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字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探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06535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囧字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囧字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囧字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囧字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囧字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囧字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囧”字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粗探摘要:“囧” ,本义为“光明” 。从 2008 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囧”被形容为“21 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而电影人在囧途以及人在囧途之泰囧的热播也让“囧”字大行其道,掀起一股持久不衰的“囧囧”浪潮。本文试图从“囧”字的字源探究和后世词义词性发展、社会文化内涵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究。关键词:“囧”字;文化内涵;社会意义一、 “囧”字字源探究和后世词义词性发展囧,汉语拼音:jing ,注音字母: ,部首:囗,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2、,囧属于生僻汉字,同冏。也与窘的释义相同。 它原为光明之意,现被人们视为“尴尬” 之意。后通过网络在中国迅速为人们所认识并流行。有人认为,囧字是网络文化盛行的新创字,有人认为囧字古来有之,囧字的“走俏”只是古字赋新意罢了。而学生查阅古文献资料,囧字却是古而有之,但囧字意义的泛化却只能说是社会、网络、生活等多种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囧其实是“冏”的衍生字,现代的字典里都查不到。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冏的意思为“明亮、光明” 。 “冏”字是生僻字,一般古代常用。原义是光明,明亮和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注明:“窻丽廔闓明,象。又伯囧,人名。周太仆。正本作囧,俗讹作冏。见书囧命 。又与烱同。 韩愈诗虫

3、鸣室幽幽,月吐窻囧囧。 注囧囧犹烱烱也。烱从火囧。 ”而唐韵 集韵 韵会也均提到:俱永切,音憬。但其实早已经在甲骨文中“囧”字就已经存在了。综合近现代学者的考证如下: 关于(囧) 的形义,主要有五种说法:1、窗户说:许慎说文 囧部:“囧,窗牖丽廔,闿明也” ,象形。2、仓廪说: 屈万里:“囧字,当为仓廪一类之物,于此则作动词用, 米囧 ,意谓“新米已入仓廪也 ”。3、祭名说:于省吾先生:“囧为祭名,契文亦作囧,通盟。盟谓要誓于鬼神。 ” 4、地名说:于辞义则认为是地名:“卜辞囧为地名,且多与米字同见。 ”然为何种地名,他似又赞成屈氏仓廪说。姚孝遂、肖丁先生意见类似:“卜辞囧字正象窗牖丽廔闿明玲

4、珑之形,而均用为地名,无例外。 ”赵诚先生则说:“囧构形不明。甲骨文用作地名。 ” 5、牛耳说:近人殷康古文部首一书提及囧为“牛耳形” ,并作图释。而眼睛说是对中国文字颇有研究的流沙河先生解释提出的说法,他认为囧是一个象形文字,代表一只眼睛。本来外边是一个圆圈,作眼眶,中间的“八”是耷拉下来的睫毛, “口”是指眼珠。形容人目光炯炯。“囧”是一个象形字是不成问题的。甲骨文与金文的(囧)字均作圆形,无例外。我们知道,圆形刻铭较方形难,如其字本非图像的圆形物,它是不必费力弄成圆形的。也就是说,从象形上看,囧如为窗,则应像圆形之窗。可是已发现的商代房屋窗户多为方形、三角形或者可以推定为方形。一般说来,

5、方形窗的制作也比圆形窗容易,后代一般房屋窗户的建制也是方形的多。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商代房屋就是有圆形的窗,那也不会比方形的多。那么说文所谓囧为窗牖玲珑象形便说不过去了,因为文字的取形应该是以事物的常见形象为代表,非用一个圆形表示窗,令人难以置信。 囧在卜辞中为地名,是确切无疑的。仅从囧所处卜辞的句式语法就可以定论,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我将我所见到的有关囧的可以成文连读的卜辞都收集起来可以发现在很多卜辞中,囧只能当作地名理解。那么囧是一什么地名呢? 在那些卜辞中,有这样几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1、在囧地进行的活动是“王”的活动,主语是“王” ;2、 “王”后“囧”前的动作是“米” 、 “囧”以众

6、“黍” 。 综上,囧为祭祀地是可以肯定的。既然囧为地名,既然在囧地所进行的活动是祭祀活动,则囧地不是祭祀地是什么?这是典型的农业民族的祭祀,祭祀所用的物品非“黍”即“米” 。可见,在囧的取形上窗户说是影响最大和最久的,而于辞义却越到后面越趋向于地名说。但是究竟为何种地名仍无明确说法,上述所说的祭祀地仍需进一步探究和考证。 囧字在后世发展中基本为形容词词性。1、同本义,光明。如:囧囧(光明的样子) ;冏彻(明亮而通彻) ;冏寺(即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舆马及马政) ;2、鸟飞的样子。如:冏然(鸟飞的样子)。常用词组有:囧卿,读音:jing qing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释义为太仆卿之别称,掌管舆马

7、和畜牧等事,冏卿因之吴公。 (指太仆卿吴默。字因之) 。此外,囧字在方言中也有记载,如粤语:gwing2,客家话:gin3 kwen3 (客音字典) gin3 kwen3(台湾四县腔) gin3 kwen3(海陆丰腔)。二、 “囧”字的文化内涵网友认为,囧字中“八”像眉眼, “口”像一张嘴。因此根据形状, “囧”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等意思,示意很好很强大,指处境困迫,喻尴尬,为难。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 (原是台湾 某青年用 orz 来代表郁闷,因为“orz ”很像一个人跪着,后改为“囧 rz”,更加形象,后才出现郁闷等网意。 )本作“冏”同“窘”

8、 (粤语与“炯”同音)在网络文化中, “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1,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 2,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它的作用是前者。Orz 表示:失意时,体前屈。失意体前屈在中国, 香港与台湾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次文化。常写作orz、 Oro、Or2、On_、Otz 、OTL、sto 、Jto 、o|_ 等。但仍以“orz”最为常用,并有混合型,表示无可奈何的“囧 rz”。 “囧”字以其 楷书 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在互联网上迅速流行。随后在香港,有网民将电视剧乱世佳人 (电视剧) 中的一个演员胡杏儿常做的委屈八字眉模样与“囧” 字相比,评论其演技,进行恶搞,促使“囧”字在网络上更加流行

9、。普通话的“囧” 与“窘”同音,读起来的感觉也很容易跟窘境、窘况联想在一起,普及速度飞快。又用其字的形象来表示“尴尬” 、“无奈” 、 “真受不了”、 “被打败了”等意思。 一些网民受到 Orz 的启发,用“ 囧”代替“O”,使得“失意体前屈 ”的头部更加写意,写作 “囧 rz”,甚至写作“囧 rz=3”来夸张地表现出无奈的意思,囧很快地被“ 过分 ”地应用到了许多词汇中,以前的 “窘迫” 甚至也被替换成了 “囧迫”。更甚至有人用这个做了一个网站。 而源源不断出现的还有:囧视频、囧字奶茶、囧论坛等等。俨然成为 90 后网友的独特标志。一个网名叫“水管工” 的网友是 四川大学一名副教授,他认为用

10、“囧 ”表达情绪,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 “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网络的完美对接,这是件让人惊喜的事情。 ”水管工说,他在大学低年级课堂上说出“囧” 字时,感觉一下就和 90 后学生亲近了很多。 “囧 在网络中是表达悲伤、无奈情绪的习惯。 ”SandraChou 是北京大学博士生,他说,像在现实生活中,人悲伤了会哭一样,在网络中,人有了悲伤或者崩溃的时候,就会“囧 ”。同时,囧也可以表示 幽默、或者形容自己的心情,例如:“纠结、郁闷” 等意思,也就是说,不同语境下, “囧”的意思是不同的。对于“ 囧 ”字在网络 上的流行,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尊重汉字,用来恶搞不雅,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

11、但是也有人认为对“ 囧” 字这样的生僻字的关注,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播。网络语言对汉字、方块字的一种重新解读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传播现象。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再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然而,这件事最妙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囧”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 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户, “八”和“ 口”构成了雕花的窗棂。有窗就有亮,引申而来就变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现代网民在使用“囧” 字的时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为什么很多人不分代际,都能迅速

12、接受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接受的不是某种从天而降的新发明新创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应用。同时,又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认同了这种新鲜的诠释。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只是外壳,它的内核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汉字出现之后,中国人习惯了文字和形象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尽管时光流逝, “囧”字已经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但是一旦有机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又可以恢复鲜活的生命力。想到后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这一点,就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之感动。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它不随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而消亡,所有中国人可以凭借它而彼此相认,永不相忘。 汉语之所以始终有鲜活的生命力,

13、是因为人民始终在参与这个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一个把“囧”和人脸联系起来的人已经不可考,他发明了一个新玩法,然后为大家所接受。也许一段时间之后, 新华字典 里会增加一条新的解释。而我们的后人在一千年后翻出这个字,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的感受。想到那么久以后汉语还依然存在,让人觉得很宽慰。想到自己早已不在,让人觉得非常之囧。参考文献:【1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10 月【2 】 蒋瑞:甲骨文“囧” 形义新证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01 期【3 】 王薇、刘渭锋:“囧 ”字的社会语言学解读 ; 语文学刊 ;2009 年 02 期【4 】 李媛媛:从甲骨文到火星文: “囧”字古今意义浅析 ;青年文学家 ;2010 年15 期【5 】 张时倩:囧字复兴的社会及认知根源 ;商情 ;2010 年 2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