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测试题教科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3250302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测试题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测试题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测试题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测试题教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教科版思想品德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最近,小明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经常听到弱势群体等词语,他不知道弱势群体指哪些人,请你告诉他居住在农村的人 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残疾人 遭遇灾祸的人 农村贫困人口ABCD2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基础是A政治权利的平等B生命的平等C人格的平等D经济权利的平等3目前,中国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艰苦 劳动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 缺乏医疗保障,就医困难离开户口所在地子女无法接受义务教育ABCD4人人生而平等指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下列行为中,属于的平等的是A刁某

2、通过送礼给领导,谋取了好的工作岗位B工商管理人员李某放纵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C王某处理事情时袒护他的亲戚D班干部选举中,根据选票多少来确定班长5四川大学一毕业生蒋某,因中国银行成都分行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迫使招聘单位取消该限制。此案例说明公民享有平等权 平等权的获得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平等权的获得,需要法律的保障 公民享有的权利是无条件的ABCD6据调查,中国居民工资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仍然过大。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别。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扩大,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对此,我们应该

3、A坚持平均主义的原则B尊重差异,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C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D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7在学校,有的同学由于家庭比较富裕,有的比较擅长体育和音乐,有的学习成绩比较好,由此鄙视其他人,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是因为世界是只有人格尊严最重要 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 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人格尊严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ABCD8平等体现在A各种权利一模一样B利益完全平均,没有任何差异C等贵贱,均贫富D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9重庆市政府为了解决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受教育的问题,专门颁发了文件并制定了相关措施。这表明重庆市政府积极

4、发展教育事业 关心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 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 把发展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ABCD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成员发扬相互关爱、热情奉献的精神。下列语句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凡事低头人前过,不惹半点事非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ABCD11对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是A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B因为他们与自己无关,可以任其发展C我们自己就是弱势群体,根本无法帮助别人D帮助他们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与我们无关12下列对扶贫开发认识正确的是我国的扶贫以实现全面小康为主

5、要目标 我国的扶贫开发成功的解决了贫困问题我国的扶贫成就,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经过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ABCD1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古语告诉我们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爱是一种纯粹的付出 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ABCD14党和政府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实行平均分配 维护社会公平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和谐ABCD152005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遭遇特大地震灾害。小明看了新闻后,感触很深,把

6、自己积攒多年的零花钱全部捐给了灾区。小明自觉承担了A信守承诺的责任B遵守国家法律的责任C帮助弱势群体的责任D捍卫国家荣誉的责任16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我们应该为弱势群体做的是学会尊重 学会关心 学会宽容 学会帮助 学会理解 学会敷衍ABCD二、问答题(共52分)17(6分)弱势群体的特征是什么?18(10分)请你至少从五个方面谈谈对平等的理解。19(10分)建国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收入较平均的国家。从上个世纪中期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不断加剧。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进入世界上收入分配很不平均的国家行列。在绝对的水平上,我国的贫富差距要比西方发达国

7、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前苏联、东欧国家都大。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弱势群体增加这一现象的认识。20(16分)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有一连串有关“消除贫困”的关键词: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继续减少贫困人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专家指出:“全面小康”不仅意味着中国要把蛋糕做得更大,而且要“切”得更加公平,以更好地“惠及十几亿人口”。这就要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东部与西部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努力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2)国家为什么要强调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困人口?(8分)(3)为了

8、使蛋糕“切”得更加公平,国家能做些什么?(6分)21(10分)情景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甚至优越的本地同学面前,感觉到了生活水平上的明显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情景二:农民工子女由于语言等差异,总感觉自己比别人低劣,导致丧失自信,在各方面自我挫败感很强。情景三: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很少主动与同学交往或一起做游戏,在集体活动时,他们常常是“旁观者”或“局外人”。(1)看了材料中这些同龄人的行为,你有何感想?(4分)(2)面对材料中的同龄人,你能做些什么?(6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D5A6 C7B8D9A10C11A12D13C14B15C16C二、问

9、答题17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18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平等不等于平均;平等总是相对的,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

10、题还相当突出;平等和效率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弱势群体,这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在市场竞争中要“优胜劣汰”,这样就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使人群和富裕者,而使另一部分人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20(1)国家关注弱势群体,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2)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有利于保障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扶贫开发;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等。21(1)提示:根据实际感受回答即可。(2)我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我们应当尽力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他们,我邀请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去;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