmolgmolCOm24/604.0)(3 %52 50 24-50 % 金属 c 所以答案为 D (2016 崇明二模) 20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将 100g

7、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 B共生成 1mol 氧化钙 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 D共生成 16g 二氧化碳 分析: CaCO 3 高温 CaO + CO2 A、反应前后Ca元素守恒,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少,所以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 数增大,故A错误; B、100g 混合物含钙元素的质量 =100g60%=60g ,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也为 60g;反应后钙元素的质量也为60g,即 molCan5.1)( ,所以 molCaOn5 .1)( , 题目问生成1mol 氧化钙,理论上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具体的CaCO3、

8、CaO ,可以推出具 体的生成量,但是上海中考不要求掌握这类计算方法,故出题者本意应该是反应后,CaO一 共是多少mol 比较合适,故B错误; C、碳酸钙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所以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 的质量减少,故C错误; D、反应后 molCaOn5 .1)( ,所以 gCaOm84)( ,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就是二氧化 碳的质量,所以gggCOm1684100)( 2 ,故 D正确 所以答案为 D 4 (2016 奉贤二模) 20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 将 4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到固体质量不在改变,则生成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

9、 B 12g C D 20g 分析: CaCO 3 高温 CaO + CO2 反应前后 Ca元素守恒, 40g 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20g=50%40gm(Ca) , 所以 molCan5 .0)( ,所以 molCaOn5.1)( ,所以 gmolgmolCaOm28/565.0)( 则生成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质量为:40g 28g=12g, 所以答案为B (2016 徐汇二模) 20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 3,其杂质可能是 Ba (NO 3)2、KCl、NaHCO3, 今取克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 克 CO 2,则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只

10、含有NaHCO 3 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 3,可能有 KCl C样品中有NaHCO 3,也有 Ba(NO3)2 D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 3 分析:溶于水得澄清溶液,Na2CO3+Ba(NO3)2BaCO3,故 Ba(NO3)2不存在 另取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 克 CO2 Na2CO3+ 2HCl 2NaCl + H2O + CO2 NaHCO 3+ HCl NaCl + H2O + CO2 极值法: 当全是 Na2CO3时,可计算得生成的gm4 .4)CO( 2 当全是 NaHCO 3生成的,可计算得生成gm55.5)CO( 2 综上,仅含有NaHCO 3时,生成的CO2质量大于 4g。 所以答案为 D 5 例题: (2015 奉贤二模)、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 ,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 金属混合物 g ,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则a 的 数值为 答案: A 提示: O元素守恒,极值法 (2015 松江二模) 46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 固体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 ,则已反应的氧化铜与原氧化铜的质量比 是 A 3:5 B2:5 C2:3 D1:5 答案: B 提示: Cu元素守恒, Cu元素与 O元素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