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课件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讲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2956651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课件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讲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课件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讲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课件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讲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课件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讲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课件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讲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课件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课件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讲(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区域差异(必考加试),考点一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b加试),盆地,400,大陆性,考点突破 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例1(2016浙江省新高考调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回答(1)(2)题。,(1)表中空格、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地形、热量 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 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低气

2、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热带气旋的形成 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第(1)题,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南北分异,受热量条件的影响,形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自然景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东部是半干旱区,西部是干旱区,因此选择B项。第(2)题,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正确。 答案(1)B(2)D,例2(加试题)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2)新疆和江苏都

3、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解析第(1)题,新疆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第三级阶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第(2)题,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从分层设色图中来判断说明即可。,答案(1),(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考点专练,(2016浙江省丽水市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年降水量大于400 mm 为森林景观,200400

4、mm为草原,小于200 mm为荒漠。读图完成12题。,1.森林景观出现在(),A.甲 B.乙 C.丙 D.丁,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解析第1题,结合上图和题目信息可知,乙地降水量大于400 mm,为森林景观,B正确。第2题,甲地年降水量在200400 mm,为半干旱区,应退耕还牧、还草,不可大量掘井、开垦耕地,以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A错误;冬季气温低,转场放牧应在气温较高的山脚甲地,B错误;夏季气温较高,到地势较高的丙地草场放牧可保护低地、

5、草场,C正确;丁地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为干旱区,以荒漠景观为主,D错误。 答案1.B2.C,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是“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据此回答34题。,3.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4.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 B. D.,,解析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提示“青海省东南边缘”,青海省东南部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多

6、。第4题,明确柴达木盆地的分布位置是答好本题的关键。此题注意审题“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由图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而柴达木盆地海拔较低,降水量少,太阳辐射强,年均温较高。故选C。 答案3.D4.C,5.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东部季风区冰川纵横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青藏高寒区“高”和“寒”,解析东部季风区是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基本上没有冰川分布,伏旱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排除A、B、C。 答案D,“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67题。,6.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

7、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7.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解析第6题,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以旱地为主。第7题,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 答案6.B7.C,8.(加试题)(2016高考浙江文综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

8、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 250米)和丙地(海拔2 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_、_。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雅鲁藏布江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看,甲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丁地位于印度的恒河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两地粮食

9、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异同点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角度来分析。青藏高原的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为河谷农业,丁地为恒河平原,两地地形均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甲地和丁地的光照都较为充足。而从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看,甲地热量不足,丁地热量丰富;甲地降水量少,丁地降水量多。同时,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从地理位置、海拔状况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两地异同点的原因。第(2)题,仔细读,图,乙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带;丙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处,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道路沿线的自然带主要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海拔高度和坡向引起

10、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第(3)题,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流域面积、流域植被状况、地势起伏状况和降水状况等角度分析。从图中泥沙的信息看,河流流域面积大;河流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从源头的高山到河口三角洲,地形坡度大;由于人口分布较为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状态明显。,答案(1)青稞(小麦)水稻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

11、积累。 (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考点二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必考加试),考点梳理 一、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b加试) 1.四大地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b加试),(1)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2)工业化与城市化

12、差异:在东部地区, 、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 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 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重化工业,外资企业,传统型工业,(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二、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b),1.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优势与劣势,自然资源

13、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等资源优势突出,但基础设施落后, 匮乏。,经贸合作,人才、技术、资金,4.重要意义,(1)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 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将西部地区的 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共同富裕,社会稳定,资源,考点突破 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1.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2.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和重点措施,(2016浙江文综)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

14、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12题。,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解析第1题

15、,从题干信息看,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GDP增长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图中从Y轴信息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A错;从X轴信息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对;从Y轴信息看,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错;从X轴信息看广西高于全国,D错。答案选B。第2题,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对;广西最低,但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基础与方向,B错;上海和江苏较低,适于发展技术型产业,而不是发展重型工业,C错;湖北较高,应提高技术水平来降低

16、能耗,D错。答案选A。 答案1.B2.A,考点专练,(2016浙江省学考模拟)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之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回答13题。,1.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3.我国北方农业以旱作为主,是由于(),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地势较高 D.土壤肥沃,解析新疆瓜果甜是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青藏高寒区因为海拔高,热量不足,故农业生产特色是河谷农业,因为河谷热量条件较好;我国北方因水分不足,故以旱作农业为主。 答案1.C2.B3.B,(2016浙江省绍兴市模拟)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读图,回答45题。,4.甲、乙、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