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

上传人:Ron****an 文档编号:142916045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RB0A02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64适用专业酒店管理总学分2先修课程普通话制定时间2017.8后续课程演讲与口才审核部门制定人及单位学校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刘冰、黄胜恩审核人企业许昌广大旅行社杨明审核时间二、课程性质普通话与口才训练训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达到所学专业职业资格所要求的普通话等级,并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使学生具有坚定、自信的心理素质,在语言表达中做到主旨明确、条理清楚、语言生动、仪态自然。基础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变、语调等基础知识;理解在不同语境下口语

2、表达的不同要求。能力目标方面要求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变、语调,达到普通话二级以上的水平;能够适应不同语境的需要,熟练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并显示出一定的技巧。本课程实践性强,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训的原则,教材中普通话与口才的知识性内容少而精,讲清楚即可,重点放在通过各种常用口语表达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口语表达形式的运用技巧,真正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水平,满足相应的职业需求。教学中以教师的知识讲授为辅,以学生的训练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设计一定的模拟情境,指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训练。三、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是以言语学理论为指导思

3、想,突出口语表达的实践性特点,从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的思维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写作学、人际关系学等学科中汲取养料,揭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口语表达规律,系统地讲授口语表达活动的技巧,综合训练日常口语表达、演讲、辩论等表达形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能力目标:学生能把握口语表达的一般规律,掌握从语音、语汇、语义、人际交往、思维和体态语言、副语言等方面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口语表达的技巧进行日常口语表达、事务性口语表达、演讲和辩论。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口才的性质、口语表达的过程和构成、口语表达的语用失误等知识;理解并掌握口语表达的技法和口语表达的语言技巧;重点掌握日

4、常口语表达、事务性口语表达、演讲、辩论等口才实践形式的特点、训练方法及训练途径。素质目标: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例如:诚实、关爱、公平竞争、服务意识。2、优秀的个性品质例如:理智、诚信、自信、责任、宽容、坚韧。3、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四、课程联系后置课程:演讲与口才五、课程内容序号模块(或子模块)名称学时1语言基础242普通话训练243普通话等级考试训练24合 计72(二)、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章(节)及名称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绪论理论教学1.普通话的重要作用2.学习的要求与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要求与方法;树立目标、信心与决心。2表基本技巧模块有声语言理论教学1.语音和语汇2.停顿和重音3

5、.语速4.语气和语调复习巩固普通话知识并进一步纠偏;朗读中逐步学会有意识的运用有声语言技巧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表现力,尤其停顿技巧。难点在有声语言技巧在日常人际交流沟通中的综合应用。2实训教学1.诗词、绕口令的练习2.散文、语段朗读练习3.经典演讲词听与讲的练习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内化成能力。朗读练习既提高普通话水平又能培养语感;有声语言技巧的练习应拓展至日常生活、学习中,日常言语交际中应有意识地运用停顿、重音、语速、语气和语调等技巧,表情达意效果更好。2态势语言理论教学1.眼神的运用2.表情的运用3.手势的运用4.身姿语言理解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等态势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含义,掌握这些

6、态势语运用基本原则、技巧与方法,理解运用注意事项,并在言语实践中娴熟运用这些技巧与方法。2实训教学1.登台亮相训练2.案例分析讨论3.训练内容灵活:朗读材料有稿说话脱稿简短说话自由选择通过训练巩固所学态势语知识并将其内化成能力,首先应用在朗读练习中,再逐步学会应用在脱稿说话、即兴演讲、命题演讲练习中,最终在日常交际中熟练应用这些技巧。2应用模块基本应用理论教学1.即兴演讲口才2.命题演讲口才、演讲稿的写作3.辩论口才4.求职口才5.社交与职场口才了解演讲、辩论、求职、日常社交等对口才的不同要求,理解社交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明确表达准确、清晰、流畅、贴切的基本要求,掌握演讲、辩论、求职、社交与职

7、场口才基本技巧与方法;通过多组贴近生活与工作实际情景的典型案例分析,尤其重点掌握社交聊天、赞美、说服、拒绝、公关问答、幽默等语言技巧在人际及职场言语交际中的应用。8实训教学1.即兴演讲训练2.经典演讲碟观摩、讨论分析3.辩论比赛碟观摩及学生辩论实践4.求职时的自我介绍及常见提问的应对训练(组织现场模拟演练)5.社交案例视频观摩通过训练巩固所学并切实感受和体验上述各类口才技巧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学生社交言语沟通能力、即兴讲话的能力、备稿演讲的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自信心,形成学生良好的交际意识、态度与习惯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尤其习得正确的言语交际策略和课堂内外自我提升的正确学习方法,是学生

8、终身学习的关键所在。8行业应用(拓展模块)理论教学1.服务口才2.营销口才3.导游口才4.主持口才适合各专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讲行业口才。明确行业口才特点,要求学生掌握行业口才运用基本原则、技巧与方法,理解运用注意事项,在实践中合理、正确使用相关技巧与方法。4实训教学1.结合专业岗位需要,设置案例分析讨论、设置情境进行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与情境模拟训练,在实战演练中不仅将行业口才运用基本原则、技巧与方法应用于实践,而且进一步锻炼与提高学生的言语应对能力、自信心、思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2学期综合考试写作演讲稿(学生课外完成)结合社会、生活、校园热点进行写作(期评分占比10%)综合测试要求依据

9、后文考核评分标准(期评分占比50%)2根据情境任务,口语表达综合测试学时合计理论教学18实训教学16考试2六、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建议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本课程一共涉及3个模块设计,每个模块的设计都以完成项目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案例分析教学法: 采取优秀案例分析的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

10、平。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开动脑筋,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情景模拟教学法: 重视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加强对学生掌握技能的指导,教师要手把手的教,多作示范。(二)师资条件要求对岗位能力/专业课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包括:对校内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校外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职业素质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校内实训室条件要求(1)认真贯彻“安

11、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持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有计划地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和意识。(3)进入实训场地,认真组织各种安全活动,构筑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4)学生应做好预先复习,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脱岗,应记好考勤。(5)在实训中,学生必须服从指导教师,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家具、电器等客房设备。(6)凡违反操作程、损坏仪器、设备者,应按规定赔偿损失。校外实训基地条件要求(1)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

12、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2)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四)教学资源基本要求1. 教材选用与编写原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酒水服务管理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

13、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餐饮管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2. 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籍3、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4.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

14、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规范学生操作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3)建立习题库及答案,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参考书,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4)建立学习资料库,推荐国内与专业有关的网站地址,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推荐网站:http:/ 70%2实践操作(学生实践操作进度、完成情况和基本技能考试) 20%3理论考核 10%以上比例可以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二)考核内容与重点重点对学生实行以口语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