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155339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系统慢性损伤PPT(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Chronic trauma of locomation system,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骨科 韩纯杰,定义:参与运动的组织结构无论是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滑囊及其毗邻的血管、神经等,均可因反复的机械运动等而受到伤害,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病因,局部组织反复被使用,造成组织损伤并得不到及时修复。 全身疾病造成的局部组织异常紧张,痉挛。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局部血管痉挛,循环系统的养分供给下降,局部代谢产物堆积。 长期,反复,持续的重复同一个姿势工作,学习和职业动作,超越了人体局部代偿能力。 操作中技术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姿势不正

2、确,使局部产生异常应力。 身体生理结构或姿势性异常,应力分布不均匀。 急性损伤后未得到正确的康复,转为慢性损伤。,分类 (1)软组织慢性损伤: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和滑囊的慢性损伤。 (2)骨的慢性损伤:疲劳骨折。 (3)软骨的慢性损伤:关节软骨及骨骺软骨的慢性损伤。 (4)周围神经卡压伤:因频繁的活动造成神经损伤,或由于神经组织周围结构增生,狭窄,造成局部神经伤害。,临床特点 躯干或肢体某部位长期疼痛,但无明显外伤史; 特定部位有一压痛点或包块,常伴有某种特殊的体征; 局部炎症不明显; 近期有与疼痛部位相关的过度活动史; 部分病人有可能产生慢性损伤的职业、工种史。,治疗原则 1、限制致伤动作

3、、纠正不良姿势、增强肌力、维持关节的不负重活动和定时改变姿势使应力分散是治疗的关键。 2、理疗、按摩等方法可改善局部血循环、减少粘连,有助于改善症状。 3、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抑制损伤性炎症,减少粘连,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非甾体抗炎药。 5、手术治疗。 重视损伤局部的短期制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第二节 慢性软组织损伤,(一)腰腿痛 (二)颈肩痛 (三)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一)腰腿痛,一.解剖基础: 脊柱腰段呈生理性前凸,而骶段后凸。 连接结构: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 椎间盘:由上下终板,髓核,纤维环组成。 不同

4、姿势下腰椎间盘受力不同。 脊髓在腰1水平形成马尾神经。 脊柱三柱理论。,腰腿痛病因分类: 创伤 炎症 肿瘤 先天性疾患,疼痛性质,局部疼痛。 反射痛:少有神经损害,但可伴有肌痉挛。 放射痛。,压痛点,体位:俯卧位,放松状态。 常见压痛点: 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棘突表面或相邻棘突间。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横突尖端。 臀肌筋膜炎:髂嵴内下方。 臀上皮神经炎:髂嵴外1/3。 腰肌劳损:骶棘肌中外侧缘。 腰骶韧带劳损:腰骶椎与髂后上棘之间。,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佩戴护具。 腰背肌功能锻炼。 牵引,理疗,推拿按摩。 非甾体类抗炎药。,手术治疗,病因明确,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腰腿痛。,(

5、二)颈肩痛,解剖基础: 颈椎有七个颈椎,六个椎间盘。 第2-6横突有横突孔,其间为椎动脉通过。 颈椎椎体上缘侧后方有嵴状突起,称为钩突,构成钩椎关节。,颈椎连接特点:,五个关节相连:椎间盘,两侧钩椎关节,两侧关节突。 后纵韧带较宽。 棘上韧带特别坚强,形成项韧带。,颈部活动特点:,头的屈伸活动主要发生在寰枕关节。 颈部旋转主要发生在寰枢关节。 颈部屈伸活动主要发生在下颈段。,颈项部神经结构特点:,脊髓三个生理性膨大中,下颈段颈膨大最明显,使椎管相对狭窄,更易形成压迫。 颈丛由颈1-4神经的前支组成,支配颈部肌肉和膈肌,以及颈枕面部感觉。 颈5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臂丛,其分支支配肩胛,肩,胸肌及上

6、肢肌肉及皮肤。 颈脊髓没有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而是从上胸段脊髓发出,形成颈交感神经节和链。以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别与颈脊神经温和,有的尚与脑神经连接。受到刺激后可表现多器官多系统症状和体征。,颈肩痛病因及分类,1.颈椎病 2.颈项部肌膜纤维组织炎,颈椎病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损伤 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颈椎病临床表现:,神经根型颈椎病: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X线,CT或MRI有阳性表现且与临床表现象吻合。,颈椎病临床表现:,脊髓型颈椎病: 症状: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足尖不能离地,触觉障碍,束

7、胸感,双手精细动作笨拙,不能用筷子进餐,写字颤抖,持物无力。 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体征: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Hoffmann征,髌阵挛,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 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CT/MRI存在脊髓压迫。,颈椎病临床表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或偏头痛,头晕特别在头转动时加重,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心跳加剧,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增高;头颈部及上肢出汗异常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

8、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颈椎病临床表现:,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偏头痛,耳鸣,听力下降或耳聋,视力障碍,发音不清,突发性眩晕而猝倒。 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压出现自主神经症状:心悸,心律失常,胃肠功能减退。 椎动脉造影有阳性发现。,颈椎病治疗:,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行颈椎牵引,理疗,改善不良工作体位和睡眠姿势。可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肌松药物。 手术治疗。,颈项部肌膜纤维组织炎病因:,急性创伤。 慢性劳损。 颈椎结构性异常。 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 其他:某些病毒感染或风湿。,颈项部肌膜纤维组织炎临床表现,症状:颈项部,肩背部的慢性疼痛,

9、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反复发作。 体征:疼痛区域可触摸到明显痛点,痛性结节,索状物,局部肌肉痉挛,颈椎活动不同程度受限。,颈项部肌膜纤维组织炎治疗,本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局部按摩,理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疼痛剧烈者可行封闭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病因,长期伏案弯腰工作,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 脊柱因伤病不稳定,棘上棘间韧带产生小的撕裂损伤,出血、渗血。,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临床表现,症状:无明确外伤史,腰痛长期不愈,弯腰时明显,过伸时因挤压病变棘间韧带也可引起疼痛。 体征:棘突或棘间有压痛,无红肿。,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治疗:,出现症状后尽可能避免弯腰动作。 局部

10、注射糖皮质激素。 理疗。,第三节 骨的慢性损伤,(一)疲劳骨折 (二)月骨缺血性坏死,一、疲劳骨折,疲劳骨折是健康的骨组织要发生骨折,非有巨大暴力不可。但在骨的某些相对纤细部位、或骨结构形态变化大的部位、都易产生应力集中,当受到较大时间的反复、集中的轻微伤力后,首先发生骨小梁骨折,并随即进行修复。但在修复过程中继续受到外力的作用,使修复障碍,骨吸收增加。反复这一过程,终因骨吸收大于骨修复而导致完全骨折。 发生部位:疲劳骨折好发于第2跖骨干和肋骨。第3、4跖骨、腓骨远侧和胫骨近侧和股骨远侧也可发生。 80%发生于足部。,病因,虽然慢性损伤是疲劳骨折的基本原因,但发生在不同部位时,各有其前置因素,

11、如患者有先天性第1拓骨短小畸形,则足掌负重点就从第1拓骨头转移到第2拓骨头,但第2拓骨干远较第1拓骨纤细,故易发生骨折。由于这种骨折常发生在新兵训练或长途行军之后,故又称为行军骨折,老人多有有骨质疏松,如因慢性支气管炎而长期咳嗽,肋间肌反复猛烈收缩,则可产生肋骨疲劳骨折,田径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腓骨下1/3或胫骨上1/3易发生疲劳骨折,这与小腿肌反复、猛烈收缩有关,又与足掌跳跃下着地的间接暴力有关。,临床表现,1、损伤部位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为其主要症状。这种疼痛在训练中或训练结束时尤为明显。 2、体检有局部压痛及轻度骨性隆起,但无反常活动,少数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 3、X线摄片,在出现症状的1

12、2周内常无明显异常,34周后可见一横形骨折线,周围有骨痂形成,病程长者,骨折周围骨痂有增多趋向,但骨折线更为清晰,且骨折端有增白,硬化征象,因此,当临床疑有疲劳骨折,而X线检查又是阴性时其早期诊断方法是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象。,治疗,疲劳骨折治疗方法与暴力骨折相同。由于骨折多无移位,故仅需局部牢固的外固定和正确的康复功能锻炼,应注意的是,就诊较晚的疲劳骨折,因断端已有硬化现象,骨折愈合较为困难,近年有人建议用微电流或骨诱导,生长因子等方法来促进骨折愈合。 合理治疗能获良好效果,但在恢复训练前必须制定妥善计划,纠正错误动作,姿势,以免再伤,老人肋骨疲劳骨折时,还应治疗慢性咳嗽。,二、月骨缺血性坏死

13、,病因,月骨位于近排腕骨中心,活动度大,稳定性差。对腕部活动频繁者,长期对月骨产生震荡、撞击,是关节囊、韧带小血管损伤、闭塞,导致月骨缺血。,临床表现,症状:缓慢起病,腕关节肿胀、乏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查体:腕背部轻度肿胀,月骨区有明显压痛,叩击第3掌骨头时,月骨区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 X线片:早期无异常,数月后可见骨密度增加,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治疗,早期将腕关节固定在背伸2030位。 月骨已完全坏死、变形,行月骨切除。,第四节 软骨的慢性损伤,(一)髌骨软骨软化症 (二)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三)股骨头骨软骨病,一、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软化症是髌骨软骨面因慢性损伤后,软骨肿

14、胀、侵蚀、龟裂、破碎、脱落,最后与之相对的股骨髁软骨也发生相同病理改变,从而形成髌股关节面的骨关节炎。,病因,1.先天性因素:很多原因都可引起髌股关节关节两部分对合不良,如髌骨发育障碍,位置异常及股骨髁大、小异常,膝关节内、外翻及胫骨外旋畸形等,均可使髌骨不稳定,产生髌骨半脱位或侧倾,在髌骨滑动过程中,髌股关节面压应力过度集中于某一部位,成为慢性损伤的基础。 2.后天性因素:主要与劳动、运动姿势与强度等有关,膝关节处于3550半曲膝姿势时,会明显增加髌骨半脱位或侧倾,以致加重髌股关节的外侧磨损,如自行车、爬山、滑冰等的训练,是本病的常见原因。膝关节长期在大强度负荷(包括过度肥胖状态下)运动,也

15、容易加重髌骨软化症。,临床表现,青年运动员多见。 髌骨边缘压痛。 X片:早期无表现,晚期可见骨赘形成,髌股关节面不平、间隙 变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限制膝关节剧烈活动。 疼痛剧烈是可冷敷或热敷。 注射玻璃酸钠。 手术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胫骨结节是髌韧带附着点。,病因,胫骨结节骨骺在髌腱的牵拉下发生急性或反复慢性损伤的结果。,临床表现,好发于青春发育期,1115岁的男孩,多为发育加快,喜好运动者,可有剧烈运动或外伤史。 胫骨结节处明显隆起,疼痛,活动后加重。主动伸膝,被动屈膝或蹲起时加重,是髌腱牵拉骨骺所致。 X线:胫骨结节骨骺增大、致密或碎裂,治疗,本病有自限性,即自行痊愈,无

16、需药物治疗,仅嘱托患者注意休息,限制膝关节活动,避免跑、跳、蹦,长久步行。发作急剧可用石膏外固定。,三、股骨头骨软骨病,又称:Legg-Calve-Perthes病 定义:儿童期的股骨头骨化中心缺血性坏死,病理,缺血期 血供重建期 愈合期 畸形残存期,临床表现,发病年龄:310岁为发病的高峰 症状: 髋部疼痛(休息后减轻) 跛行(典型防痛步态) 髋关节活动受限(内收肌痉挛) Thomas征阳性 X线和MRI:(确诊依据),治疗,原则: 使股骨头完全包容在髋臼内;避免髋臼外上 缘对股骨头的局限性压力;减轻股骨头的压力;维持髋关节良好的活动范围。 方法: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第五节 其他,一、滑囊炎 二、狭窄性腱鞘炎 三、腱鞘囊肿 四、肱骨外上髁炎 五、粘连性肩关节炎,一、滑囊炎,滑囊是位于人体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处的一种缓冲结构. 外层:纤维结缔组织 内层:滑膜 平时囊内有少量滑液 人体滑囊多存在大关节附近 恒定滑囊 附加滑囊,病因及病理,1骨结构异常突出的部位,由于长期、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是产生滑囊炎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