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病人坠床和跌倒的发生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2951205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预防病人坠床和跌倒的发生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如何预防病人坠床和跌倒的发生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如何预防病人坠床和跌倒的发生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如何预防病人坠床和跌倒的发生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如何预防病人坠床和跌倒的发生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预防病人坠床和跌倒的发生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预防病人坠床和跌倒的发生PPT演示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预防病人发生坠床、跌倒,让老年人笑做不倒翁,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需要是第二层次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要,对患者而言尤为重要。跌倒和坠床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跌倒是指身体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触及地面或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和坠床是护理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2,原因,跌倒的发生是很多种因素叠加的累积效应,跌倒的可能性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 1.跌倒与坠床的倾向因素 (1)年龄及性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骼肌功能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肌肉、关节功能减弱,移动能力下降,易引

2、起跌倒。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跌倒。,3,(2) 长期卧床 卧床超过2周者,身体虚弱,起床后出现眩晕的可能性增高,易发生跌倒。 (3)体位性低血压,4,疾病因素 1.感官系统 视力减退、白内障、黄斑退化等患者易发生跌倒与坠床 2.心血管系统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跌倒与坠床。 3.神经系统 有报道多数患者跌倒的共同原因是由于情绪不稳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或当时太匆忙而引起。 4.骨骼及肌肉 肌无力、活动受限、行走时拖拉等患者容易发生跌倒。 5.缺乏照顾 有些患者无人照顾,自理能力又差,加上性格固执或内向,不愿意麻烦别人,未请护士帮忙就自行起床或上厕所而发生跌倒、坠床的事件临床上比较多见。,5,6.

3、药物因素 应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痛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6,7,环境因素 包括光线、地面的潮湿和光滑程度、走廊及厕所扶手是否可靠牢固、台阶设计是否合理。 其他方面 患者穿的鞋子/拖鞋是否防滑、衣裤大小是否适中、老年行动不便患者是否使用辅助工具、住院患者是否有人陪伴、护理人力是否充足、值班护士有无按时巡视病房发现和满足患者的需求,这些都是影响患者跌倒的因素,8,预防,1.全面评估,认真筛查高危易跌倒患者。 2. 评估结果为高危跌倒与坠床者床尾挂醒目的告示牌,并做好床边交接班。患者住院期间每周进行再评估。 。,9,3.加强护士防范意识的教育,护士是预防患者跌倒工作中最重要

4、的人员,因此对护士加强安全防范教育,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有关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使每位护士都知法、懂法、依法行护;针对患者坠床或跌倒的临床案例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并强调主要的责任人是护士,以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4.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合理制定预防跌倒的“告知”制度,并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签字书,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如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10,11,5.重点防护高危患者,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必要时专人守护。 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

5、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12,6.公共设施合理布局及管理,保持地面干燥,防止积水;在醒目的地方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标识;病房及过道无杂物,保持整洁通畅;保证照明设备的完善,夜间开地灯或壁灯。,13,7.嘱咐患者穿合适的衣服、裤子,并穿防滑鞋,有鞋带的系好鞋带。 8.指导患者多吃含钙丰富、低盐、适量蛋白质、足量VC和VK的食物,每天喝250ml牛奶;老年人较长时间排便,由蹲位站起时,可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发生晕

6、厥而跌倒,因此,老年人应多吃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14,9.重点时间做好主动护理 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病房,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15,应急预案,1、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同时通知医生,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 2、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他治疗。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 4、对于摔伤头部,

7、出现意识障碍等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16,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对于皮肤出现瘀班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7、加强巡视,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8、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17,9、向患者了解摔倒时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10、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18,1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