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2977501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推荐】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章第三章生产函数分析上一章重点研究了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人类社会不能一天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一天停止生产.生产在人类的经济活动四个环节,消费、生产、交换和分配,起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本质特征就是要组织生产,面对市场需求,企业应当如何来组织生产呢?本章仅从实物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上来研究生产者的供给行为,包括生产的性质,生产函数的理论及其表达式,产量的预测,技术进步及其测定,生产者的优化选择等。第一节企业生产一企业生产类型正如前所述,生产是人们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或增加社会使用价值的过程,根据劳动作用的对象不同,生产可以分成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人利用工具直

2、接作用于自然界,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第二产业是人利用工具作用于初级产品,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以成为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对物质资料需要的产业.第三产业是满足人们基本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各种劳务部门。劳务是以活的形式为他人提供使用价值的劳动,这种劳动的成果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劳动提供的某种服务。它既包含着无形的劳务,它与提供劳务的人不可分开,如教师、律师、等人员提供的服务;也包含提供的使用价值附着于物质产品之中的劳务,体现为商品,如厨师、裁缝等人员提供的服务。我国于1985年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划分来核算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第一产业:农业,其中包括林业

3、、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在工业中又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以及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等。第三产业:除上述的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都是第三产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分为两大部门: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这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库存储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

4、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这第四层次是,为了便于进行国际比较而设立的。这三次产业的分类与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两大部类原理为依据的国民经济分类相比较,区别大致如表3.1.1所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不断的向高层次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就不断地推动产业结构的演变,第三产业就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在“八五”纲要和“十年”规划等一系列有关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二企业生产要素企业从事生产,要产出产品或提供劳务,一定要有诸多投入。劳动、资本、土地是任何生产活动的最基本投入。因此,将此三要素称作原始投入。如果产出不能直接用于满足消费者消费,

5、但可与原始投入相配合而作生产投入之用,则称为中间产品,或称中间投入。一般经济学上的生产要素泛指原始投入和中间投入。通常将生产要素分为三类:自然资源,资本投资,劳动。1.自然资源。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但自然资源不仅指陆地上的土地,它还包括天上、地下、海洋中一切能够利用的物质,如海洋、矿藏、森林、风力、水力等。它可以给生产提供场所、原料和动力。这里的自然资源不仅要看它的蕴藏量是否丰富,还要看是否易于开采,如果蕴藏量很丰富,但不易开采和利用,仍不能成为经济学中所要研究的自然资源。2.资本投资。资本投资是指一切用于有效生产其它物品的资本品,它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原材料等一切人造的供生产

6、和经营利用的东西。资本是企业的总财富或总资产,因此,除上面提到的有形资产以外,它还应包括如商标、信誉和专利等无形资产。资本品不同于货币,对于个别企业而言,有了货币就可以购买资本品,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了货币并不等于有了资本品,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品的总量是有可能性界限,而货币是可以大量地印刷。3.劳动。劳动是指生产产品时所使用的全部体力和脑力才能,是一切具有经济意义的人类活动。它包含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也包含了管理者的劳动。劳动的质与量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三生产函数企业用这些生产要素的一定组合来进行生产。在一定的技术条

7、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组合与所能生产的最大生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作生产函数,反映了生产过程中投入和最大可能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这种技术关系可表达为:Q=f(L,k,,T)(3.1.1)其中Q代表产量,L代表投入的劳动,K代表投入的资本,T代表一定的技术条件。当然还可以包括其它的一些投入要素。这些投入可分为两类。一类叫不变投入,或者叫固定投入;一类叫可变动投入,或者叫变动投入。固定投入是指在所考察期间,要素的使用量不随产量的改变而改变,如机器、厂房等。变动投入是指在所考察期间,要素的使用量随产量的改变而改变,如劳动、肥料、种子、原材料等。考察的过程比较短,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可以变动。考察

8、的过程比较长,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可能变动。当然,这时间长短是相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而言的。对于不同性质的生产过程,时间长短的尺度是不一样的,例如,要想改变钢铁企业的炼钢设备,可能要三年的时间,那么,长期和短期的分界线就要以三年为宜;但对于一个饮食店进行重新改装,也许三个月就够了,那么,长短期的划分就可以三个月为期。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函数时,往往是假定其它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先单独考察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动对产出的影响,然后考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第二节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为简单起见,我们首先假定,企业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只生产一种产品(其产量为Q),只有一种投入变动,

9、如劳动L,其它的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分析变动投入的变动对产量的影响。这种只有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又往往称作短期生产函数。一实物产量1.总产量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变动投入L与某一固定量的资本K相结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叫总实物产量,简称总产量(TP),(totalproduct)。当用劳动(L)表示可变投入,资本(K)表示固定投入,变动投入L和一定量的资本K相结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Q,也即总产量TP可表示为(,)(3.2.1)3.2.1式就是表示总产量和变动投入L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某总经理办公室,每天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并制作成文件复印100份分送各有关部门,这需要秘书和必要的办公设备相结合才能完成

10、,将秘书看作变动投入,必要的办公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等是固定投入,若只有一名秘书,每天只能制作5000字的文件,若每天投入两名秘书,每天能制作15000字的文件,投入三名秘书时,制作的文件可增加到20000字,而当同时四名秘书投入时,制作的文件也只能达到22000字。将这些数据在二维坐标上表示出来,就得到了总产量曲线,如图3.2.1所示:图3.2.1总产量曲线通常的情况,总产量在变动投入刚开始增加时,总产量增加的比较快,以后总产量增加的速度会越来越慢。2平均产量在一定技术条件,其它的诸投入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每单位变动投入要素的产量,叫平均实物产量。简称平均产量(averageprodu

11、ct),数值上等于总产量除以变动投入要素的数量。劳动是变动投入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L=TP/L(3.2.2)资本是变动投入时,资本的平均产量APKK=TP/K(3.2.3)平均产量也随投入的变动而变动,如表3.2.1所示,当投入的秘书变动时,每名秘书平均每天制作的文件字数分别为5000、7500、6666、5500,图3.2.2给出了每天平均制作文件字数的变动曲线:表3.2.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LTPAPLMPL15000500050002150007500100003200006666500042200055002000图3.2.2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图3.2.1中由原点向总产

12、量曲线某一点引一条射线,该射线的斜率就等于该点对应的投入要素的平均产量。这里要注意的是要素的平均产量和日常所说的平均日产量,平均月产量是不一样的,那是对时间的平均,这里是对投入要素数量的平均。3.边际产量在管理经济学中,我们通常更关心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其它诸投入要素都保持不变,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引起总产量的变动,总产量变动的量称作此时这种投入要素的边际实物产量,简称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当变动投入是劳动时,劳动的边际产量L=(3.2.4)同理,变动投入是资本时,资本的边际产量为K=(3.2.5)在投入可以连续变化,产出也可以连续变化时,差分形式就成了微分形式:M

13、PL=dTPdL(3.2.6)MPK=dTPdK(3.2.7)表3.2.1给出了上例中MPL的值,图3.2.2给出了MPL随劳动投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显然,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对应的边际产量数值上就等于该点的切线的斜率,在投入刚开始的时侯,切线的斜率为正且不断的增大,对应的边际产量也就不断递增,在到达总产量曲线拐点时,切线的斜率最大,此时对应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若继续增加变动要素的投入,总产量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就要减小,对应的边际产量也就逐渐的减小。若变动投入进一步的增加,对应的切线的斜率就会等于零,这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等于零,而切线的斜率还可能变为负值,边际产量也就为负值。4总产

14、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间的关系从图3.2.2可以直观的看出: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必定通过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边际产量为正时,总产量在增大;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就会减少。这些关系都可以用数学方法一一加以证明。并可以归结成以下四条:当MPLAPL时,APL必然上升;当MPL0,TP上升,MPLAPL,那么投入这工人以后,平均产量会上升;但若该工人的边际产量低于现有工人的平均产量,即MPLAPL,那么投入该工人以后,平均产量就必然下降;若该工人的边际产量正好等

15、于现有工人的平均产量,无疑在投入该工人前后,平均产量不会发生变化,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只要该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大于零,投入该工人以后,总产量总会上升,若该工人的边际产量已经为负的了,使用该工人以后,总产量就必然会下降;若该工人的边际产量为零,这就是说用他不用他都一样,使用前后的总产量就不会发生变化,总产量达到最大值。二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从上面的分析中,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一般说来,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只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而其他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那末,当这种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若再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该要素的边际实物产量会逐步减少,这就叫做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又叫边际生产力递减法则。图的MP曲线已表明了这一法则。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不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新投入的秘书的边际产量是不断减少的,在投入第二名秘书时,每天可多制作10000字的文件,但继续用第三名、第四名秘书时,每天可多制作的文件字数就分别减到5000字和2000字,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