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6_T 4-2017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43226353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6_T 4-2017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4206_T 4-2017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4206_T 4-2017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4206_T 4-2017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4206_T 4-2017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4206_T 4-2017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06_T 4-2017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 10 - 12 发布 2017 - 11 - 12 实施襄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ICS 33.160.40 DB4206P 73 备案号:0058-2017襄阳市地方标准DB 4206/T 42017 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DB4206/T 42017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襄阳市政务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襄阳市政务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用支撑工作组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英策科技有限公司,襄阳市公安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健、陈东风、刘中攀。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襄阳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范1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要求,即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原则、系统设计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系统的施工规范。本标准是本市新建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维护的依据。本市已建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改建设计、施工和验收,参照执行。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等普通风险对象的视频监控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401 彩色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

3、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T 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269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669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湖北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湖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3.1照度(Luminance)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低到一定程度而使摄像

4、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低到某一规定值时的景物光亮度值。 3.2低照度摄像机(Low light level/LLL camera)可以在极其微弱的光照下工作的闭路电视摄像机。 13.3超低照度摄像机(Ultra lowilumination camera)极低照度全彩色实时摄像机。 3.4IP(Ingress Protection)防护等级指器材防尘防水的等级,IP66 指防尘,不会进入灰尘。防止来自各个方向的高压水,但会进入有限的少量水。 3.5宽动态(Wide Dynamic)指摄像机同时可以看清楚图像最亮与最暗部分的照度比值。 4 代号和缩略语NVR(Network VideoRecord

5、er)网络视频录像机。PAL(Phase Alternate Line) 一种视频标准。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 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为网络视频设备之间 的信息交换定义通用协议。5 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由视频采集子系统、视频传输子系统、视频管理子系统、视频存储子系统、视频显示子系统、后端控制子系统等组成。 6 系统模式6.1 新建视频图像信息系统须按照数字模式进行系统设计,应符合 GB/T 28181 的规定,并能够接入全 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资源共享平台。6.2 现有视频图像信息模拟系统应逐步进行数字

6、化改造,应按照 GB/T 28181 规定的要求设计改建,并 能与全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无缝对接。7 系统功能7.1 新建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应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区域性接入,任意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独立性、兼容性、开放性,具备实现多业务整合,多级联网的能力。7.2 新建系统必须包含以下功能:a) 用户管理:具有对用户的授权和认证功能,可设定操作级别和控制权限。b) 图像调阅:按照指定设备、指定信道调阅实时图像,支持点播图像抓帧。c) 图像存储:建立索引,实现图像信息存储,支持授权用户按索引,检索历史图像并下载、回放2d) 图像接入:提供图像的数字

7、直接接入,并能为终端用户直接提供数字图像信息服务。e) 图像转发:支持多级转发服务,应支持多个授权用户同时直接访问一个监控点的图像信息。f) 远程控制:根据权限和优先级,对系统设备进行远程手动或自动操作。g) 扩展接口:支持接入全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资源共享平台,NVR、NVS 等存储设备具有双网卡网络接口,开放必要的权限。h) 日志管理:具有不可修改、删除、变更的行为日志记录功能。i) 开放接口:提供标准协议,使管理平台实现上述功能,且便于系统扩展。8 设备质检要求新建或改建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产品必须满足以下要求:a) 所有产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b) 所有安

8、防类产品均通过公安部检测认证并获得检测报告。c) 接入全市公共视频图像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产品须具有湖北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设备接入合格证。d) 进口设备应附有原产厂家的产地证明、商检证明、销售许可、中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9 设备选型9.1 前端设备选型9.1.1 应根据监控区域的大小、光照等环境选定摄像机类型,并且应选用不小于 200 万像素低照度或超 低照度彩色数字摄像机。摄像机视频分辨率应不小于 1920*108025fps(PAL 制式),快门不低于 1 秒 至 1/100000 秒,支持 H.264 High profile 低码流压缩标准,支持 GB/T 28181、ONVIF 等

9、多个协议,最 低照度小于或等于 0.002Lux/F1.2(彩色模式),具有以太网或光纤接口,防护等级 IP66。球形摄像机 除以上要求外,光学变倍不小于 20 倍,水平键控速度不小于 240/S。声音采集设备的性能(灵敏度、 探测范围)应与监测范围相适应。9.1.2 应根据环境需要选择带有逆光自动补偿功能、浪涌保护和防雷击保护功能的摄像机。9.2 传输设备选型9.2.1 当传输距离小于 100 米时,可采用以太网方式进行传输,应使用不低于超 5 类的优质双绞线, 所选用交换机的处理数据能力应与系统数据传输量相适应。9.2.2 当传输距离大于 100 米时,应采用光纤传输,地埋线缆须穿管保护,

10、并回避干扰源,遇有干扰 源时需采用屏蔽镀锌钢管保护或者其他防干扰措施。9.2.3 网络设备应具有电信入网许可证,并且其容量须满足本系统峰值需求。9.3 视频编/解码设备选型9.3.1应符合 GB/T 28181 规定的协议及接入标准,采用 H.246、H.265 或 MPEG-4 视频编码及以上标准, 图像分辨率不小于 200 万像素(1920*1080),视频解码帧率不低于 25 帧/秒(PAL),支持G.711/G.723.1/G.729/ACC 音频编解码标准,具有以太网或光纤接口,扩展支持 TCP/IP、SIP、RTSP、RTP、 RTCP、Telnet 等网络协议;具有报警联动控制口

11、,支持本地报警和网络报警联动。9.4 存储设备选型39.4.1 采用 H.264、H.265 或 MPEG-4 视频编码格式进行图像存储,支持 G.711/G.723.1/G.729 等音频 编解码标准实现音频同步存储。视频存储要求使用视频监控专用硬盘,具有足够存储空间,一般图像信 息存储时间不少于 30 天,重要图像信息存储时间应长期保存,录像分辨率应不低于 720P(1280*720)。9.4.2 图像信息系统宜选用“软件管理平台/硬件管理平台+NVR/NVS”的模式(支持中心集中管理模式, 实现对所有设备及平台用户的集中控制,对前端设备添加、设置、管理均可由中心完成),NVR/NVS 须

12、具备双网卡传输功能,NVR/NVS 每路视频图像网络传输带宽不小于 4Mbps,选择配置 NVR/NVS 时接入能力 要有一定冗余。10 前端设备安装10.1 摄像机应当尽量顺光、侧光安装,避免逆光安装。10.2 环境照度不满足视频监控要求(如夜间照度)时,应釆用红外辅助或者加装补光灯给予补偿,也可以用微光/红外类摄像设备。10.3 一体化智能摄像机可选择主要方向安装补光灯。10.4 摄像机及设备箱做好防雷接地保护措施,应使用不小于 16 的铜芯线进行接地连接,阻值应不大于 10。10.5 场景变化小、图像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所,例如通道、座位、出入口等处,应安装固定摄像机,安装时应当注意摄像机的

13、高度,俯仰角度,要以画面中的人、物正面图像清晰为标准。10.6 场景变化大、监视面积广的区域,例如停车场、道路、广场、公共活动场所等可选用球机,并可设定自动巡航。也可采用多个固定摄像机(如:枪型摄像机)多角度对射实现全覆盖。10.7 当距离不超过 100 米时,可选择质量较好的网线传输。室外线路或者地埋线路宜采用聚氯乙稀管(PVC)或者防屏蔽金属管外套。当距离超过 100 米时,宜选用光缆传输方案。应符合本规范第 9.2.1的规定。10.8 室外架空线缆应先架设钢丝(缆)作为线缆的依附。10.9 农村每个村(社区)应建不少于 10 个视频监控点,主要分布在村部、学校、主要出入路口、村民聚集区、

14、集市等场所。11 管理平台要求11.1 管理平台是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核心,应满足以下要求:1) 用户管理:提供系统内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完成用户的分级授权,实现对用户的管理。2) 图像管理:包括图像存储、回放、下载等基本功能。3) 视频转发:提供视频流服务处理,实现视频请求、接收、分发,应支持接入管理的监控摄像机 总量 10%以上的全实时转发。4) 设备管理:完成对设备编码和监管,支持视频源状态、设备录像状态、设备性能参数等的查询 与统计。5) 机房环境:机房应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装修材料应为阻燃材料,满足防潮、吸音、不起尘、 抗静电的要求。安装在线式 ups 备用电源,满足停电后系统主要设备

15、正常运行 4-8 小时。机房所在建筑 物应有避雷系统,弱电系统接地应小于 1 欧姆。所有设备安装摆放整齐、走线规范、永久标识清晰。4512 系统管理12.1 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根据“谁建设、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运维管理,保障图像质量和系统安全运行。系统管理应严格按照湖北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执行。12.2 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必须按照湖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方案建审、工程验收,未经公安机关验收通过的系统不得投入使用。12.3 对于重点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金融场所、重要物资储备库、危化品生产企业等单位, 严格按照国家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标准执行。12.4 在襄阳市从事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的企业,必须具备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资质,并依据所取得的湖北省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登记备案书的级别,承接相应等级的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