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1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310145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1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1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1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1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1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1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1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9 页)2013 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试卷(一)语 文(考试用时:150 分钟; 赋分:12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第卷时,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卷时,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第卷:选择题(第 111 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攥 (zun) 啜泣 (zhu) 头晕目炫 (xun) 锲而不舍 (qi)B喙

2、(hu) 栖息 (q) 苦心孤诣 (y) 盘虬卧龙 (qi)C黠 (ji) 吮吸 (shn) 迥然不同 (jin) 消声匿迹 (xio) D臀 (tn) 脊梁 (j) 杳无音信 (yo) 变换多姿 (hun)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品德高尚的人做事,一般既对得起天上的芸芸众生,也对得起天下的黎民百姓。B.在 NBA赛场上,林书豪、易建联是继姚明之后举世无双的华裔篮球运动员。C.如今森林被无休止地砍伐,许多河流已经干涸,土地沙化石漠化在扩大,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然而我们还有许多人没有无动于衷 ,视而不见。D.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气冲斗牛,叱咤风云;大骂特务,慷慨淋漓。3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段时间,发表在 右江日报 “教育 ”栏目里的作品有我县几位老师。B这次会议很重要,希望各个学校回去以后要认真贯彻学习,把会议的精神传达到全校师生。C今年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裕,专题复习阶段,到四月底已经基本上结束。D观看杨建伟表演小品节目,人们都会按耐不住要忍俊不禁地笑起来。4把下面五个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排列最顺当的一项是 每次告别旧年,总有那么一种依依不舍、感叹时光无情之感。 因此我们又几乎带着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 日历只剩下那么薄薄的几张了,这意味着,我们将向这位忠实的老朋友告别了。 这就是生活,处处有遗憾,然而处处有希望。 然而那本厚厚的崭新的日历

4、,又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一切都可以从 “新 ”开始。A B C D 5下列是某同学阅读 伊索寓言 的读后感,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伊索寓言 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来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历传不衰。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9 页)B 伊索寓言 告诉我很多很多的人生哲理,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它就像一块护身符,带在身边,能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我们不去做不对的事情。C 伊索寓言 里的故事,有的教导人们考虑问题要全面,如 两只青蛙 ;有的则说明不可违背自然,勉强做事,如 乌龟和老鹰 ;还有的告诉我们不可犯经验主义错误,如 驮盐的驴 。D 伊索寓言 里的许多故

5、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龟兔赛跑 ”, “狼和小羊 ”, “ 鹬蚌相争 ”, “狼来了 ”, “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 “东郭先生和狼 ”, “农夫和蛇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第 6 8 题。炎热与干旱环境中的生命虽然沙漠这个字眼意味着 “荒凉 ”或者 ”荒芜人烟 ”,但是在这恶劣环境中生长的动植物却有神奇的适应性。缺水这一基本条件对地球上绝大多数靠水为生的生命形式来说是个极为不利的环境。此外,沙漠地区常常是烈日炎炎和刀削斧劈般的狂风。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在沙漠能成功地活下来,其奥秘在于善于调整生理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奇特能力。索诺拉沙漠里的巨型仙人掌就是有效地

6、扎根于贫瘠干旱环境中一个生动的例子。这种仙人掌寿命有 200年,可长到 50英尺高。它中空的根扎向四面八方,方圆达 65英尺,形成一套有效的管道供水体系。下雨时,根系迅速吸足水分,输送到植物体和各个部分,可供仙人掌生长达年之久。仙人掌茎的表皮布满褶皱,使茎在必要时可膨胀可收缩 .在夏季一场阵雨过后,仙人掌能吸收一吨水:这就使多褶的茎吸足水分后可以膨胀起来。一株成年的仙人掌重达 10吨,是水分。牧豆树是美国西南部沙漠地区一种常见树木,它有一种绝好的本领适应沙漠的干旱条件,很好地生活下去。它庞大的根系在地下能四处延伸达 175英尺,寻找地下水。它的茎要等到根找到水才能长出地面。仙人球是另一种生命力

7、很强的沙漠植物,它能有效地吸收、储存水分并控制自身对水分的消耗。它典型的蜡质表面能有效地防止水分蒸发,它满身白毛在反射热量保护脆弱的组织方面比其他品种的植物要更胜一筹;它长刺而无叶,因为刺能放出热量,暴露在干风中的面积最小,而且刺朝下长,更能使水分流到自家根部。对于荒凉贫瘠的沙漠动物来说,食物是它们获得水分的重要来源。每到夜晚沙漠里的气温大幅度降低,空气中的水分能生成露水,这对动植物来说是重要的水源。绝大多数的沙漠植物含水量达,成为草食动物的至关重要的水源。如沙漠木鼠,几乎全靠吃仙人球来获得所需要的水分。木鼠本身重量的绝大部分也是水分,于是像牛蛇这样的肉食动物通过捕食啮齿动物获得所需要的水分。

8、其它动物也形成了非凡的适应性,来对付极其荒凉的沙漠恶劣环境。锄足蟾的绝招是向沙里倒退着打洞,在洞中休眠个月。当它们得知夏雨降落了,就爬出洞外不失时机地匆忙交配,雌性锄足蟾就在水坑里产卵。大约 36小时后,卵很快孵化,小蝌蚪趁水坑蒸发干涸前争先恐后地成长。那些成功者可以加入长者之中,呆在地下期待着第二年雨季的到来。在形形色色的动物中长着透明眼睑的蜥蜴是非常独特的。有了这样的眼睑它们在狂猛的沙暴中能看到外面的景物。还有一种是沙漠松鸡,它浑身长着漂亮的羽毛,而且吸水性很强,可以在远处水坑里将浑身湿透,给窝里的子女带回水。在非洲南部卡拉哈里沙漠有一种地松鼠。在沙漠里很难找到足够大的石头或植物遮阳,所以

9、它那蓬松的大尾巴就派上了用场,能弯到背上给自己搭个凉篷。(有改动)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9 页)6、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是A、干旱炎热环境中的生物 善于调整生理机能B、干旱炎热环境中的植物 生长方式的奇特C、干旱炎热环境中的动植物 善于调整生理机能和生活方式D、干旱炎热环境中的动植物 有神奇的耐渴能力7、下面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具有善于调整生理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奇特能力是动植物在沙漠能成功地活下来的奥秘。B仙人掌的茎,表皮布满褶皱,可膨胀可收缩,是仙人掌的 “蓄水池 ”。C生命力很强的沙漠植物表面都长有典型的蜡质,能有效地防止水分蒸发;而且它们满身都长刺,刺能放出热量。D沙漠里的动物,

10、有的靠植物获得水分,有的善于调整生理机能或者靠奇特的生活方式获得生存的条件。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结构是:总分式;说明的顺序是:先总后分。B从全文上看,本文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举仙人掌等植物为例,目的只在于说明沙漠里的植物善于调整生理机能的特征;举木鼠等动物为例 ,目的只在于说明沙漠里的动物具有奇特生活方式的特征。C “如沙漠木鼠,几乎全靠吃仙人球来获得所需要的水分。 ”“几乎 ”强调了沙漠木鼠靠吃仙人球获得水分的重要性,但并不排除它获得水分还有其他来源的可能。D本文先介绍沙漠里的植物后介绍沙漠里的动物,这个说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大多数动物是从植物那里获得含有充足水分的食物

11、,含有水分的植物是多数动物得以生存的前提。(二 )阅读 下面文言文 ,完成第 9 11题。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

12、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祸患,灾难 ) B.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通 “避 ”,躲避)C. 乡为身死而不受( “受 ”通 “授 ”,授予) D. 此之谓失其本心 (天性、天良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由是则生而不用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

13、之乐。B.所恶有甚于死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D.此之谓失其本心 稍稍宾客其父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9 页)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B、选文开头以鱼和熊比喻生和义 ,以 “舍鱼而取熊掌 ”比喻 “舍生取义 ”,引出中心论点 ,自然贴切。C、文中画浪线的句子中的 “是心 ”具体是指: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第一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第二段主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第 卷 :非选择题 (第 12 21题,共 87分 )阅读第 I卷中的 唐雎不辱使命 ,完成第

14、 12题。12把 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分)译文: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3分)译文: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 1分,共 5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均不得分 )13在答题卡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内容。(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 2) ,长河落日圆。 ( 王维 使至塞上 )( 3) ,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武陵春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周敦颐 爱莲说 )( 5)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观书有感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14题。( 6分)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 1)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颔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妙在何处?( 3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