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3078625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者按:2012年11月上旬“第八届夏热冬冷地区中心城市建筑节能 与墙材革新工作交流会”在长沙召开。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墙材 革新处、上海、重庆、南京、成都、武汉、杭州、合肥、南昌、长沙 等九个城市的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办公室主任及部分企业代表出席 会议,现将武汉、上海、南京、长沙四个城市的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 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刊登,以飨读者。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2012年武汉市建筑节能工作情况介绍肖钢2012年,在湖北省住建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市建筑节能与墙 材革新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我市“两型社会”建 设的机遇,围绕省市下达的工作目标,以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为抓

2、 手,全面执行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可 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应用,积极探索既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 发展绿色墙材,在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配合下,在发展绿色建筑、可 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工作取得突破性 发展。一、主要工作进展及做法(一)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年初,在市城建委的组织领导下,将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建筑节能“十二五”目标和节能减排工作目 标任务,列入全市工程建设管理重要目标, 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区并签 署目标责任状,年底按照湖北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考核 办法实施考核。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节能 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3、(鄂政发【2012】35号)对我市建筑节 能工作下达的新的目标任务和提出的新要求, 由市城建委领导带队深 入到各区调研,与各区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主管人员一起共同分 析新的工作目标任务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研究落实对策和具体措施,为确保省、市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二)加强宣传,注重队伍培训。 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召 开了全市建筑节能与墙材改革工作会议。围绕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 安排专家宣讲十二五规划、目标考核办法和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法规。 6月份,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武汉市建筑节能宣传周活动,利用 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新技术、新工艺,并组织 开展了户

4、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2000册,悬挂宣传横幅3000余 条,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800人次,组织600多人现场观摩绿色建筑 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同时,市区共同组织举办了蒸压 砂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墙体白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墙体材料应 用统一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的培训班,全市相关管理部门、新墙材 生产企业、建设各方主体等120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培训。另外,按 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建设高质量的绿色建筑的 总体思路,分别在汉阳区、黄陂区召开了武汉朗诗绿色街区、巢上城 绿色建筑现场观摩会,社会各界 1500多人到会,通过现场观摩、现 场解答、现场体验,起到了良好的的示范作用

5、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增 强了建设各方主体对发展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三)强化监管,完善监管体系建设。以市委、市政府治理软环境,优化行政管理办事流程为契机,围绕建筑节能闭合管理,依据相 关法规,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全市建筑节能监管部门和 建设各方主体的职能职责,重新规范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减 免和返退、墙体验收、新型墙体材料及建筑节能产品备案和建筑节能 分部竣工验收备案程序等办事流程。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贯彻落 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建科201216号) 精神,确保本市民用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质量及防火安全,出台了武汉市民用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质量管理规定(

6、武城建规2012253号)。6月份,在各区开展建筑节能监督管理白查的基 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应用专项监督检 查,共抽查45个项目,其中居住建筑项目30个,公共建筑项目15 个,下发执法建议书7份,检查情况通报全市相关部门和单位。上半 年全市新增新型墙材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80万m3,折合5.4亿标 砖。受理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化学建材产品和技术备案企 业92家,其中83家取得备案证,9家企业因产品质量、生产规模等 原因未予备案。截止目前,办理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项目3649个, 计3025.91万平方米;办理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项目 1050 个,计1

7、025.76万平方米,在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全市建筑节 能标准执行率均达到100%(四)积极引导,发展绿色建筑。今年,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我市各部门注重配合,相互支持,积极引导市场发展,发展 绿色建筑工作起步良好,全市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项目7个,共计70.41万另有5个项目,合计61.61万M已列为我市绿色建 筑试点示范创建项目,两项合计132.02万M,完成年度目标的82.5% 绿色建筑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标识认证项目增多,其中东湖高 新区武汉光谷艺术展示中心、市管项目武汉社会福利大楼获三星级设 计标识,东西湖区武汉沿海赛洛城五期会所、 江汉区中国移动湖北公 司汉口客服中

8、心获二星级设计标识, 江夏区五里锦绣、江汉区武汉中 央文化旅游区、市管项目航天首府获一星级设计标识; 二是公共建筑 申报项目星级较高。江岸区武汉市民之家、江汉区王家墩商务区“武 汉中心”、汉阳区武汉市国际博览中心会展中心等项目已进入三星级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程序;三是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力度加 大。目前花山生态新城、武汉新区低碳生态园、武汉未来科技城、光 谷伊托邦绿色小城镇以及王家墩商务区等示范区项目正在按照绿色 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紧张施工。 其中花山生态新城今年被国 家住建部列入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区;四是绿建标识工程类别有新突 破。武汉建设大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向住建部申报绿

9、建三星标 识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公示;东西湖区湖北中烟集团的工业园已申 报三星级工业建筑,是我省甚至是中部城市的首例绿色三星级标识工 业建筑项目。另外,江汉区万达菱角湖项目获绿色建筑运营一星标识。(五)严密组织,扎实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 我市被国 家财政部、住建部批准为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城市,确定完成 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我市确定了 100个项目共计825 万平方米,应用面积619万平方米。截止9月,已完成了 46个项目 的能效测评工作,计划10月底全部完成具备测评条件示范项目的测 评工作;测评项目中已验收16个,建筑面积94万m2,其余项目测评 一批验收一批,力争

10、年内完成所有项目的验收工作。同时,全市新增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29个,建筑面积122万m2。(六)不断创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入实施阶段。2011年底,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内容包括对市政府、市委办公楼群、市图书馆等30处公建进行节能改造,总投资2亿元,其中利用法开署贷款 2000万欧元,有规模、 有计划地对既有办公建筑开展节能改造的工作开始起步。4月,成立了武汉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家组,完成了总体技术支持单位招标, 完善了法开署贷款武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操作手册。市城建 委多次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会,确定了第一批法开署贷款既有 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11、。按照工作计划安排,年内开工。目前,各项工作 正在有序开展。同时,我市加快了能耗监管平台建设进行升级改造。一是加大了对青山区政府办公大楼、 武昌区政府办公大楼、青少年宫艺术综合楼、武汉市勘察设计大厦、武汉建设大厦等9栋公共建筑能 源管理工作站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借武汉市城建委搬迁及武汉建设大 厦打造绿色展厅之机,将“武汉城市圈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 建筑节能监管平台”搬迁至武汉建设大厦,并对能耗监管平台建设进 行了全面升级,扩容至能实时监测500栋公共建筑的负载能力,应用 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确定了 20栋建筑列入监管系统建设。(七)结合实际,开展科研项目攻关。 今年,由市城建委主办的

12、武汉市发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 标准体系、管理制度及政策研究、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材料集成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 等科技项目通过 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受湖北省住建厅委托,成 立编制组,修改完善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使之上升为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蒸压粉煤灰加 气混凝土砌块工程技术规程 修编通过了省质监局、省住建厅组织的 专家评审。二、下一步工作思路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与我 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 善的需求相比,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特别是在发展绿色建筑 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应用、既

13、有建筑节能改造还只是处于起步 阶段,面临更大的挑战。下一步我市将从六个方面去努力:(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着力建立建筑节能工作长效机制。充分抓住我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 大机遇,按照十二五规划,举全市之力,重点在研究我市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的战略上下功夫, 建立推进建筑节能 深入发展和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二)进一步拓宽渠道,围绕生态宜居的新内涵,着力加强建筑 节能意识和低碳理念的宣传。要针对新时期的新特点,围绕节能减排、 两型社会建设和建设生态低碳城市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信 息传播平台宣传建筑节能的法规和标准、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材料

14、、 新产品,推广建筑节能的科普知识,提 高认识,激发引导全社会对建 筑节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三)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依法行政,着力在提升建筑节能质 量上下功夫。进一步理顺职能职责,加强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严 格按照“规划立项一一设计审查一一项目建设一一竣工验收一一产品 销售一一运行使用”等 “一条龙”闭合的监管,在执行标准、规范 和重点环节上把好关,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四)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在建筑节能发展的激励政策上 取得新突破。要借建设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点示范城市带来的历史机 遇,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和做法,研究和 探索建立发展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和可再生能

15、源建筑应用专项补贴资金等激励政策和机制,支持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 艺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推广、应用;要针对不同的节能建筑类型采 用不同的优惠政策,包括低碳政策和减免税政策;要在特别折旧、政 府招标采购等方面开展研究,制定出台有利于建筑节能发展的激励政 策,同时争取将绿色建筑纳入楚天杯、 黄鹤杯等相关奖项的评定标准 中。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试点,尽力争取低碳经济试验和推广项目。(五)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组织科研攻关,着力引导我市建筑 节能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将建设绿色建筑创建项目1000万m2,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达到80亿标准砖,形成3-4个绿色建筑集中示范 区。我们将充分发挥

16、武汉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四节一 环保”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广泛开展节能建筑学术 交流和推广,为绿色建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六)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着力提升我市 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发展绿色建筑、低 碳生态城市建设,积极培育和引导城市圈绿色产业发展, 加大对技术 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 筑一体化的规模应用。重点扶持光电、光热、地源热泵的生产企业, 节水设备和节能门窗生产企业。十二五期间,力争推广完成太阳能光 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70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面积600万 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装机容量 25兆瓦。新增可再生能 源建筑应用面积达1300万平方米,年替代常规能源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