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2917459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整理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整理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整理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整理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个人扶贫典型事迹材料第1书记扶贫业绩材料 个人扶贫典型业绩材料 第1书记扶贫业绩材料5篇 第1书记扶贫业绩材料5篇 戴着1副厚厚的圆框眼镜,面容和蔼却风趣幽默,这是很多第1次见到刘仁华的人都会有的感受。表达能力强,工作积极活跃,为人热情,这也是井冈山东大学学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肖孟泽对刘仁华的评价。 *年 9 月初,校党委组织部决定派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管理服务中心的刘仁华同志去天玉乡塘尾村参加扶贫工作。当公司领导向刘仁华布置此项工作时,他2话不说便立即答应,并表示,只要组织需要,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 9 月 8 日,刘仁华就直接到了塘尾村,开始了解村里的情况; 9 月 20

2、日,在省委组织部的手机 APP 上完成点到、做好材料交接等工作后,他就开始着手扶贫工作。每天除资料整理、访问贫困户外,扶贫干部们更多要想的是:如何帮助贫困户脱离贫困,解决经济上的拮据; 如何与贫困户沟通,疏导他们自卑自闭的心理,鼓励他们与外界建立良好的联系; 联系外面的工厂、企业,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 帮助他们获得国家扶贫贷款,发展自己的产业,增加收入来源这些都是扶贫干部每天都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事情。 从*年至今,我校积极增进“科技扶贫”,已前后投入资金建立 100KW 的村级光伏电站、香菇种植实验基地等1批科技产业,帮助塘尾村建立了自己的村集体产业。不但如此,村民们也能够通过贷款来投资村集

3、体产业,取得分红,增加工作机会和经济收入。扶贫干部更想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完全摆脱贫困。“现在村里的产业也比较丰富,有种草莓的,有养孔雀的,还有种甘蔗的。”刘仁华介绍道。 扶贫工作既有大方向的产业指点,也有细节上对贫困户思想和情绪的关注,关心贫困户的住房、饮水等问题。有的村民家老旧的砖瓦房年久失修而漏水,有的村民当初建房时未建洗手间诸如此类,都需要村委会干部和扶贫干部统1部署,共同解决。塘尾村共有*户贫困户,现在大部份已脱离了国家的贫困标准(有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源、通电、有能与外界直接联系的电视、没有贷款等债务),还在等待 12 月份的评估组的统1评估摘帽,只有1两户由于出门

4、在外,没法直接解决脱贫问题。虽然如此,现有扶贫成果还要巩固和发展,1直到 2020 年完全验收,扶贫干部们才能离开。 刘仁华作为驻村扶贫人员,每天呆在村里,只是偶尔家里有事,晚上才回去1趟,第2天又早早地赶回去上班。全部 11 月份,塘尾村的村委会1直都在忙着接受区检、市检、省检,还有 12 月份中央巡查督导组的国检,即便是周末也不能回家。虽然辛苦,但所获得的成绩也使人鼓舞,“上周4的脱贫检查小组来评估,我们这边的整体评分,包括卫生、提高村民的素质等方面,在全部吉安市都是第1名。”全市1共有*个扶贫点。 提及扶贫工作与以往工作的不同,刘仁华坦言,扶贫工作比以往在校的工作复杂很多,遇到村民之间产

5、生矛盾,扶贫干部虽然没有冲在解决问题的第1线,但也要及时给村委会干部“出谋划策”,提出中肯的解决办法。“虽然我在村里才呆了几个月,但与这些村干部就像自家兄弟般亲切,凡是有事都会相互通个气。” 刘仁华认为解决村民之间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公平公正,中庸之道。即便碰到个别村民不服村委会的举措,刘仁华和他们的同事们也会中庸之道地解决矛盾,做到心知肚明。 除工作外,刘仁华也热情帮助当地村民,尽力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村里有个喜欢音乐的女孩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希望刘仁华能引导孩子将来走艺术道路。刘仁华爱好体育舞蹈,且有1番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刘仁华答应在周末免费教这个女孩学舞蹈,并希望她能多吃些苦,未来

6、1年能有1个较好的舞蹈基础,方便高中走特长道路,避免文化分的缺点。 快年底了,天玉乡积极准备1台迎新晚会,需要每一个村庄都出节目。能歌善舞的刘仁华当仁不让地挑起了重担,手把手教5、610岁的大爷大妈们舞蹈。每周1、3、5的晚上是雷打不动的练舞时间,不管在外有甚么事,刘仁华都会赶回去给村民们指点。附近的村民10分羡慕,屡次找到刘仁华询问能不能教教他们。 如今,刘仁华照旧行走在1条条田垄上,走街串巷,关心着每个贫困户家庭的喜怒哀乐,用自己微薄的气力为扶贫攻坚工程奉献智慧和汗水。 在*河流域重点治理第1线,有这样1个人。26 年前,从省水利学校毕业的他带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带着年轻人的蓬勃生气,带着对

7、水利事业的执着寻求,带着对故乡故土的非常酷爱,主动放弃到繁华都市就业的机会,义无返顾地回到了还很贫瘠的故土绿洲,成了1名基层水利工作者。从涉世未深的青年到成熟稳健的中年,曾的满头黑发染上了岁月的风霜,曾笔挺的腰板变得有些佝偻,他把人生当中最美的年华献给了水利事业。从水利工程处的1般干事到主抓项目建设管理的副局长,2106年如1日,始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扎实细致的工作风格诠释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体现着1名共产党员的价值。他,就是县政协委员,县水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立足本职,献身水利以苦为乐 *7 年,*河流域重点治理计划开始实行,*县成为重点治理的主战场,水务部门成为

8、重点治理的排头兵,*“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县水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分管党务工作和水利项目建设。“作为1名水利人,我深知水对*的重要性。国家对*河流域重点治理,这是盼了几辈子的好事,能为重点治理流汗出力,这是水利人的责任,水利人的义务,更是水利人的光荣。”*如是说。 上任伊始,针对部份职工压力较大、信心不足的现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他提出了“抓学习、抓思想、抓纪律、抓制度、抓队伍、抓风格”的思路,扎实展开工作,有效解决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役力,构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河流域重点治理渠灌工程触及*个灌区和*个乡镇,需预制各类混凝土构件 60

9、0 多万块。由于工期变更,4年的任务要求1年完成。在工程点多面广,任务重、时间短,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下,*精心组织实行春季“突击月”活动和秋季“610天大会战”活动,实行工程质量“双监管制”、旬报制、月检查评比制度和月通报制度。期间,他每天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奔走在全县*个预制厂和*个乡镇的施工现场,常常是晴天1身土,雨天1身泥。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使他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妻子心疼地抱怨他干起工作来不要命,医生要求他住院医治,虽然嘴上答应了,但他只是每天晚上挤时间扎针输液,白天照样拖着病体来到施工现场。“工期不等人啊!”他说。辛苦的付出换来了丰富的成果,*0 年全县新建和维修斗农渠 906 千

10、米,发展渠灌节水面积*.*万亩,美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1 年中央1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台的第1个水利综合性政策文件,62 年来首次把水利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作为1名酷爱和从事水利工作多年的基层水利工作者,*感到水利事业的春季行将来临。分管项目工作的他,潜心研究中央、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多方发掘信息,科学谋划项目,前后负责完成了8个争取项目和5个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1摞摞文件、1本本资料、1份份项目书渗透了他的汗水、饱蘸着他的血汗。当看到景电2期向*调水渠延伸工程、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已开工实行,红崖山水库恢复有效库容项目行将列入国家“10*5”大型水库建设计划时,他

11、的内心轻松了许多。 “人活着,就得干点儿实事。苦过了累过了,当你回过头时,一定会成为美好的回想。”这是*常说的1句话。每当争取来1个项目,完成1项工程,那就是他最满足、最快乐的时候。 关注民生,倾心极力履职尽责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作为连任3届的县政协委员,*始终牢记政协委员的神圣使命,关注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1名政协委员的光荣职责。 *2 年担负县政协委员以来,*前后提出了关于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提案、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的提案等 12 件提案。县政协7届6次会议上,他所作的*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大会发言,既科学分析了我县水资源基本情况、管理成

12、效及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增加地表来水量、限制地下水开采量、控制用水总量、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得到预会领导和广大委员的1致好评,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1定的根据。县政协8届1次会议上他与其他几名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保证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把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建成人民满意工程的提案遭到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被列为*2 年度 1 号提案。 在积极建言献策的同时,*始终以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在1次下乡调研时,当他得知我县湖区人畜饮水10分困难,有的村社水质恶化,有的村社长时间以来1直靠车拉肩挑,在数千米外取水后,他的心情变得10分沉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

13、、生态之基,这1问题解决不好,何谈发展?何谈小康?何谈幸福?经过反复思考和调研,在县政协7届4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确保大众饮水安全的提案,并抢抓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前后组织实行了农村人饮解困、氟病改水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 年深秋的1个下午,*与同事1道去西渠镇出鲜村查看人饮项目落实情况,1位大爷拉着他的手,从自家厨房接来1碗自来水高兴地说:“你们尝尝,这水多甜啊!活了大半辈子,多半截身子都入土了,想不到我们还能跟城里人1样喝上甜丝丝的自来水。”每当看到村社大众吃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看到他们满足的笑容,听

14、到他们由衷的感谢,那就是*最激动最舒心的时候。目前,由他主抓建成且正常运行的集中式供水工程 30 处,解决了全县*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1直特别关心干部职工的生活,总是尽己所能为他们排难解纷。*0 年 10 月,*在下乡时得知泉源水管所干部王开旗被诊断为肾衰竭,家人正为巨额医疗费忧愁。下乡回来他便赶到医院探望,并送上慰劳金。第2天1上班,他又发动职工捐款 12*元。当这笔带着同事们1片爱心的“救命钱”送到王开旗手中时,正在输液的王开旗感动地说:“田书记就是这样1个热情肠的人,干部职工谁家有困难他都千方百计帮助解决。” 岁月流金,人生无悔。“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

15、先进个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先进个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政协委员”1枚枚奖牌、1本本荣誉证书承载了他 26 年的辛劳和汗水,也见证了他26 年的奋斗与光辉。回首2106年的水利生涯,*无怨无悔。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干献给了自己钟爱的水利事业,用水利职工的忘我奉献精神,脚踏实地,孳孳不倦,在新的征程上为*水利事业的进1步发展编织着美好的明天。 在古老的北莽原汉武帝刘彻墓北边的茂陵村,活跃着1支年轻有为的村干部班子,领头的小伙叫*。最近几年来,*扎根基层,积极带领茂陵村的干部撸起袖子,真抓实干,精准扶贫,科技兴村,为民办实事。他在服务大众中践行“两学1做”,遭到了村民和上级领导的好评,被乡亲们称为“信得过的好书记”,被兴平市委和咸阳市委评为*年度优秀“第1书记”。 *年 7 月,时任兴平市城管局监察大队办公室副主任*被组织选派到茂陵村担负“第1书记”。当时,他心里还有些压力,想着自己虽诞生在农村,对农村有感情,但对农村管理却懂的很少。为不负组织信任,他鼓起勇气,决心挑战自我。利用节假日时间,专程去西柏坡革命圣地参观学习,接受老1辈革命先烈的精神熏陶,学完以后,他迅速转变角色,走村进户,虚心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