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2956850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必 修 一,考 情 概 览,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 点 突 破,知 识 梳 理,1.两个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_。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_。,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2.两大过程 (1)地面的增温:_; (2)大气的增温:_。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_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_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吸收、反射,大气逆辐射,核 心 研 析,1.图解大气受热过程,点拨:解读大气

2、受热过程示意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1)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2)自近地面向上,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逐渐减少,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3)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的多少、空气的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白天大气

3、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拓展升华: 1.逆温现象,逆温层条件下污染物的扩散,在对流层中,正常情况下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是,有些时候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被称为逆温现象。逆温的出现不利于空气的上升运动,如果有污染物的话,污染物就会长期停留在原处而造成污染。,2.阳伞效应原理 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接收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吸湿性的微尘又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云、雾增多。

4、这种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阳伞效应”。,针对训练1,(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B CD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B,C,解析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气温,排除、。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膜内平均气温几乎无变化,排除,故选B。第(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

5、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知 识 梳 理,1.热力环流 (1)成因:_。 (2)形成过程,考点二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点拨:气压高低的比较:“上低下高,高高低低”。 垂直方向气压高低的比较,符合“上低下高”原则,即越往上,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越往下,气压越高。水平方向气压高低的比较,看等压面的弯曲状况,符合“高高低低”原则,即等压面向高处弯曲为高压,向低处弯曲为低压。,(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 _。,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2.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_。 (2)近地面

6、风与高空风的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点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核 心 研 析,1.热力环流的形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处风向所示)。 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先有空气垂直运动,再有高低压,最后有空气水平运动。,2.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1)判断气压高低 判断依据及判读思路

7、如下: 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空气柱L2中,PBPB,PCPC。,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凹方向相反。,(3)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及其下垫面性质 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如高空等压面向上凸出或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近地面空气垂直运动状况(上升运动)判读出气温高低(气温高)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热力

8、差异,判读出下垫面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白天的绿地(夜晚的裸地)、城市的郊区等。 (4)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气温日较差 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大气垂直运动状况天气状况(上升多阴雨天气,下沉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小(晴天气温日较差大、阴天气温日较差小)。,3.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 (1)滨海地带海陆风 形成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地形崎岖的山区山谷风 形成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影响与应用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

9、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形成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拓展升华: 1.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巴山夜雨”是因为四川盆地多夜雨而得。四川盆地潮湿,云层厚,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容易升温,加之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2.狭管效应原理 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按照以上方法可绘出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风 高空风

10、,(2)风力大小的判读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反之则小,如下图,风力:ABCD。,针对训练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解析甲地沙源被大风扬起成为扬沙,扬沙被高层气流搬运到乙地上空时,由于风力减弱,风的搬运能力减弱,扬沙在重力和下沉气流的作用下缓缓沉降到地面,乙地出现浮尘天气,俗称“落黄沙”,故C项不符合乙地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C,图 表 精 析,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11、。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等压线图的判读,1.气压系统的判断,2.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个问题: (1)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越来越小。 (2)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3)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3.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3)不同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针对训练3,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D,解析读图可知,D选项中,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且周边地区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弱,最可能出现浮尘天气。,课 堂 达 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