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三二模 静安语文卷解析及指导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3142387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初三二模 静安语文卷解析及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初三二模 静安语文卷解析及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初三二模 静安语文卷解析及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初三二模 静安语文卷解析及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初三二模 静安语文卷解析及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初三二模 静安语文卷解析及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初三二模 静安语文卷解析及指导(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静安 初三二模 语文卷解析及指导 (一)默写(15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小石潭记) (3)拟把疏狂图一醉_,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蝶恋花) (4)夜阑卧听风吹雨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_,号呼而转徙(捕蛇者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从诗题可知,这是刘禹锡写给( )人名的一首_ _诗 3

2、. 下列理解正确 一项是_ A. 首联“凄凉”“弃置”二词,饱含诗人的心酸和愤懑之情。 B. 颔联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怀旧和思乡之情。 C. 颈联以“沉舟”“病树”两种意象表现诗人的乐观和豁达。 D. 尾联写诗人为了感谢友人,准备暂时振作精神来面对未来。 B错,“闻笛赋”借这典故怀念已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作者以“烂柯人”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C错,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D错,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白居易,酬赠(酬答/答谢/回赠),A,橘逾淮为

3、枳(复习一下红字)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4.本文选自 _,晏婴即该书的主人公。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得无楚之水

4、土使民善盗耶? 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楚王君臣几次提到“齐”“齐人”,可见他们是想借羞辱晏子来羞辱齐国 B.晏子“避席对曰”的行为,既不失礼节,又显得胸有成竹。 C.晏子一席话巧妙设喻,诙谐幽默又无可辩驳充分体现了他的机智善辩。 D.楚王对晏子的评价从“习辞者”到“圣人”,说明他被齐国人彻底征服。 D错,本文主要描写了晏子面对楚国君臣对他和齐国的侮辱所进行的争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晏子冷静,从容不迫,临危不惧,机智善辩的品质和不畏强权,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浩然正气,使得楚王屈服。,晏子春秋,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让老百姓变得善于偷盗了吗?,D,李泰伯改字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

5、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文后的赞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颌首,殆欲下拜。 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范仲淹)将传记及歌词写完后,拿它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就随意改动一个字,使

6、歌词更完美;范公惊讶地拱手请教: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它来修饰德字,好像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端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7.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必将名世( ) 某妄意易一字( ) 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 B.李泰伯读了多遍记和赞词,赞叹回味不止。 C.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赞叹回味不止。 D.李泰伯读了多遍记和赞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 9.从范文正公“_”的表现可以看出,他非常赞同李泰伯的观点。而从李泰伯改字这件事,你得到的启示是 评价他人作品要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其

7、优点,又能委婉诚恳地指出其不足当自己在某方面出众时,也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并及时改正古人对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创作/做事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 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启示从不同角度来谈:从李泰伯的角度:从范仲淹的角度,闻名/出名 更改/更换,B,凝坐额首,殆欲下拜,考句子翻译。此句重点词有:三:指多次。叹:赞叹。故选B。,莫让青春染暮气 14第段画线句中“新形式的磨练”指的是: 15.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_ 考对排比修辞手法的理解。划线三个“不应该”构成排比句也是反问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表达了作者对青年人拥有朝气和锐气的

8、强烈渴盼之情。,承受更重的负担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品尝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遭遇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任三点),排比、反问,强调年轻人应该有朝气和锐气,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普遍“叹老”这一现象的忧虑和急切(/遗憾)之情(或:表达了作者对青年人拥有朝气和锐气的强烈渴盼之情)。,考对文段内容的梳理概括。针对第段出题的,仔细阅读第段,每个分号写的是一个方面的磨炼,即“也有做不完的作业,承受更重的负担;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16. 围绕“莫让青春染暮气”,本文先从“青春染暮气”的表现说起,进而分析_,最后论述了_。通观全

9、文,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 出现这一现象(青春染暮气)的原因(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改变这一现象(青春染着气)的方法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 让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青年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或:青年人应当有朝气和锐气,承担社会责任。) 考对文章写作思路的理解。由“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可知是分析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最后是呼吁和号召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青年精神应成为社会风尚。,17.下列文字最适合放回文中的第几段?为什么?请具体说明理由。 年轻,成为发展的障碍,年老却成了有利条件。对年轻人的不信任遍及了当时所有的社会阶层,人们完

10、全忘记了莫扎特和舒伯特都是在30多岁时就完成了奠定自己一生荣誉的作品。一股沉沉的暮气,笼罩在当时的社会之上。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 第段。因这段文字写了年轻人扮老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是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是对第段茨威格所写的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第段。因为这段文字写了年轻人扮老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是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从反面证明了第段中“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的论述。(两者皆可) 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与探究。,18. 有人认为文章的第段完全没必要写,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有必要。因为该段是从青年人自身这

11、个角度来论述应该如何“莫让青春染暮气”,是对上段从社会角度论述的补充,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考对文章的创意解读能力。根据“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社会的未来就一片大好。”得出观点有必要,年轻人与社会未来密切相关,青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去除,所以结尾的呼吁号召唤醒年轻人的斗志,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点明主旨。,汪大娘 19. 根据拼音写汉字。sh fi苦心_ 20. 第段画线句是李家长媳评说汪大娘的文字。如果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21. 在第段的横线处引用一句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众里寻他千百度B. 物是人非事事休 C. 人面不知何处去

12、D. 桃花依旧笑春风,不好。这是从侧面(/描写)表现汪大娘不管自己的身份,只注意“心中的常理”,突出了她正直、尽责的个性。 C,煞费,20.考对侧面描写的理解。此文要写的人物是汪大娘,此处是侧面叙写汪大娘,借大少奶奶之口,写汪大娘只注意“心中的常理”,这样正面叙写和侧面叙写相结合。 21.A(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B今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C诗句是人面不见,人去楼空。D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只有C项符合语境。,22.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1)时间; (2)依据心中常理,不准浪费 (3)坚持认为李家都是好人 (4)

13、查卫生的人化严厉为大笑 (5)调查的人想诱导她却被弄得哭笑不得 23.细读第段画浪线句,联系上面的表格,说说为什么十几年后“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 因为汪大娘虽一字不识,但无论何时都能坚守正直、质朴、宽厚等做人准则,与许多读书却不明理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少见”一词更突出了其品德的可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汪大娘的敬重和感激,以及对这种社会道德的赞美和呼唤。,20.根据活动目,下列最适合作为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 A四季书香满校园B慧眼识美在我心 C勤俭节约我做主D昆曲名家进校园 21.春天,校园里的樱花又开了,树下有不少赏花留影的人。可有一位同学拍照时,使劲儿地拽着樱花的枝条,弄得

14、花瓣纷纷飘落。请结合材料,说一两句话对其进行规劝。,B,这位同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爱美更需护美,请不要紧拽花枝,好吗?(注意要有称呼,语气要婉转) 考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同学;其次针对情况,同学拍照时,使劲儿地拽着樱花的枝条,弄得花瓣纷纷飘落,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考文章题目的拟写。据文段内容和关键句“多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美育是一种刚需。”“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可见都与“美”有关,备选

15、答案中唯一与“美”有关的就是B项。,22. 语文学习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在作家笔下,充满灵动的自然美,更不乏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所展现的人性美。请结合初中语文书中学过的一篇课文,谈谈你在其中发现的美。 永远执著的美丽文中的袁隆平自小怀有梦想,毕其一生精力于中国人的粮食问题,展现出胸怀天下、矢志不渝的人性之美。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是初中语文书中出现的,写出人物与事件,或写出自然名称,能够分析出美之所在,语句通顺流畅即可。如,朱自清的春通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的描绘,给我们展示一幅多姿多彩的春的画卷,令人赏心悦目。,23.题目:我,就在你身边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我”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或者 一种精神品质。“在身边”。在谁的身边?是在“你”的身边。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写自己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表现他们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可以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通过写事来写自己的感受、感悟;也可以侧重写自己身边的情和爱,特别是亲情、友情;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景色,比如写自己家乡或学校四季的景色变化,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生活的观察、感受、思考和感悟。“我”可以化为“幸福”“快乐”“美”“爱”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