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洞口工程首件方案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3156173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洞口工程首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推荐}洞口工程首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推荐}洞口工程首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推荐}洞口工程首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推荐}洞口工程首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洞口工程首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洞口工程首件方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洞口工程首件方 案 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 洞口首件工程实施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6 年 10 月 20 日 贵州省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洞口首件工程实施方案审批单 承包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A01 正习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 监理单位:贵州省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约定单位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正习 高速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被约单位 贵州省交通建设咨询监 理有限公司 路线名称隧道工程工程项目 正习高速第一合同段项 目经理部 桩号 ZK3+760-ZK3+775 日期 联系内容: 由我单位承建的贵州省正习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建设项目,洞口首件工程

2、 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现呈报贵单位审查。 签发递交日期年月日 收件人收件日期年月日 驻地办意见: 签字:日期:年月日 总监办意见: 签字: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2 2.1、工程简述 2 2.2、首件工程目的、范围和内容 2 2.3、隧道洞门工程地质条件 3 三、施工安排及资源配置 9 3.1、施工进度安排 9 3.2、人员配置 9 3.3、设备配置 10 3.4、技术准备 10 四、施工方案 11 4.1、工艺流程图 11 4.2、施工测量 11 4.3、截水天沟施工 12 4.4、明挖土石方施工 12 4.5

3、、洞口边、仰坡施工 15 4.3、管棚施工 18 4.4、明洞及削竹式洞门仰拱及回填施工 22 4.5、明洞衬砌施工 23 4.6、洞门施工 24 4.7、洞门回填施工 29 五、质量保证措施 30 5.1、施工技术人员保证 30 5.2、技术交底制度 30 5.3、施工测量 31 5.4、技术保证措施 31 六、安全要求 31 七、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2 7.1.防止扰民与污染 32 7.2、空气污染防治 33 7.3、生活环境治理 33 7.4、景观与视觉保护 33 7.5、生态保护 34 八、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34 正习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正习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 洞口首件工程实洞口首件工程

4、实 施方案施方案 1 洞口首件工程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3 号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3 号 3、建质200987 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4、建质2011111 号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 行办法 5、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6、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07-2013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300-2013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9、混凝土结构工程

5、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1、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 版) 1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6、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JTG076-95) 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60-2009) 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TG59-2011) 20、建筑施工

6、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2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2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2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GJ/TFT60-2009) 2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27、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28、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丁家营隧道、广子山隧道、白羊岩隧道 29、贵州省高速公路项目实施首件工程的管理规定(黔交质2014 183 号) 30、贵州省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首件

7、工程质量认可制实施办法(试行) 1.2、编制原则 1、全面响应合同文件要求,满足业主对合同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2、综和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本企业的优势,科学、合理、经济地 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投入的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考虑适度的富余。 4、按“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的原则,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地统筹 计划安排各工序的施工,实行动态综合管理。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述 丁家营隧道位于正安县安场镇。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 行车速度 80km/h,隧道左线进口里程 ZK3+760,出口里程 ZK4+455,长 695m,最大埋

8、深 130m;隧道右线进口里程 YK3+765,出口里程 YK4+438, 长 673m,最大埋深 122m。左幅隧道平面线形进口及洞身段位于 R=1100m 的圆曲线上,出口段位于直线上。右幅隧道平面线形进口及洞身段位于 R=1330m 的圆曲线上,出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左右幅间距进口段约为 19.77m、洞身段约为 23.31m、出口段约为 20.81m。隧道纵坡为人字隧道, 左右幅隧道进口段均为上坡,纵坡坡度均为 2.5%,出口段均为下坡,纵坡坡度 分部为-0.67%和-0.65%。进出口端洞门采用削竹式,出口端洞门采用端墙式。 通过对丁家营隧道进洞口按规范和标准化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确定

9、洞口工 程洞口土石方开挖、洞口边仰坡及临时防护工程、洞口排水系统、洞门和翼墙 的浇(砌)筑、超前支护等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为今后大规模隧 道开挖施工做技术指导。 2.2、首件工程目的、范围和内容 1、首件目的: 通过对丁家营隧道进洞洞口施工,最大限度降低洞口边仰坡的开挖高度, 以保证山体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对洞口自然景观的破坏。确定各种施工机械的 合理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健全施工组织及管理责任体系,对用不同的检测 手段取得相应技术参数,建立对比分析关系,为将来全线的隧道施工提供理论 依据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首件范围 本次试验段选择在丁家营隧道洞门施工。 3、试验内容 、洞口土石

10、方施工工艺 、洞口边仰坡施工工艺 、洞口临时防护、超前支护施工工艺 、洞口排水系统施工工艺 、翼墙的浇筑施工工艺 、确定各种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 、为将来全线的隧道洞门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3、隧道洞门工程地质条件 2.3.1、地形、地貌 本隧道位于黔北高原北部,场地隶属正安县安场镇所辖,隧道进出口洞身 段均有乡村公路通过,交通条件较好。隧道横穿山脊,地势起伏较大,坡体植 被发育。场区海拔 592.7-812.0m,相对高差 219.3m;轴线通过地段高程在 598.8-738.1m 之间,相对高差 139.3m。地貌类型属溶蚀-构造型低山地貌。 2.3.2、

11、水文、气候 场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芙蓉江支流。线位右侧约 170m 处为下寺河, 河流为西北-东南流向,与线位斜交。河床宽 10-30m,测时流量为 3- 4m/s。 场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凉雨丰。年平均气温 16.2C,极端最低 气温-7.1C,极端最高气温 38.7C;多年平均降雨量 1071.8mm,年最大降雨 量 1841.3mm,年最小降雨量 955.6mm,多年最大日降雨量 149.4mm;平 均相对湿度 80%;区内多为东风,平均风速 1.1m/s;年平均日照时数 1077.8 小时,年无霜期平均 295 天。灾害气候最要为倒春寒、暴雨、冰雹、秋绵雨、 霜冻和凝冻。

12、2.3.3、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场区上覆残坡积层(Qel+dl)黏土及冲洪积层(Qal+pl)卵石土,下伏基 岩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ly)灰岩局部夹泥岩。 2)地质构造与地震 场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之凤岗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经地 质场区地层整体单斜产出,综合地层产状为 12644,主要节理产状为 350 42,多为密闭型节理,节理间距 200-300mm。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GB18306-2015)查得场区地震动反应频谱特征周期为 0.35s,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为 0.05g,相对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场区无活动断层通过,区域场地整体稳定。 2.3.4、水文地质

13、1、地表水 场区地表水主要为下寺河,河流距隧道 170-350m,呈西北-东南流向, 其河面标高为 524.0m-520.0m,低于隧道设计标高(584.22m-599.23m), 该地表水体对隧道建设无影响。 2、地下水 通过对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大部分以坡面流形式自然排泄, 少部分沿基岩节理裂隙、岩层层面、溶蚀孔洞等下渗赋存,形成隧道开挖的涌 水水源。 2.3.5、主要施工项目及工程量 表 2.3.5 隧道洞口工程量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 1 土石方明挖 m3 土 1180 石 12051 2 锚杆 k

14、g17806 20,L=4.0m 3 C20 喷射混凝土 m3194 4 挂网 66786.5200*200 5 M7.5 浆砌石 m3339 6 回填土 m33762 2.3.6、施工总布置 1、施工道路布置 施工道路根据现场情况,使用本标段 1#施工便道和 2#施工便道,运距 1 公里处的老虎沟弃碴场。 2、施工临建设施布置 隧道队的生活区、办公区及库房、空压机站、加工场、喷砼搅拌站等临建 设施,利用丁家营隧道进口段路基红线内区域,建筑面积约 7203。 3、综合加工厂布置 综合加工厂由钢筋加工厂,模板加工厂,预制厂,拌和料厂组成,建筑面 积约 4000。二工区,三工区并列使用。 (1)钢

15、筋加工厂:按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钢筋加工生产能力拟为 5T/ 班,一班十人。高峰期两班作业。实施时,钢筋加工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提前 加工,均衡生产,以减少日加工强度。 (2)模板加工厂:主要承担钢模板清理和堆放、木材加工和堆放 (3)预制厂:主要承担边沟盖板预制。 (4)拌和料厂:主要承担日常的喷射混凝土的拌和,水泥、砂石料的堆放。 4、风、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1)施工供风 为满足洞脸边坡锚杆、喷射混凝土及洞挖等施工用风需要,在隧道洞口旁 布置一座供风站集中供风。供风站占地面积约 150,供风站内布置 3 台 24m3/min 电动空压机。 1)高压风 空压机站至洞内 100 米段高压风

16、通过 150 输送,剩余部分用 100 送至撑 子面 20 米的位置,在通过分风器、高压胶管向各台凿岩机供风。高压风管安 装在隧道左侧距地面 0.90 米的管路拖架上,托架用 22 螺纹钢筋焊接而成,通 过锚筋固定于侧墙墙壁。 2)洞内通风 在隧道洞口左、右侧距洞口 8 米的位置分别安装一台 110KW 的轴流通风 机,向洞内压送新鲜空气,通风管使用 1200隧道专用风筒,首先在隧道左 侧距地面 4 米的洞壁上用冲击钻钻孔径为 8 的小孔,孔内锚固用 6 圆钢加 工成一端带圆环的挂件,将 8#铅丝从挂环内穿过,风筒挂在铅丝上,在风筒出 口处加工安装固定钢圈,用铅丝从不同方向将其固定,防止筒口在通风时出现 摆动。废气通过隧道自流排出。 (2)施工供水 供水分高压水和空压机循环水。增压泵送水在远离洞顶 35m 高处建一座 40m3高压水池,用潜水泵从够落洞冲沟抽水送至高压水池,高压水供洞挖、 混凝土拌和及喷射混凝土前清理工作面用水,选用 80 钢管自高位水池引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