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幻灯片资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43220077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幻灯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幻灯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幻灯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幻灯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幻灯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幻灯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幻灯片资料(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International Economics,导 论,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是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及国际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微观部分又称为国际贸易部分(包括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属于实物层面的研究;宏观部分又称为国际金融部分,属于货币层面的研究。,国际经济学的特征,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研究的重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因此,它有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是以国家或

2、独立的行政区域为单位,其研究对象是跨越国界的。 第二,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国家或行政区域之间的,因此各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既存在差异,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本书的结构框架,本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 第一篇是国际贸易,包括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工具分析等六章。 第二篇是国际金融,包括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与外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等六章。 第三篇是国际要素流动,包括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两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章 传统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第一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 第二节 李嘉图模型 第三节 标准贸易模型 第四节 要素禀赋

3、模型, 重商主义学说及其贸易观点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传统贸易理论的演进,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 17 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学说。重商主义学说的核心是其对财富的看法,他们把金银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重商主义认为,由于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从而使财富增加。因此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保证金银货币的流入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亚当斯密(Adam Smith),亚当 斯密(1723 -1790)是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确立了他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4、。斯密创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学说,奠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绝对优势理论,斯密在批评重商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于各国在生产技术进而产品成本上存在着绝对差异。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即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更低(即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相互交换,其结果将使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益。因此,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贸易。,绝对优势,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

5、o ),大卫李嘉图(1772 -1823)是19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1799 年他阅读了斯密的国富论,从此致力于经济理论的研究。李嘉图于 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即使一国由于技术原因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这两种商品生产的劣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它仍然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利。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和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即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即该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

6、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大大拓展了贸易的可能性和范围。,比较优势,约翰穆勒(John S. Mill),约翰 穆勒(又译作约翰密尔,1806-1873),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穆勒是李嘉图之后最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其代表著是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穆勒秉承斯密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想传统,反对政府对个人自由的干涉,主张实行自由贸易。他在哲学、逻辑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术领域都有重要的建树。,相互需求理论,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互需求理论,用以说明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这一理论认为,两国贸易产品的国内交换比例决定其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实际的交换比例必定

7、处于这一界限之内,它取决于两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强度。如果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强度越大,实际交换比例就越接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例,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本国就越有利;反之则反是。,埃利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伯蒂尔俄林(Bertil Ohlin),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使用一个 222 模型,并在生产技术相同、规模报酬不变、需求偏好相同、市场完全竞争以及运输成本为零等假定下,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各国资源的相对供给状况即要素禀赋,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从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从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这样,知道

8、一国要素禀赋的状况,就可以推知其比较优势的类型以及国际贸易的模式。,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 模型的假设条件 固定成本下的贸易模型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第二节 李嘉图模型,现代经济学家采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更加严密的论证,从而使其更加完善和更加科学。李嘉图模型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所回答的问题是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基础。虽然李嘉图的单一要素(劳动)模型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地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然而这个模型仍然非常重要。它说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国家间开展互利贸易的基础。,李嘉图模型概述,1. 两个国家使用一种要素生产两种商品,即

9、建立一个221模型; 2. 劳动力在国家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3. 生产商品的成本是固定的; 4. 商品生产的技术条件既定不变; 5. 所有市场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 6.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7.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模型的假设条件,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国在即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它表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生产时机会成本是不变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叫做边际转换率(MRT),其公式是:MRT =Y/X = PX/PY,它表示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或相对价格。,生产可能性曲线和边际转换率

10、,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李嘉图贸易模型,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李嘉图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即假定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并且是同质的。哈伯勒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重新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增加生产一单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两种产品相互替代的机会成本就等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即:Y/X = PX/PY。引入机会成本概念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表述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相对另一国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应地,该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机会成本递增及其原因,李嘉图的理论暗含

11、着机会成本是不变的,在现实中,多数商品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增加生产一单位的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大。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生产要素不是同质的;相应地,在增加一种商品的生产时追加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一国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时,必须利用那些效率相对较低的要素。这就使得每多生产一个单位该种商品,就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以获得足够的资源。,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 成本递增下的国际贸易模型 局部均衡分析与贸易利益分配 一般均衡分析与提供曲线 标准贸易模型的进一步扩展,第三节 标准贸易模型,李嘉图模型论述了国际贸

12、易的供给和成本方面,但由于缺少需求方面的分析,因此不能说明均衡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标准贸易模型通过引入社会无差异曲线,并将其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结合起来,运用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说明了均衡国际交换比率或贸易条件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国际贸易对一国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标准贸易模型的概述,社会无差异曲线,个人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产生同等满足程度(效用)的两种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轨迹。将一国所有个人无差异曲线予以综合,得出该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意味着要维持消费的效用水平不变,两种商品是相互替代、此消彼长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叫做边际替代率,

13、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 X 商品必须放弃的 Y 商品的数量;边际替代率用 MRS来表示,MRS=Y/X = PX/PY = UX/UY。,小麦,布,小麦,布,本国,外国,U0,U1,U2,U*0,U*1,U*2,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小麦,布,140,40,小麦,外国,A*,P0*=4,85,80,P0=1/4,布,70,60,本国,A,140,50,封闭条件下一国的国内均衡,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贸易均衡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本国提供曲线的推导,本 国,本国提供曲线,G,F,C,B,G,C,外 国,外国提供曲线,外国提供曲线的推导,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

14、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交易成本对贸易的影响,基于不同偏好的国际贸易,外国,本国,第四节 要素禀赋贸易模型, 假设前提与一般均衡框架 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 贸易对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的影响,要素禀赋模型的概述,由于李嘉图模型假定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因而产生比较优势的惟一原因就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是,在现实中,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还反映了各国在要素拥有状况上的差异。要素禀赋模型用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来解释比较优势的产生,进而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假设前提,(1)假设一个222模型; (2)假设两国的生

15、产技术相同; (3)假设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4)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5)假设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6)假设交易成本为零。,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中不同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亦即要素的投入比例。在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 X和 Y两种商品的情况下,要素密集度可用 K/L来衡量。如果生产X商品的 K/L 大于生产Y商品的 K/L,我们就说 X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 Y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里应当注意,要素密集度所衡量的是相对量而并非绝对量。,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要素拥有的相对状况。定义要素丰裕度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要素的总量即总资本与总劳动的比率 (TK/T

16、L) 来衡量 ,如果 (TK/TL)A 大于 (TK/TL)B,则A 国是资本丰裕国,而 B 国是劳动丰裕国。二是用要素的相对价格即工资与利率的比率 (w/r ) 来衡量,如果 (w/r )A 大于 (w/r)B,则A 国是资本丰裕国,相应地 B 国是劳动丰裕国。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其要素丰裕度有关。,要素丰裕度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布,小麦,外国(资本丰裕国),本国(劳动丰裕国),O,要素禀赋贸易模型,(贸易前),(贸易后),保罗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出生。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