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06475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清代讲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文学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第九编 清代文学章节名称:清代文学概述授课时数:1教学目的和任务:对清代文学的整体状况有基本的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清代前期的两个重要思潮:重实与感伤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节 社会概况明代末年,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各种局限,给了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满洲族政权入主中原的机会。公元 1644 年,已称帝建国的清朝统治者在明朝降将吴三桂引导下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建立后,用 40 年时间逐步完成了对全国的军事征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巩固

2、政权,采取了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的措施。到了康熙 20 年(公元 1681 年)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到乾隆年间,耕地面积比顺治年间增加了一倍,农业生产技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较大提高。当时华北和江南最为繁华,两湖、两广、四川也得到开发。手工业和商业比明代更为发达,苏州、杭州、扬州、江宁、广州、汉口、北京已成为规模很大的工商业城市。这一时期社会繁荣,被称为“康乾盛世。从康熙末年开始,伴随着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也日益腐朽,土地兼并也加速进行。特别是乾隆后期,官僚、贵族、富商、地主豪绅掠夺了大量土地,积聚了巨额财富,朝政日趋腐败,贪污成风,人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

3、起义相继发生,清王朝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道光 20 年(公元 1840 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学史上沿用了历史学的分期,习惯于将此前的称为古代文学,此后的称为近代文学。第二节 文化与学术概况从清初到鸦片战争的近二百年间,文化领域内的斗争也很尖锐。清王朝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竭力推崇程朱理学,定都伊始便尊孔崇儒。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 五经命题,只能用朱熹等人的著作阐述经义,使宋代理学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清政府还下令编篡多种卷帙浩繁的辞书、总集、丛书和类书,先后编篡了康熙字典渊鉴类函 佩文韵府 古今图书集成 全唐诗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收

4、经史子集典籍三千四百馀种,近十万卷,为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一大总汇。以现在的眼光看清代的图书大整理有三个作用:第一,拉拢和控制了大批学者,当时的许多学者都是常年埋头故纸堆不问世事。第二,对全国的图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并且命令各地查缴“违碍“书籍,然后销毁。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文化专制造成的图书厄运。第三,使古代图书典籍得到整理和保存,也方便了学者研究和使用。清王朝还大兴文字狱,案件之多,株连之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有些案件牵连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使知识分子不敢批评朝政,写诗作文都有顾忌。在清政府大力倡导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与大兴文字狱的双重影响下,在学术上形成了乾嘉学派。乾嘉学派

5、又称乾嘉朴学,朴学即质朴之学,与明代“空谈心性” “束书不观,游淡无根”的学风相对。它的渊源是汉学,汉儒治经最重名物训诂。它的近源是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主张从文字、音韵、训诂入手,求得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到康熙末年,考证之学代替了经世之学,学者们由考经而考史,在诸如文字、金石、音韵、训诂、舆地、天文历算、典章制度、古籍考证、注疏、校勘、辑佚、辨伪、目录等领域,长期进行窄而深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整理保存古代典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总的看来,却只是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脱离现实的倾向导致缺乏思想理论的建树。第三节 清代文学概况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6、也是古代文学的大总结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文体都很繁荣,文学流派众多,文学理论也比前代有所突破,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1、清诗概况。清初诗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清爱国志士,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他们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另一类是仕清又忏悔者,如钱谦益、吴伟业,他们的晚年在痛苦中度过,思想矛盾都表现在诗中。康熙年间的诗坛领袖王士祯创立神韵说,影响极大。乾隆年间的袁枚创性灵说,沈德潜创格调说,翁方纲创肌理说,他们的创作和理论都有各自的特点。2、清词概况清代的词人、词作、词论均多于前代,被称为文学史上的“词之中兴” 。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以朱彝尊为领袖的浙西词派、以张惠言为代

7、表的常州词派、以及被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己”的纳兰性德,在词创作方面都极有建树。3、清散文概况清初散文沿着明代“唐宋派”的路线向前发展,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学者主要写经世致用之文。另外较重要的散文作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都较有成就。康熙至乾隆年间产生的桐城派,是清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槐、姚鼐,他们的古文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清代的骈文在乾隆时期得到复兴,以阮元为代表的文笔派为文尚骈尚偶,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经过论争产生了不拘骈散之论。4、清戏概况清代戏剧作家作品数量都十分可观。杂剧数量 1300 种左右,传奇数量约在 1100 种左右。杂剧数量虽

8、多于传奇,但清代戏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传奇方面,而又以清初传奇为重头戏。清初传奇创作主要有三种流派: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其身份和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较强的案头化倾向;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讲究戏剧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在此三派之后,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的是被称为“南洪北孔”的历史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清初以后,戏剧创作的质量急转直下,乾隆时期的杂剧传奇多平庸之作,只有蒋士铨的传奇和杨潮观的杂剧有较高的价值。李渔还就明代传奇的得失,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编剧和表演的理论,在闲情偶寄一书的“词曲部” “演习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5、清小说概况

9、小说创作的繁荣代表了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从数量来看,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和其他材料的统计,清代白话通俗小说的数量大约在 400 种左右;据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 ,清代文言小说数量大约在 500 种左右。这个数字超过明代,居历代之首。从题材类型看,白话小说在明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四大小说类型的基础上,又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才学小说、讽刺小说、公案小说等新题材。文言小说在志怪、志人、传奇等传统类型的基础上形成了“剪灯系列” “虞初系列” 、拟唐传奇系列。各种题材的小说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到清代,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已十分成熟,一些优秀作家认识生活和概括生活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产生了聊斋

10、志异 红楼梦 儒林外史等小说史上的颠峰之作。章节名称:清前期诗文与词授课时数:4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对清初诗文与词有深入理解。并掌握抗清与仕清文人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杜丽娘情欲觉醒与时代审美思潮的呼应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章 清前期诗文与词第一节 清前期政治、经济和文学概论(一)满族建立清王朝后,对汉民族进行残酷镇压,民族矛盾加剧,清初四十多年民族反抗的斗争连绵不断。(二)满族经济带有浓厚的奴隶制残余,进入汉族地区后,把已进入后期的封建经济拉向农奴制经济,三次圈地运动,允许奴隶存在,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遭到严重破坏。(三)康熙时,停止圈地,实行科举,开设学校,缓和

11、了矛盾,使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四)清前期是战乱和恢复时期,文学反映了时代的特点。诗文、戏曲和小说都存在着强烈的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的内容。第二节 遗民诗人(一)清初的遗民诗人亲身参加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抗清斗争。他们所写下的诗文富有强烈的战斗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以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因他们又是著名学者,所以被称为“学人之文” 。1、顾炎武的生平著作和文学主张:参加抗清的保卫战,文学上主张创作的目的为“经世致用” “明道救世” ,反对摹拟。他在与友人书十七中说:“君诗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

12、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 ”讲解: 精卫2、黄宗羲生平著作:其父黄尊素是东林党重要人物,被阉党迫害致死。明亡后抗清十余年。失败后,隐居乡间,讲学著书。尖锐批判封建政治,提出“工商皆本” ,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讲解原君原君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和文风,鲜明有力地向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皇帝挑战,向封建国家体制、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挑战,可见其学说的民主精神与不屈的斗争精神。3、王夫之生平著作和文学主张:哲学上倡导唯物主义;历史观主张进化论;文学上反对复古,主张创新,反对创作上的形式主义,重视创作的思想内容。第三节清初入仕诗人真正主宰清初诗坛的是入清后入仕的诗人钱谦益、吴伟业,这些诗人常为自己的政治

13、选择而懊悔,后半生多是在矛盾与痛苦中度过。在文学上能兼融并蓄,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一)钱谦益,曾任明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朝任礼部尚书。后率先降清,又辞官抗清。明清之际沧桑巨变和自己的污点成了他诗的素材。其为诗主张学宋,又能兼融唐人诗歌之长,汇唐宋诗风为一炉,形成“情真而体婉,力厚而沉思,音雅而节和,味浓而色丽”的特色。被称为清初江左三大家之首。讲解后秋兴之十三这首诗技巧圆熟,语言沉郁,极富形象性、暗示性,代表了他后期诗歌的最高水准。(二)吴伟业,明崇祯时官左庶子,明亡后被迫仕清,任国子监祭酒,一年后辞归。经历与钱谦益略同,在文学观念上却不同,他取法唐诗又能吸收宋诗之长。他早年的诗华艳绮丽,藻采风

14、流;明亡后苍凉凄楚,风骨遒劲。讲解圆圆曲“梅村体”此诗写明末清初之巨变,真实深婉,故有“一代诗史”之称。第四节清初三大家清初散文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被称为“文人之文” ,号称“清初三大家。 ”(一)侯方域在清初三大家中较突出,他追随唐宋八大家和司马迁的文风,讲究文章的气势和生动,一些传记文如李姬传 、 马伶传 、 任源邃传都能写出人物性格和生动的情节,其中不乏传奇小说笔法,人称“以小说为古文辞”(二)魏禧认为“文章之能事,在于积理” 。 “积理” 就是观察和认识生活。其文章受左传 、苏洵影响,叙事简洁而又传神。 大铁椎传记叙

15、一身怀绝技而又不为世用的侠客,文章细腻、生动。(三)汪琬论文主张明于辞义,合于经旨,博观约取,归于雅驯。他的观念比较传统,但文章长于叙事,文字朴实, 江天一传记事简要,刻画性格鲜明,历来被人称颂。第五节 “南施北宋” 与“南朱北王”“南施北宋”指施闺章与宋琬,他们比较关心现实生活和民间苦难。施的诗风冲淡闲远,较多文人高雅格调;宋的诗风雄深磊落,怨而不怒。王士祯自钱谦益去世后,成为一代诗坛盟主。提出了影响一代诗人的“神韵说” ,其实质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性因素对诗歌的干扰,而更多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含蓄蕴籍的境界,强调诗歌的陶情冶性的娱乐功能。他竭力推崇王、孟诗风,作品也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

16、怀为主,其诗多七言绝句。讲解秋柳 、 秦淮杂诗朱彝尊的诗以学力、辞藻见长,用笔雄健。早期的诗多叹息故国沦亡,感慨民生疾苦,后期格调平和闲雅。其诗由唐入宋,比较鲜明地反映了清初诗坛演变的趋势。第六节 清前期的词明末清初词坛。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作品,于风流婉丽之中寄托了历史兴亡之感。同时期的王夫之、屈大均、钱谦益、宋琬等人虽政治立场各不相同,但词作中蕴含的兴亡之感和凄楚之情多相类似。但真正开创清词风气,使之中兴的却是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和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以及自成一家的纳兰性德。(一)陈维崧学识渊博,才情纵横,长调小令,均能运用自如。一生填词 1800 余首, “古今词人无出其右” 。其词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师法苏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