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3005412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卷面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 基础知识(32分)(一)根据要求选出合适的选项(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恬(tin)静 安谧(m) 心弦(xin) 泰然处(ch)之B.迤(y)逦 筛选 (shi) 铿锵(jing) 脍(hu)炙人口C.绚(xn)丽 韶(sho)华 魅(mi)力 家喻(y)户晓D.憧(cng)憬 虔(qin)诚 应和(h) 锲而不舍(q)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绝处逢生 眼花潦乱 鹤立鸡群 豁然贯通B.周而复始 浑身解

2、数 妄下段语 恍然大悟C.肃然起敬 各得其所 人迹罕致 重蹈覆辙D.天伦之乐 孜孜不倦 随身附和 化为乌有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B.他这个人说话做事太果断,什么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C.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D.国家级的报刊,更应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4.下面对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这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来到隆中听到农

3、夫诸葛亮所作的歌。B“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水浒传中白胜挑着白酒走上山岗智取生辰纲时唱的歌。C“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来到流沙河边看到的流沙河碑文。D“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浔阳楼墙壁上题的一首诗。(二)古诗文积累(8分)5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关雎)(2分)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周敦颐爱莲说),(1分)7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2分)9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意思连续的两句。(2分) ,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5分)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 , , ;天高云淡,黄叶满地,点染出秋天的色彩;雾凇沆砀 寒梅怒放,凝成了严冬的风骨。从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中,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10.仿照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在下面划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形成排比。(3分)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 , , ;天高云淡,黄叶满地,点染出秋天的色彩;11.”从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中,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个病句,请修改(2分)

5、。 (四)、名著阅读(7分)12请从下列名著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注明出处和作者,并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A、武松斗杀西门庆 B、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C、鲁宾逊搭救“星期五” D、孙悟空三调芭蕉扇(1)精彩片断: 出处: 作者: (3分) (2)情节概述(提示:要注意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 二文言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14题。(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诗人从蜀地乘船沿长江东下,不远万里来到楚地荆门旅游。

6、B船移景换:崇山渐去,荒野出现,江水也由湍急而变平缓。C奇景连连:倒映在江中的月影像是飞来天镜,添上的云气变幻如同海市蜃楼。D旅途所见物景令人难忘,而诗人最爱的还是从故乡就一直跟随自己一路远行的长江水。1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7题。(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7、?”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

8、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1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之所以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她偏爱我。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的奖赏。C.时时而间进还经常有人来进谏D.今齐地方千里如今齐国的土地面积达方圆千里。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齐国重臣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所问到的妻、妾和客都说他比徐公更美。B有自知之明的

9、邹忌共商国是,反思自己听不到真话的原因,由己及人,认为作为一国之君的威王所受的蒙蔽自然比自己更严重。C威王从邹忌的讽谏中醒悟,立即下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征集臣民对自己执政的批评意见。D邹忌善于讽劝,威王虚怀纳谏,百姓踊跃进言,君、臣、民在朝廷共商国是,齐国由此大治,成为诸国霸主。(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3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10、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8下面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故不为苟得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万钟于我何加焉 因使唐雎使于秦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多助之至,天下

11、顺之D生,亦我所欲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翻译下面句子。(6分)(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4分) 20第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 (用原文的话回答)(2分)21第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 ”比“ ”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 ”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3分)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5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

12、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2、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