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处理对玉米淀粉应用性质变化的影响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2997449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5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温处理对玉米淀粉应用性质变化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温处理对玉米淀粉应用性质变化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温处理对玉米淀粉应用性质变化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温处理对玉米淀粉应用性质变化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处理对玉米淀粉应用性质变化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李新华, 穆! 静!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辽宁沈阳 !#$) 摘% 要: 探讨在 !329#(.,*( )! 实验方法 !%高温淀粉样品的制备%取玉米淀粉 !, 加适 量水制成淀粉团, 分成三份, 分别在高压杀菌锅中 ! 蒸馏水, 用 89+ 黏度仪测定其黏度曲线。 !4*4: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 :3 分别称取不同高温 处理后的淀粉样品 57 加入 5=%; 水, 用沸水浴使淀 粉完全糊化, 然后冷却至室温, 定量配成浓度为 的冰箱中, 冷却成胶冻, *5? 后取出, 置于室温解冻, 观察胶冻的情况, 反复冷冻、 解冻直至分层或有水析出为止。 !4*4=淀粉糊的透明度测定

2、: 分别称取不同高温 处理后的淀粉样品 !7 加入 !$%; 水, 用沸水浴加热 #$%&, 使淀粉完全糊化, 然后冷却至室温, 再用水调 整淀粉糊为原体积, 以蒸馏水为参比, 用 !% 比色皿 在波长 =*$% 测量 A. 。 ! 结果与分析 !#$ 高温处理后的玉米淀粉颗粒形态 从图 ! 可见, 普通玉米淀粉多为多角形, 颗粒表 面光滑, 蒸煮过和焙烤过的玉米淀粉颗粒表面粗糙 并出现裂痕, 油炸过的淀粉颗粒不完整, 表面粗糙但 没有裂痕。淀粉粒的形态变化说明经过 !$ 以上 高温处理的淀粉粒与原淀粉不同, 都发生了物理变 性, 从而必然导致应用性质上的变化, 这对研究玉米 淀粉在高温条件下

3、的糊化性能和加工利用具有指导 意义。 图 ! 高温处理后的玉米淀粉颗粒形态 !#! 淀粉颗粒的溶解度和膨胀度 由图 * 看出, 四种淀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 除了油炸处理过的淀粉外, 另三种淀粉溶解 度曲线相似, 油炸处理过的淀粉溶解度明显大于另 三种淀粉, 说明油炸处理过的淀粉粒解体程度高。 由图 # 可以看出, 蒸煮和焙烤过的淀粉膨胀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 但增加的幅度远小于普通玉米淀粉。 油炸处理后的玉米淀粉膨胀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说明淀粉在 !$以上的高温作用下, 淀粉粒结构和 分子结构都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由于油炸处理的 温度高于蒸煮和焙烤, 淀粉粒结构和分子结构破坏

4、程度更大。 图 * 不同形式高温处理的淀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溶解度 图 # 不同形式高温处理的淀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膨胀度 !#% 糊化特性分析 由图 5 可 知, 普 通 玉 米 淀 粉 的 峰 值 黏 度 为 #:#:,, 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淀粉。油炸过的淀粉在 测量过程中没有出现峰值黏度, 曲线趋于平直。蒸 煮过和焙烤过的淀粉的曲线特征相似, 峰值粘度低 于普通淀粉, 但粘度稳定性好于普通淀粉, 说明经 过高温处理后淀粉分子受到破坏, 导致淀粉黏度 降低。 图 5 不同形式高温处理的淀粉的糊化特性 注: 曲线 !: 普通玉米淀粉; 曲线 *: 焙烤的玉米淀粉; 曲线 #: 蒸煮的玉米淀粉;

5、 曲线 5: 油炸的玉米淀粉。 !#& 淀粉糊稳定性分析 由表 ! 可知, 蒸煮、 焙烤的玉米淀粉和原玉米淀 粉解冻后都稍有水析出, 并形成有弹性的海绵结构, 冻融稳定性较好, 而油炸过的淀粉由于糊化后基本 上不能形成凝胶, 冻融后状态变化也不大, 这是因为 油炸后, 在高温作用下淀粉分子断裂程度较高, 成糊 粘度较小, 冻融后变化较小。 !# 淀粉糊的透明度分析 淀粉糊化后, 其分子重新排列相互缔合的程度 是影响淀粉糊透明度的重要因素。如果淀粉颗粒在 !# # # 吸水与受热时能完全膨润, 并且糊化后淀粉分子也 不发生相互缔合, 则在淀粉糊液中无残存的淀粉颗 粒及回生后所形成的凝胶束, 因此

6、淀粉糊就非常透 明, 当光线穿过淀粉糊液时, 无反射和散射现象产 生。由图 ! 可知, 经过蒸煮和焙烤过的淀粉糊透光 率均好于未处理过的普通玉米淀粉。油炸过的淀粉 透明度最差, 说明淀粉粒的分子间氢键被破坏, 糊化 后不能形成网状结构, 包容的水分少。 图 ! 不同高温处理的玉米淀粉糊的透光率 ! 结论 玉米淀粉经过蒸煮、 焙烤和油炸处理后, 使淀粉 的形貌特征、 膨胀度、 溶解度、 糊化特性、 冻融稳定 性、 透明度等特性都发生很大变化。 !#$经过蒸煮和焙烤高温处理后, 淀粉颗粒膨胀、 破 裂, 直链淀粉双螺旋结构被破坏。经油炸处理后, 淀 粉颗粒发生崩解、 水分从分子网络中释放出, 最终

7、重 新融合形成大块的团聚体, 淀粉和脂类化合物发生 了一系列的相互作用, 团聚体呈胶状碎片状。 !#%蒸煮和焙烤的玉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 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油炸玉米淀粉膨 胀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说明经 #$%以上的高温作 用, 淀粉粒和淀粉分子结构都发生很大变化, 从而导 致其应用品质的变化。 !#!蒸煮和焙烤过的淀粉的曲线特征相似, 峰值粘 度低于普通淀粉, 粘度稳定性好于普通淀粉, 油炸处 理的淀粉粘度基本消失。说明经过高温处理后淀粉 分子受到破坏, 导致淀粉黏度降低。 !#&蒸煮、 焙烤的玉米淀粉和原玉米淀粉冻融后, 都 能形成有弹性的海绵结构, 冻融稳定性较好

8、。蒸煮、 焙烤的玉米淀粉糊透明度大于普通玉米淀粉, 油炸 玉米淀粉糊化不均匀, 平均透明度不及普通玉米 淀粉。 参考文献 #蔡丽明, 高群玉 &淀粉脂类复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 粮油加工, )$* ()) : +!+*& )程学勋, 许永亮, 瞿明勇, 等 &热处理对大米黏性的影响 ( &食品科技, )$*, ,) (,) : !-.)& ,张春红, 黄晓杰, 李心欣, 等 &高直链玉米淀粉性质的研究 ( &食品科技, )$., ,# (,) : )#),& /洪雁, 顾正彪 &蜡质玉米淀粉的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中应 用 ( &中国粮油学报, )$!, )$ (,) : ,$,& !高卫帅

9、, 张燕萍, 徐海娟 &, 种玉米淀粉的性质比较 ( &食 品与发酵工业, )$*, , (-) : .!.-& .徐忠, 张海华, 刘明丽 &热液处理对淀粉性质的影响研究 ( &食品工业科技, )$* (.) : ),$),)& *张璐 &淀粉的糊化以及测定方式的发展与探讨 ( &食品 科技, )$# (+) : /,/!& +吴雪辉, 张加明 &板栗淀粉的性质研究 ( &食品科技, )$,, )/ (.) : % ,+/#& (上接第 +) 页) ,丁仁凤, 何普明 &茶叶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概况 ( &茶 叶, )$/, ,$ (/) : )$*)$-& /周红杰 &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及健身

10、作用 ( &农牧产品开 发, #-* ()) : #*#+& !周红杰, 秘鸣, 韩俊, 等 &普洱茶的功效及品质形成机理研 究进展 ( &茶叶, )$,, )- ()) : *!*& .黄意欢&茶学实验技术 0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魏毅, 王娟, 罗英杰 &香荚兰素比色法测定茶多酚口含片 中儿茶素含量 ( &中国中药杂志, #-, )/ (.) : ,/*,/+& +陆松侯 &茶叶审评与检验0 &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 社, )$& -张新富 &云南普洱茶中多酚类物质与品质及茶褐素化学 组成的研究 1 &云南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罗龙新

11、, 等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及 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 &茶叶科学, #-+, #+ (#) : !+.)& #王栋, 康健 &茶多酚的功效、 提取及应用前景 ( &新疆大 学学报, )$*, )/ ()) : )#*)#& #)何国藩, 林月婵 &普洱茶色素类物质及其在渥堆过程中 的变化 ( &中国茶叶, #-+* (/) : .*& #,李立祥, 都云赋 &茶色素制取研究进展 ( &茶叶通报, )$,, )! (/) : #./#.*& #/李立祥, 萧伟祥 &茶色素及茶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 福建茶叶, )$) (/) : ,!,+& #!边世平 &茶叶的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 &青海大学学 报, )$/, ) (/) : /,/!& #.陈建国, 胡欣, 梅松 &茶叶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