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2916954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地理教学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理地理教学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理地理教学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理地理教学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理地理教学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地理教学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地理教学心得体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学心得体会从XX年秋季试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经过2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地理课改工作初见成效,教学效果得到了1定的改良。经过2年多的摸索、探讨与实践,我们认为地理课改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掌控好课标,使用好教材;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1、认真研读和领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根据,各种版本的教材无1不是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对课标不管是教材的编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们觉得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掌控。新课程地理教

2、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针对正文篇幅小、弹性大的特点,我们备课组的几位地理教师每周都坚持集体备课,统1要求,集体讨论;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说明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规律,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寻觅生活中的1些和地理知知趣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的原理等。2、“带活地图”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许多地理图象,包括散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和1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象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散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

3、们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地理图象来设计教学,注意发挥图象作用,注意教给学生读图技能,启发学生如何发掘图中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应用图象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于初中阶段地理虽然是中考科目,但由于采取开阅考试,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懒于记忆,造成地理基础非常差,进入高中后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少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针对知识缺少系统性、零散的情况,上课时我们利用第2教材帮助学生了解3维目标和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教师每上完1节课要进

4、行课堂小结,每学完1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把1些陈说性知识变成生成性的知识,让知识开花结果。4、营建探究式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愿望。针对难学这1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尽量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可能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其实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愿望,在教学进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尝试: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1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愈来愈浓。充分利用模型、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等,以创设1个新奇的环境,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成直观表象,激起学生的兴趣。注意发挥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

5、,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发掘潜伏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公道的加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旁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太难了。5、在教学进程中营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同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最大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热忱被激起,思

6、惟的火花被点燃。我国古代的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那末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到达学生爱学的目的呢?在这1个学期的初1地理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索的。1、认真上好第1节课,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1束火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1半,教师在讲每章节的第1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捉住这个教学中的有益条件,讲好第1节课,这是学生对该章地理内容是不是有兴趣的第1束火花。教师可有的放矢地提出1些趣味性强易引发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我在讲高1新教材的第1节课时,我是让学生假定他们自己是城镇计划

7、师,让他们计划1个小镇的道路、桥梁、工业区和居住区等。并让学生来说解自己为何这样布局,并让同学讨论并展开辩论。这样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同时这些现象就产生在学生身旁,是学生有兴趣并渴望知道的东西,因此能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能增长见识,逼真有用。2、设计好每节课的引言,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每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取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捉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激起学习兴趣。在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我援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何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有,只欠东风呢?”悬念1出,学生精神为之

8、1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1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3、灵活应用各种趣味语言。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应用1些趣味语言,那末就能够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1、谚语的妙用: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时间视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1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应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援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讲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1场春雨

9、1场暖,1场秋雨1场寒”来描述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2、巧借古诗文教学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授,大有令人线人1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好境地,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4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降落,因此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1个月。这些诗歌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加了1番风味,获得了良好的效果。3、歌曲的借用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间接援用了1些大家都非常

10、熟习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论是西北风还是东熏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不是有西北风、东熏风?分别盛行于哪一个季节?为何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说了。4、穿插趣味故事,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特别是初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1些相干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取得1定的知识。例如,在讲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我讲了粤菜与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构成平淡与辛辣的特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太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气候与人们平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坚定了他们学好气候这1章的信心。5、不拘1格,让学生动

11、手,弄好双边教学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现身说法,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我讲到高中课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时,我就例举东西南北4个区域,让去过这些区域的学生,把自己感遭到的自然、人文特点说出来,学生讲到北京、海南、x时井井有条,几位讲得好的学生,遭到了老师的表扬,兴趣不断加深。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讲的学生,课后还绘声绘色的给同学们讲述他们对当地环境的亲身感受。这类方法,犹如“1石击破千层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课堂小游戏,小比赛,寓乐于教,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这样让学生能眼脑并用,在竞争中学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趣味无穷。6、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鼓动学

12、生求知欲教育家约翰洛克曾说过:“教师的巨大技能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要使学生始终精神奕奕,教师就要针对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点,上课要多利用形象直观的挂图、模型、板画等引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多应用电化教育手段。学生理性思惟能力还不够强,应用电化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其次,放手学生,相信他们也能胜任。我曾尝试让学生和老师交换角色,让他们站在讲台上,体会当老师讲课的感觉。1篇课文交到他们手上,依照要求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下要备好课,捉住这1节的重难点,公道安排时间等等。我发现把课交到他们手上,他们的积极性得

13、到了老师的认可,更加酷爱这门学科,成绩自但是然的就得到了更大的提高。总之,地理教学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势更加有益于成绩的提高,作为老师我倍感欣慰。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地理的目标是通过78年级地理课程的实行,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取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构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延续发展观念。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1就是将“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作为地理课程标准的3维目标之1“进程与方法”的重要动身点,1改以往片面重视结果,关心结论的做法,对学生在探索、体验的学习进程,对学生获得知

14、识与技能的进程给予高度的重视与肯定。对新课程的教学,我认为应面对全部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创新人材是我们教育的动身点,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惟是1群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的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更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全的人,因此我们不能用1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讲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外一些学生来讲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增、替换例子,调剂教法。要研究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要,不能只把他们看作1种知识的容器。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

15、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初中地理新教材突出了实践性和探究性,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其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重要情势。学生在教师指点下进行活动,通过活动主动参与到教学进程中,在活动中自己掌握知识,并逐渐培养与提高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领导与调控,教师如何引导,如何调控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导入上。恰如其分的导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活动更广泛更深入的展开,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深入,为开辟思路,提高能力作好铺垫。因此恰如其分的导入是地理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教师必须常常成心识地检讨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成心识地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科际间的评课、观摩,研讨等活动,虚心学习,努力提高。又是1学年开学在即,又迎来1批新学生上7年级,第1次接触地理,依托经验,很多孩子都免不了会对地理感到好奇,又会觉得很神秘,难免出现畏难情绪,如何激起学生兴趣,消除学生对学习地理课的恐惧,开学第1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俗语说,万事开头难,既要让学生明白行将学习的新课与孩子们以往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要让学生明白后续学习内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生产有甚么价值,从而激起学生享受接下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