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伤仲永》讲学稿(无答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982109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伤仲永》讲学稿(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伤仲永》讲学稿(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伤仲永》讲学稿(无答案) 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伤仲永》讲学稿(无答案) 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伤仲永讲学稿学习目的:1、能讲述这个故事。2、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对类似仲永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莆,宋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文章写得很好。被后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课文选自监川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苏轼、苏绚、苏辙、曾巩、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模块一:温故知新(独立完成)(8分钟)学习内容1世说新语是古代集,分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作者,南朝宋家,彭城人。2期行选自,乘船选自。这两篇体裁都是。3.背诵期行、乘船。 小组内成员互查完成情况并给予等级评定: 模块二:自主学

2、习(独立进行)(20分钟)。 学习内容摘 记注音邑人( ) 环谒( ) 不能称( ) 世隶耕( )泯然( ) 或以钱币乞之( ) 仲永(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父异焉 即书诗四句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或以钱币丐之 从先人还家 称前时之闻 3、与“邑人奇之”一句中“之”的用法和意思完全一致的两项是:( )( )A、忽啼求之 B、借旁近与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D、余闻之也久 E、于舅家见之 F、不能称前时之闻4、翻译下列句子A、稍稍宾客其父 。 B、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C、泯然众人矣。 5、口头翻译全文。 小组内成员互查完成情况并给予等级评定: 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交流、

3、展示、精讲质疑)(30分钟)研讨内容摘 记【小组研讨内容以及展示方案与建议】1、方仲永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谈谈对神童的看法。展示建议:结合注解,理解课文大意。2、后来,方仲永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原因是什么?(用原话回答)展示建议:细细研读课文。3、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展示建议:可以同学先商讨后体会、总结。 模块四:教师精讲(认真听讲并记录要点)训练内容翻译并复述文中的故事;2、神童、教育;3、文中的道理; 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随堂检测与反馈 检测内容:23、伤仲永 班级: 姓名: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父利其然也,日扳

4、仲永环谒于邑人。C、仲永生五年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 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下车引之3、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 旁近:邻居(的书具) B、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族:团结族人。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文章阐述的道理。 D、泯然众人矣 众人:一般人,普通人。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叙仲永之奇特,后写仲永之退化,先详后略,先抑后扬。B、当父亲拉着仲永去求“利”的时候,也把仲永“拉”进了“众人”的行列。C、本文以“余”所“闻”“见”为素材组织文章

5、,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D、本文通过仲永由神童变为“”众人过程,揭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5、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n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yC、 泯然众人矣mn D、不能称前时之闻 chn6、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稍稍宾客其父 B、复到舅家 C、泯然众人矣 D、忽啼求之7、对“伤仲永”的“伤”正确的理解是( )A、中伤 B、受伤 C、哀伤 D、伤心8、“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中的“文理”的正确理解是( ) A、 文章的条理 B、文采和道理 C、文采和条理 D、文章的道理9、“邑人奇之”中的“奇”的意思是( ) A、奇妙 B、特别 C、以为奇 D、奇怪 10、与“邑人奇之”一句中“之”的用法和意思完全一致的两项是:( )( )A、忽啼求之 B、借旁近与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D、余闻之也久 E、于舅家见之 F、不能称前时之闻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