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2981829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一、单选题1.(2分)实践是指()。 A.个人的生活活动 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答案D2.(2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坚定的阶级立场 B.严密的逻辑体系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答案D3.(2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4.(2分)“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

2、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5.(2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B.“各尽所能,按资分配” C.“各尽所能,按时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6.(2分)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这倾向属于()。 A.本本主义 B.人本主义 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7.(2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3、8.(2分)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说明()。 A.社会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社会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C.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 D.社会革命和改革没有本质区别9.(2分)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0.(2分)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D.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1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B.发展社会主义不能照搬苏联模式 C.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D.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2.(2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出发。 A.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B.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C.全局、整体 D.党的领导13.(2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的出现()。 A.是纯粹必然的 B.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C.是纯粹偶然的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14.(2分)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演讲之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

5、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普遍有效性15.(2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多选题1.(2分)下列哪些见解能引导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 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B.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2.(2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6、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B.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C.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容纳空间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3.(2分)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4.(2分)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

7、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5.(2分)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冬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6.(2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 A.欧文 B.圣西门 C.傅里叶 D.莫尔7.(2分)唯物史观认为()。 A.一言可以兴邦,

8、一言可以丧邦 B.英雄造时势 C.时势造英雄 D.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8.(2分)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再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再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面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9.(2分)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发现是()。 A.唯物史观 B.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 D.辩证唯物主义10.(2分)“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段话的含义是()。 A

9、.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三、填空题1.(2分)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2.(2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3.(2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2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5.(2分)的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四、简答题1.(5分)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考生答案:(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行和飞跃性的统一。2.(5分)简述感性认

10、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考生答案:(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中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凭借感官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的、片面的、外部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们是同一个认识发展过程中彼此相互联系着的两个认识阶段,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的统一。(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依赖: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没有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本身的特点

11、,决定它必须进一步深化,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所以它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渗透。在人们的认识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3.(5分)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考生答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不

12、相同,这是各国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五、论述题1.(12分)面对当前的全球化背景,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谋求发展。考生答案: 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包括思维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又无法回避,惟一的办法是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发展中国家能否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关键看它是否能抓住机遇,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增强综合国力

13、和竞争力。 (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为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在推进制度改革时,必须注意新建立的制度要承担联系内外市场、内外经济的职能。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整体处于劣势,故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显然不适合处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内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不仅由企业竞争力体现,而且涉及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需要动员各个领域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行为,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配合;政府必须从宏观上

14、对如何发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制定政策,并加以规划和指导。具体说来,发展中国家在制订一个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首先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的时序性,不能急于求成。例如金融自由化,特别是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更应该慎重。急于开放金融市场,必然给国际投机势力以可乘之机。事实证明,金融开放与金融自由化存在着重大的风险。无视这些风险,不严加防范,就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要保持自身金融健康,防止泡沫经济,引入外资要适当,汇率制度要合理;二是要建立多重金融防线,这些防线应该包括:国际资金与国内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引进的国际资金中的贷款资金与股本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贷款资金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适度比例防线,股本资金中直接投资与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