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银行学教学提纲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3080136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货币银行学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1货币银行学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1货币银行学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1货币银行学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1货币银行学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货币银行学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货币银行学教学提纲(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章 目录,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 货币的界说 第五节 货币制度 第六节 国际货币体系,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先是物物交换 古埃及的壁画 中国古书的记载:神农氏的时候,“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后是通过媒介的交换 畜牧、贝司马迁史记,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古代货币起源说:,1、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2、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

2、而创造出来的。 管子国蓄:先王为了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贵重的物品为货币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司马迁史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行焉。”,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了产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主要不是供生产者本人消费,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所以私人的产品必须纳入社会总产品中进行分配。 私人劳动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实现 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只有在两种商品相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样,商品交换中价值必然要求价值表现,必须有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称为价值形式

3、。,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价值形式演化,价值形式四个阶段是:p13-14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P15-22,第一章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 1. 种种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贵金属货币 铸币 劣质铸币,王莽币,贝币,春秋货币,战国货币,开元通宝,咸丰元宝大清铜币,民国,曹魏五铢钱,第一章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 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币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

4、载体的货币。,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P22-29,第一章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马克思的观点 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化身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第一章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 1. 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 2.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 人们无不承认

5、交易对象都有价值,但什么是价值,则有种种理论解释; 参见P12马克思的理论,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度量价格的种种有关问题货币购买力,1.货币购买力基本是指对商品、服务的“购买力”。 2. 货币购买力与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互为倒数。,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度量价格的种种有关问题货币单位,1. 任何价格,都是货币单位的倍数;没有货币单位,谈不上货币的度量。 2. 抽象想来,度量单位越稳定越理想; 但能够保持稳定的,相对说来,只是货币单位的名称; 而货币的“值”,不论人们做出怎样的努力,自古及今,却总是不停地波动。,第一章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流通和支付的手段-是正在流通着的、现实的货币 1. 经济生活

6、中对货币的需求首先就是指对它们的需求: MD = PQ/V 2.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与货币的需求成正比关系。,第一章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保存价值的手段-它们是不流通的货币 1. 积累和保存价值,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必然要求;货币是实现要求的必然手段之一。 2. 保存价值的贵金属形态;保存价值的现代货币形态。 3. 积累和保存价值必须以现实的货币进行,用于这方面的货币构成货币需求的另一部分。,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四节 货币的界说 P29-36,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界说,什么是货币? 本质定义:固定充当一般物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 职能定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 法律定义:

7、具有清偿债务的权力 层次定义: 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界说,货币的定义扩展 1. 最粗略的表述:可用来买东西的What ; 或:在购买、支付和储蓄中被普遍接受的。 2. 20世纪以前古典的说法:一般等价物。 3. 始于凯恩斯:流动性;最具有流动性的。 4. 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五节 货币制度 P36-44,第一章 第五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为币制 有史以来,各个国家都力图建立符合自己政策目标的货币制度。,第一章第六节

8、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1、规定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等,第一章 第五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 货币制度,图4 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第一章第五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之金属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银两本位制、银币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 :,是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金币、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的货币制度。 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 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的比例关系由国家用法律确定

9、。 跛行本位制:以金、银同为本位币,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在复本位制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另一种货币则成为劣币。这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这种现象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称“格雷欣法则”。,3、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 以金铸币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国境。 金块本位制: 也称为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

10、(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只能有条件的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不能自由兑换。 金汇兑本位制: 也称为虚金本位制。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黄金。,纸币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制度的内容: 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 纸币具有国内无限法偿性,但不能兑现 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第一章第五节 货币制度我国的货币制度,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货币 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 我国建立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同时对人民币

11、的发行起保证作用。,第一章第五节 货币制度欧元与世界货币的未来,1999.1,欧元发行:一个联合而强大的欧洲,以抗衡美元的霸权地位。 独特之处:超越传统边界、超越主权 不足之处:没有统一的欧洲中央政府,难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国债工具,市场分割、语言障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和财政困难 世界货币的未来:统一的世界货币,保持币值稳定,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六节 国际货币体系 P422,第一章 第六节 国际货币制度,对货币制度作出国际性的安排时,则是国际货币体系问题。 国际货币制度: 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12、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安排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一、国际金本位制简介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一、 国际金本位制简介,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具有“三自由”特征:,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三个自由,1914一战爆发 黄金禁运,纸币停止兑换黄金 严重的通胀,货币黄金可兑换性被禁止 19151922,世界黄金生产下降了1/3 战后初期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国际金融危机 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

13、 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二、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44国会议 目的:建立二战后新的国际金融秩序、新的国际货币 体系。 Bretton Wood,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第一,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间政策协调。 第二,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第三,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图14-3 “双挂

14、钩”示意图,美元与黄金挂钩: 官价:35美元=1盎司黄金; 1美元=0.888671克纯金,美国准许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其它国家的货币不能兑换黄金。 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通过黄金平价决定固定汇率; 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不得超过金平价的上下1%,否则各国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从1950年代起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市场上美元大量过剩,从60年代到70年代曾发生多次美元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过程,就是美元危机不断爆发、拯救、再爆发直至崩溃的过程。 美元危机是理解这一过程的中心线索。,“特里芬难题”,两难选择

15、,美元荒,美元灾,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内在原因 直接原因包括: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2)固定汇率波动幅度扩大。 根本原因包括: (1) “特里芬难题”(Triffen Dilemma) (2)主要发达国家国际收支的极端不平衡。 美国连年逆差而其他发达国家连年顺差。 (3)主要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程度悬殊。在固定汇率制下,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实际利率水平较高的国家的货币形成了沉重的通货膨胀压力,各国不愿为此做出牺牲,从而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简介 二、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情况,一、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简介,1976年1月于牙买加首

16、都金斯顿签署了一个协议,称为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的第二次修订案,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汇率安排多样化。 第二,黄金非货币化。 第三,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第四,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 第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和限额。 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黄金非货币化。 第二,储备货币多样化。 第三,汇率制度多样化。,二、对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情况评价,积极方面: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能够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情况。 表现在: 国际间经济交往继续得到迅速发展 各国的政策自主性得到加强,其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牙买加体系经受多次冲击,始终显示了比较强的适应能力 消极方面: 首先,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调整有时会过度波动。(随着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日益复杂混乱和动荡不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