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Word含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375792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Word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Word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Word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Word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Word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Word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Word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4课唐诗五首 第15课蜀道难 第16课琵琶行(并序) 第17课宋词四首 第18课诗词三首 第19课元曲三首第14课唐诗五首 本课话题爱国一、从课本中积累杜甫的登高作于秋天,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于是他以百年多病之躯,历经沧桑,用浑浊的泪眼,凄凉的心境,悲万里清秋,怜天下苍生。杜甫悲秋实际上悲的不是秋,而是安史之乱后的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秋天的萧瑟之景和万物消亡的凄凉正是当时社会动乱的真实写照。所以,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二、从历史中积累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

2、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三、从生活中积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他对夫人

3、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了,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1950年,正准备启程回国的钱学森在旧金山遭到阻拦,他所有的行李都被美国海关扣押。1954年4月,美国发布公告,宣布取消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法令。可钱学森夫妇仍然被盯梢。1955年6月的一天,蒋英带着两个孩子,伴着钱学森佯装上街闲逛。他们巧妙地避开了特务的盯梢,溜进了一家咖啡馆。蒋英一边喝咖啡,一边逗着孩子玩耍,钱学森则以香烟盒代替纸,用中文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阻碍归国的禁令已于4月被取消,然我仍身陷囹圄,还乡报国之梦难圆,省亲探友之愿难偿,戚戚然久之恳请祖国助我还乡。” 钱学森的这封短信几经辗转,终于转呈给周总理。周总理当即要求有关

4、部门想尽一切办法,让钱学森早日回国。1955年8月1 日下午4时,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再次复会。王炳南大使将钱学森的这封写在香烟盒上的信及翻译件摆到了谈判桌上。美方代表顿时哑口无言。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他说:“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退休之后用。我一块美元也不存,许多人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四、从名言中积累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2位卑

5、未敢忘忧国。陆游3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5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一、作者简介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

6、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北宋苏轼称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王昌龄,唐朝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第进士,又中宏词科,官龙标尉。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时人称之为“七言长城”。他的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堪称神品。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杜甫(712770),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因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但一生多坎坷,生活贫困,思想上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

7、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因而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主张革新的诗人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浪淘沙杨柳枝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终身潦倒的诗人李商隐李商

8、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二、背景回放1山居秋暝我向深山寻乐趣王维青年时期,由于政治比较清明,曾创作过一些豪迈俊爽的诗篇。后来奸相李林甫当权,排斥异己,诗人几经贬谪,越发理佛参禅,产生了对仕途的厌恶,于是退居

9、山林,亦官亦隐,“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首山居秋暝,就是表现他山居的隐逸乐趣的。2从军行(之四)杀敌立功逞壮志从军行七首,可能是王昌龄青年时期漫游河西陇右的作品。本篇列第四首,反映了边防将士杀敌立功的壮志。 3.登高身陷困境独郁闷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在漂泊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写此诗时诗人住在夔州。4石头城前车之鉴常思量唐

10、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元和十年(815),被召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为连州刺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5锦瑟回忆往事恍如梦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三、相关知识近 体 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用以区

11、别两种诗体的不同。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从字数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秋暝(mng) (2)竹喧(xun) (3)浣女(hun)(4)江渚(zh) (5)锦瑟(s) (6)惘然(wng)(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空(2)只2语境辨析法(3)那本书他借去很长时间了,到现在还(hi)没有归还(hun)。二、词语解释(1)山居秋暝暝:晚(2)黄沙百战穿金甲 穿:磨穿(3)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盘旋(4)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甚恨(5)山围

12、故国周遭在 故国:旧都(6)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岂待明大意山居秋暝全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俗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作者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忍离开,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生活的情趣。理脉络山居秋暝从军行(之四)本诗描写了边塞的旷远风光,语言精练,境界阔大,表现了将士御敌报国的壮志。从军行(之四)登高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的苦痛。登高石头城全诗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一去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凄凉

13、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石头城锦瑟这首诗歌通过吟咏“锦瑟”这个物象的古今变化,暗示世事的沧桑,委婉地倾诉了作者年华流逝的伤痛、自身遭遇的悲哀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锦瑟多弦,暗示作者思绪的纷繁、情感的复杂。诗歌寄托很深,意蕴也很丰富。锦瑟山居秋暝1颈联如果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好不好?为什么?答: 参考答案:改了不如原来的好:一是因为押韵的需要;二是原句符合生活的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中,渔舟被莲叶遮蔽,听到竹林内的喧闹声才知道是浣女,看到莲动才看到渔舟,这样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2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和作者要创造的寂静、宁谧的环境是否和谐?为什么?答: 参考答案:和谐。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