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 3-细胞的代谢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3108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X 页数:268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 3-细胞的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268页
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 3-细胞的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268页
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 3-细胞的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268页
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 3-细胞的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268页
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 3-细胞的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2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 3-细胞的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 3-细胞的代谢(2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3 ) 。) 。) 。) 。) 。直击考纲考点六模型 解读 酶的本质 、特性 及影响因素判断下列有关酶的叙述(1)甲 、 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 , 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 由图可知 ,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 而乙酶的化学本质为 蛋白质 ( )真 题 重 温(2)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 、 数量不同 ,代谢不同;同一个细胞中 , 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 )(3)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 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 当反应温度由 酶活性 下降 ( )(4)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

2、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滴加肝脏研磨液可降低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滴加 能 ( )(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 , 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 保温 ( )(6)若 18 时 , 在不同 则在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 , 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 和 8( )酶的专一性知 能 回 归甲模型中 , 为酶 , 为底物 , 为产物 。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 这与酶的空间结构及底物的结构有关 。 乙模型中 , 在 , 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 , 说明酶 , 反应速率与未加酶时相同 , 说明酶 (2)酶的高效性 该模型表示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

3、 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 ,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 酶只能催化自然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图甲和图乙显示:温度或 在一定温度 (围内 , 随温度 (升高 , 酶的催化作用增强 , 超过这一范围 , 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 过酸 、 过碱 、 高温都会使酶失活 , 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 , 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 , 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3)酶的影响因素 温度和 应溶液 度 )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图甲中 而 乙对反应底物的要求是底物足量 。照组 实验组 衡量标准验证某种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 缩脲试剂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 是否出现紫色已知 罗红试剂待测

4、酶液吡罗红试剂 是否出现红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适量蒸馏水底物等量的相应酶溶液底物分解速率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同一底物另一酶液或另一底物相同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等量的相应酶溶液底物分解速率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分别处理的底物和酶液混合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探究酶的最适 )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 , 酶溶液为淀粉酶 , 验证酶的专一性 , 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 ,不能选用碘液 , 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2)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 , 检测试剂宜选用碘液 , 不应该选用斐林试剂 , 因斐林试剂需

5、水浴加热 , 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3)探究酶的适宜温度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 因为底物 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1.(坐标曲线 )甲图表示的是 图表示的是 3种脱氢酶 (a、 b、 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典 题 特 度过高 、 过酸 、 过碱都能使酶彻底失活 , 这种失活是不可逆转的 , 从甲图可以看出 , 植物淀粉酶的最适 和 6之间 , 人的淀粉酶的最适 左右 。 在乙图中酶活性温度范围最窄的是酶 b, 酶 因此从乙图中无法知道酶 答案 多因子坐标曲线 )啤酒生产时 , 麦芽中多酚氧化酶(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 , 因此 , 制备麦芽的过程中需降

6、低其活性 。 如图为不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环境下酶促反应产物比 制备麦芽的过程中应将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 80 、于 90 , 若 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解析 根据酶的专一性 , 可推知 根据图示 , 在相同温度下 ,条件下 故 由于麦芽中 故制备麦芽的过程中 若 则在高于 90 时 , 随着温度的升高答案 表格类实验 )据表分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质量分数为 3%的淀粉溶液 2 2 2 质量分数为 3%的蔗糖溶液 2 2 2 中 “ ” 表示没有添加 。质量分数为 2%的 0 60 60 100 100 碘液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

7、关变量B. 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C. 反应温度上看 , 有 0 、 60 、 100 三种情况 , 因此 , 温度为自变量之一 , 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每组相同温度条件下均设置了两组实验:底物不同 , 所用酶的种类相同 。 因此 , 底物种类为另一个自变量 , 验证的是酶的专一性 , 故 粉溶液 、 蔗糖溶液 、 淀粉酶溶液 、 碘液的用量均为无关变量 , 故 于 两组实验温度太低 , 导致酶基本无活性 , 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 故 答案 A 三组实验根本不能进行 , 无法进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探究 , 故 4.(新情景信息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 、 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

8、示 ,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与产物 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 因此酶 与产物 解析 由图中关系可知:酶 1失活后与有活性时相比 , 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 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 答案 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 , 故酶 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不同是因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 , 从图中可知 , 酶 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 具有专一性 , 酶 1与产物 无活性 , 合成产物 这样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 A, 5.(实验装置图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 。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 , 然后将两试管放入同一水浴 (温度用 表示 )环境中保

9、温 15 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 , 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 经过多次实验 , 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 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t/ 10 20 30 40 50 60凝乳时间 /凝固 凝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 , 错误的是 ( ) 40 内的混合物加热到 40 再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 , 内的混合物降温到 40 就会发生乳汁凝固解析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 , 在温度为 40 时凝乳时间最短 , 说明凝乳酶活性比较高 , 但是由于设置的温度间隔较大 , 不能直接确定 40 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 ,可能比其略高或者略低 , 所以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

10、响 , 40 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 装置 酶活性受到抑制 , 所以当将装置 0 时 , 酶活性增强 , 导致乳汁凝固 ,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 酶和乳汁必须分别保温一段时间再混合 , 然后继续保温 , 答案 内由于高温导致酶的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 , 即使降温到 40 也不会发生乳汁凝固 ,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 , 完成下面的实验 , 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 , 量筒 , 滴管 , 试管架 ,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 20%的肝脏研磨液 ,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 , 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溶液 ,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 , 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 如图所示 , 先在 1号 、 2号 、 3号试管中各加入 2 %的过氧化氢溶液 ,再向 1号试管内加入 1 向 2号试管内加入_ , 向3号试管内加入 _, 并振荡试管 。1 量的 )氢氧化钠溶液 (试剂量和试剂名缺一不可 )1 量的 )盐酸溶液 (试剂量和试剂名缺一不可 ) 向 1号 、 2号 、 3号试管内各滴入 2滴 _。 仔细观察各试管内 _, 并记录 。肝脏研磨液产生气泡的多少(3)实验结果: _。1号试管内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