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3101726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自主练习题高二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本次考试不用条形码)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菌

2、种保藏是一切微生物工作的基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 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C. 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D.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置于低温20的冷冻箱中【答案】B【解析】【分析】菌种保存临时保存法甘油管藏法适用对象频繁使用的菌种长期保存的菌种培养及类型固体斜面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温度4-20方法菌落长成后于冰箱中保存,每36个月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将培养的菌液与等体积灭菌后的甘油混合均匀后于冷冻箱内保存缺点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详解】A、对于频繁使用

3、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A正确;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B错误;C、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C正确;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置于低温-20的冷冻箱中,D正确。故选B。2. 埃博拉病毒(EBOV)呈纤维状,EB0V衣壳外有包膜,包膜上有5种蛋白棘突( VP系列蛋白和GP蛋白),其中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2014 年首个埃博拉疫苗成功通过临床试验,接受疫苗的志愿者均产生了抗体,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疫苗种类有:灭活疫苗、DNA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B. 可利用埃

4、博拉病毒的RNA逆转录合成DNA以获得编码GP蛋白抗原的 DNA疫苗C. D. 以GP蛋白制作的病毒样颗粒疫苗比利用毒性减弱的埃博拉病毒作为疫苗更安全E. F. 为了获取乳汁中含有GP蛋白的转基因牛,在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必须使目的基因的首段含有仅能在牛的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如: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才能驱动目的基因只在牛的乳腺细胞中转录的过程G H. 产GP蛋白的转基因牛是否培育成功,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从个体水平进行检测I. 【答案】D【解析】 【分析】 埃博拉病毒遗传物质是DNA;埃博拉疫苗进入志愿者体内,通过体液免疫产生了抗体;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

5、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 A、疫苗种类有灭活疫苗、DNA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因此可以利用埃博拉病毒的RNA逆转录合成DNA以获得编码GP蛋白抗原的DNA疫苗,A正确; B、以GP蛋白制作的病毒样颗粒疫苗比利用毒性减弱的埃博拉病毒作为疫苗更安全,其原因是GP蛋白自身没有感染能力,但保留有抗原性,B正确; C、为了从牛分泌的

6、乳汁中生产GP蛋白,在目的基因导入牛受体细胞前,基因的首段必须含有使其仅能在牛的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才能驱动转录过程,C正确; D、产GP蛋白的转基因牛是否培育成功,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从分子水平进行检测,D错误。 故选D。 3. 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或结构)进行改造B. 直

7、接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或结构)进行修饰改造,是蛋白质工程的范畴C. 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与蛋白质(P)的结构相同,功能不同D. 蛋白质工程已被广泛发展应用,极大满足了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工程的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

8、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即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后,其功能发生了改变,而蛋白质是基因控制合成的,因此该功能的改变可以通过蛋白质工程实现。【详解】A、从题干信息可知,该蛋白质功能的改变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实现的,A正确;B、蛋白质工程直接改造的是基因,B错误;C、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与蛋白质(P)的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C错误;D、蛋白质工程并没有被广泛发展应用,D错误。故选A。4. 下图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做的研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其核心步骤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B. b过程可增加ES细胞的数量,并且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C.

9、c过程表示早期胚胎培养,发育到囊胚期的细胞尚未发生细胞分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 d过程移入代孕小鼠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胚胎尚未与母体建立组织上的联系,处于游离状态【答案】B【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做的研究,其中a表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b表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 c表示早期培养培养过程,d表示胚胎移植。 【详解】 A、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其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A错误;B、 b过程可增加ES细胞的数量,并且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可维持只增殖不分化的状态,B正确;C、囊胚期的细胞开始发生细胞分化,C错误;D、d过程移入代孕小

10、鼠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受体的生理环境与供体相同,且受体不会对移入的胚胎产生排斥反应, D错误。故选B。 5. 世界各地都有泡菜的影子,风味也因各地做法不同而有异,其中涪陵榨菜、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为世界三大泡菜。关于泡菜的制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泡菜坛内有时会出现一层白膜,这是由于酵母菌繁殖所致B. 泡菜腌制中加入的香辛料可起到调节风味、防腐杀菌的作用C. 随着泡菜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D. 在腌制过程中为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盐的含量【答案】C【解析】【分析】1、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

11、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2、泡菜的制作流程是:选择原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发酵。3、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十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详解】A、泡菜坛内有时会出现一层白膜,这是由于酵母菌繁殖所致,A正确;B、泡菜腌制中加入的香辛料可起到调节风味、防腐杀菌的作用,B正确;C、随着泡菜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D、在腌制过程中为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盐的含量,D正确。故选C。6. 在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多次讲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来制作美味食品。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下列是对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

12、作果酒和果醋的相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榨出的果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装进发酵瓶密闭发酵B. 果酒发酵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C. 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别控制在20和30D. 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利用乙醇产生醋酸【答案】A【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13、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榨出的葡萄汁不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否则会杀死菌种,A错误;B、果酒发酵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B正确;C、果酒和果醋发酵所需的温度不同,后者较高,两者的温度可以分别控制在20和30,C正确;D、醋酸菌是好氧菌,其在有氧条件下可利用乙醇产生醋酸,D正确。故选A。7. 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如: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

14、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现有大肠杆菌 霉菌 放线菌 固氮细菌四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利用上述方法能分别分离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的原理: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有的适于酸性环境,有的适于碱性环境;不同微生物对某些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不同。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可配制出适于某些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例如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详解】(1)固氮菌的氮源是氮气,所

15、以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但是固氮细菌可以生长;(2)霉菌是真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后,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如大肠杆菌、固氮细菌)和放线菌,但是不抑制真菌,所以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出霉菌;(3)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如大肠杆菌、固氮细菌)和霉菌,所以可以筛选放线菌。故选A。8. 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利用PCR技术将某DNA分子进行体外扩增n代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解旋过程中,需用到耐高温的解旋酶使氢键断裂B. 需要消耗dNTP合成子链,并需不断添加ATP为反应供能C. 适温延伸过程中,用的Taq酶在高温下仍保持活性,可以一次加入,不需添加D. 体外扩增n代的过程中,共有2n+1个引物参与子代DNA分子的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