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浙江2020编知识点训练一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上传人:蓝天****07 文档编号:142915054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6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浙江2020编知识点训练一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中化学浙江2020编知识点训练一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中化学浙江2020编知识点训练一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中化学浙江2020编知识点训练一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中化学浙江2020编知识点训练一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浙江2020编知识点训练一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浙江2020编知识点训练一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考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方法b(2)胶体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a物质的变化(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c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4)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5)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6)由NaH2PO2是正盐可

2、知H3PO2是一元酸()(7)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1.答案(1)(2)(3)(4)(5)(6)(7)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答案D酸性氧化物是指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B项错误;四氯化碳为非电解质,C项错误;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D项正确

3、。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a.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b.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a.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

4、质。c.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2)形成方式a.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b.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1.物质的树状分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包括稀有气体)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有机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等2.交叉分类法交叉分

5、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对BaSO4、BaCO3、MgSO4、MgCO3进行分类,就可以从物质类型入手,分为钡盐、镁盐、硫酸盐和碳酸盐。方法提醒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主要从它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来判断。若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就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例如:冰水混合物,表面上看为混合物,但它们实质上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水组成,只是状态不同,所以冰水混合物仍为纯净物。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主要从组成元素来判断。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而含氧化合物的组成可以是两种元素,也可以是多种元素,但必定含有氧元素。也就是说,氧化物一定是

6、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它们电离后生成离子的性质。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题组一物质的组成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陶瓷坩埚和石英坩埚都是硅酸盐产品B.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C.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高分子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不溶于水,可吸收其自身重量几百倍的水1.答案D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不是硅酸盐产品,A项错误;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乙醇

7、使蛋白质脱水变性,B项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错误;聚丙烯酸钠含亲水基团,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以上,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2.(2019浙江东阳中学月考)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飞光纤光缆技术创新工程”中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半纤维素酶高效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中半纤维素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中聚酯是天然高分子有机物D.“煤制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中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C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正确;半纤维素酶是一

8、种能使构成植物细胞膜的多糖类水解的酶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正确;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大多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煤的气化是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或煤焦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归纳总结研究物质组成的两个角度题组二物质的分类3.(2019北京理综,1,6分)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3.答案AB项,2022年冬奥会的速滑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C项

9、,碳包覆银纳米线是金属材料;D项,钛合金筛网轮是金属材料。4.(2019课标,7,6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4.答案D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A、B两项正确;蜡炬燃烧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C项正确;古代的蜡的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归纳总结正确理解几个“一定”“不一定”(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

10、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4)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考点二物质转化及化学反应类型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3)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4)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5)用铂丝蘸

11、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6)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7)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1.答案(1)(2)(3)(4)(5)(6)(7)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导电爆炸缓慢氧化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工业制O2白磷转化为红磷久置的浓硝酸变黄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A.B.C.D.2.答案B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a.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b.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才能表现

12、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2)物质的变化a.物理变化:物质仅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而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b.化学变化:物质发生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化学变化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其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煤的气化、煤的液化都归为化学变化。2.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化合反应分解

13、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3.根据物质类别,树立物质转化思想形成知识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构建网络一大片:从物质的分类上,横向、纵向构建知识分类意识。横向以化合价为基础,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会分析物质的化学转化关系;纵向则通过对比同类物质的性质差异,把握物质性质的差异性。(1)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2(不足) 2S+2H2O;SO2+2H2S 3S+2H2O;2SO2+O2 2S

14、O3;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Fe FeCl2+H2;6HCl+Al2O3 2AlCl3+3H2O;2HCl+CaCO3 CaCl2+H2O+CO2;HCl+NaOH NaCl+H2O。题组一物质的变化1.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因为发生了碘的升华现象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1.答案BA项,“日照香炉生紫烟”描述的现象中,不存在固气之间的相态变化,与碘的升华无关;B项,“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过程中发生了硫酸铜和铁的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单质铜;C项,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相比较,水的能量高;D项,“玉不琢不成器”只是玉石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2.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