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教育实习心得总结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2917009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教育实习心得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整理教育实习心得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整理教育实习心得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整理教育实习心得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整理教育实习心得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教育实习心得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教育实习心得总结(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实习心得总结感觉是在1瞬间,1个月的辛苦而成心义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这份艰辛,这份感悟对我们实习小组的每一个人来讲都是1个宝贵的回想。我们的教育实习的任务主要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协助学校的1些其他工作。在武夷学校领导、数学科指点老师游兴奴和班主任的支持和指点下,我的实习工作了得了很美满的成功。总结起来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教学工作1、听课、准备阶段第1周是听课周。我先认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和他们学习情况,主要是掌握他们对学习的态度。然后,认真听原任老师上课。现在的听课目的不1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1样,现在注意的是视察老师怎样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作

2、好听课记录,多学习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数学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第1个就是他每节课都很会引入,而且引得恰到好处。第2个就是他是个讲课很有激-情的老师,也很细致,很有想法;对每节课的重难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得很好。第3个就是他给学生很多现象的空间。这是我望尘莫及的。2、上课实战阶段第2周,我们小组就开始上台讲课,进入课堂教学实践。上课前我做足了准备工作,在活动室试讲给老师看,并接纳他的很多意见,比如,如何引入得更好,如何讲得更清楚,哪些该板书。上课期间,我出现了极度紧张。毕竟是自己第1次走上讲台讲课。不过也顺利完成。课后学生、队友们对我的反馈还不错。我坚持每次都认真备课,试讲虚心请教数学老

3、师,听取老师的意见,努力改进不足,认真上好每节课。3、评改作业、试卷数学的作业是较多的。包括写在作业本的和阶段练习卷。我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注评语,批改试卷,将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和试卷的问题及时的反应给指点老师,协作老师作分析总结。看哪些方面需要讲或强调。并且课后常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积极、耐心对辅导学生。4、课后辅导学生我1直重视加强了课后辅导工作,数学的问题总是问不完的。通过他们的问题,我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思路、薄弱方面。我在课中侧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情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取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技术和技能。2、班主任工作我担负4(1

4、)班的实习班主任。经过1个多月的实习生活,我收获匪浅。1、见面、熟习、计划阶段这几天,我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初步做了1个计划。我仔细的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班级纪律、班干部工作、个性等方面分析,提出了1个整体的目标,并做出了4周的活动安排。在以后的工作中逐1实行。我相信,只要走到学生当中去,真心的想学生所想的,做学生所希望的,我会成为这群孩子的好朋友。2、落实班主任工作接下来的时间,我几近每天都跟学生们呆在1起。跟同学进行交换,了解学生情况。我觉得,只有你对学生付出真爱,你才能获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和信任。但在实习中,我不能很好的做到“爱”跟“严”结合,可能我的他们的爱有点过度,以致于有时有点迁就

5、他们。我想对学生的爱1定要有1个度,而且必须跟严结合。该严的时候就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你的爱。对班里的清洁工作,也有时候注意点。星期1早上要吩咐他们把走廊扫干净。有时我们班主任随着大伙1起清洁。我依照政教处的相干要求完善班级制度建设,参与班级管理工作;除常规工作外,有时辅导1下学生出黑板报。3、主题班会活动主题:让绿色永驻活动目标: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晓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起酷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当中去。活动重点: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个人的密切关系。活动关键:寓思想性于全部活动进程当中。3、小结此次

6、我在武夷学校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及学校指点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指点和帮助,给了我很多的锻炼机会。特别是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老师们的严格教学风格、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非常的关怀,都给我建立了榜,让我收获颇丰。从我备课到走向讲台,老师悉心指点,反复修改,使我得到进步。与学生相处的1个月里,我确切的感受和融入到班级管理中。短短的1个月,我不但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把理论应用到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而且培养了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我收获甚丰。通过了这段日子的实习,也让我更近1步的接触了社会,解了老师在课堂以外的那1面。认识到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从而建立虔诚人民

7、教育事业的思想。也让我更体会到做为1名人民教师的艰辛。教师是1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1名好的教师更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的地方。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订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师范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此番实习,我从1个尚有稚气的大学生渐渐向1个成熟的教师靠近,满载而归,从此将激-情迈向我的教师生涯。1个月的实习,让我收获颇丰。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2课堂很有成绩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没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

8、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或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1笔难得的财富。我教的是高1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1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1脸的茫然。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1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1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1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很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1个思路出来了,1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绩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入的切身的体会到1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1

9、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1个不可疏忽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份。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1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成为我在这1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点老师的赞美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我的课堂大都采取1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1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外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类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取品味法、朗诵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捉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法国教育学

10、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那末,怎样去鼓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唯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唯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1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1种的教学模式。经过量次实践,我发现这类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惟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换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肠有礼貌地聆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学生的

11、主动性。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常常把1堂精彩的语文课看做是1曲动人的交响曲,发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发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1文,我捉住文章最富有特点的特点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述的手法和记物、叙事和抒怀融为1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份。发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否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份。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

12、太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述,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何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怀融会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甚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述,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怀融会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肯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相当重要。有的时候,不但老师可以发问,学生也能够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1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

13、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怀散文应捉住文章写了甚么,怎样样,勾画了怎样的意境3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1起分析这1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但是然的他们会仿照第4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样去发问应当说是没有定论的,但1个总的条件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1个大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再斟酌如何发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

14、联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当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视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起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能够遭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华罗庚1文时,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传主思想、分析文章写作特点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想1下“布衣总统”孙中山,这篇

15、文章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表现传主甘于淡泊的品质。那末华罗庚还是否是从1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时间为顺概括了他1生的经历。我接下来便问:1个人1生的经历是漫长的、复杂的,作者是否是只写了传主某1方面的品质?答案固然是不是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讨论文章突出了华罗庚怎样的品质,通过甚么事怎样来表现的。在上作文有文彩这堂作文课时,冒昧的叫学生分析1个例句的好坏,他会张口结舌,不知从何入手。我会提示他们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哪些修饰词,用了哪些动词,调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的效果怎样,给人的感觉怎样等等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这样不但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样做到有文彩,同时也学会

16、了1种分析问题的方式、1种思惟方式、1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最后,1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能够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甚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甚么?”、“遭到了甚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1个整体的掌控。1节课可能会触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捉住重点,消化难点,到达教学目标。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1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研究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能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