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2972083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生产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烧制生石灰B. 海水晒盐C. 冶炼生铁D. 海水制镁【答案】B【解析】【详解】A、烧制生石灰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冶炼生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海水制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人类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水和

2、氧气。下列关于水和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水属于氧化物B. 氧气常用作氧化剂C. 氧气可供给呼吸D.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氧气具有氧化性,常用作氧化剂,故B正确;C、氧气能供给呼吸,故C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D。【点睛】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3.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玻璃水杯B. 陶瓷碗C. 塑料脸盆D. 真皮手套【答案】C【解析】【详解】A、玻璃水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

3、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陶瓷碗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C、塑料脸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C正确;D、真皮手套是用真皮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D错误。故选C。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A. 氢气B. 木炭C. 红磷D. 蜡烛【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气在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A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故B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C错误。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5.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稀释浓硫酸C. 滴加液体D. 蒸发食盐水【答案】C【解析】【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

5、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睛】浓硫酸稀释操作可简记为:酸入水,缓慢倒,并搅拌。6.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B. 冬天室内关紧门窗烧木炭取暖C. 用品尝的方法检验实验室里的氯化钠D. 电器起火立即用水扑灭【答案】A【解析】【详解】A、汽油属于易燃物,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使用手机会产生电火花,为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在禁止使用手机,故A正确;B、木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冬天在室内关紧门窗烧木炭取暖,可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故B错误;C、实验室中不得品尝任何样品的味道,故C错误;D、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

6、D错误。故选A。7.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吸烟有害健康B. 霉变大米热煮后可食用C. 常食蔬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 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答案】B【解析】【详解】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故A正确;B、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所以不能食用,故B错误;C、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常食蔬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故C正确;D、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故D正确。故选B。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深埋废旧电池B. 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处理C. 开发利用新能源D.

7、提倡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答案】A【解析】【详解】A、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A符合题意;B、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C、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提倡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如图为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锆误的是()A. 碘属于非金属元素B. 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3C.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D. 碘属于第7周期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由碘元素的汉字名称偏旁“石”字可知,其属于非金

8、属元素,故A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3,故B正确;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故C正确;D、由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的核外有5层电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碘元素位于第5周期,故D错误。故选D。【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0.下列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的化学式为CO2B

9、. 反应中,乙发生了氧化反应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观察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碳和水,生成物H2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高温。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 CO+H2;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的化学式为H2O,故A错误;B、由氧的得失可知,反应中,乙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正确;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D正确。故选A。【点睛】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构成,写出化

10、学式,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 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C.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答案】D【解析】【详解】A、碱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A错误;B、pH7的溶液呈酸性,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也可能是正常雨水,故B错误;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

11、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C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D正确。故选D。12.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A. 7:1B. 7:8C. 7:16D. 7:32【答案】C【解析】【详解】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生成D的质量=36g+56g-28g=64g;设:D的化学式量为x。 x=32;则C和D的化学式

12、量之比=14:32=7:16。故选C。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O2、N2、CO2三种气体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B检验CO32-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C分离CO2和CO混合气体先通入NaOH溶液,再加入稀硫酸D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不能鉴别,故A错误;B、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检验CO32-时,样品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并将气体澄清石灰水

13、,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样品中存在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2和CO混合气体先通入NaOH溶液可先分离出一氧化碳;在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分离出二氧化碳,故C正确;D、Na2CO3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C。【点睛】加入试剂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电解水B. 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

14、化钡溶液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D. 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答案】D【解析】【详解】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图像与事实相符,故A正确;B、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白色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产生沉淀,硫酸钠完全消耗后沉淀不再增加,图像与事实相符,故B正确;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溶液的pH会逐渐变小,稀硫酸过量后,溶液的pH小于7,图像与事实相符,故C正确;D、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镁先与氯化铜反应,再与氯化亚铁反应,根据反应中物质质量的

15、关系 ,可知,镁与氯化铜反应溶液质量减少的快,镁和氯化亚铁反应溶液质量减少的慢,在这两个过程中线段的斜率是不一样的,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5.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氩气_;(2)2个二氧化氮分子_;(3)3个铝离子_;(4)含硝酸根的复合肥_。【答案】 (1). Ar; (2). 2NO2 (3). 3Al3+ (4). KNO3【解析】【详解】(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Ar;(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