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42913486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用电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的,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 人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是有限的,人是导体,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对人的危害也越大;在实际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带电体,当人成为电路中回路的一部分,且电流达到一定的值时,就容易产生触电事故;要安全用电就要了解安全用电的一些原则。 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

2、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2.了解触电的原因和类型,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3.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养成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触电的原因,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用电安全原则。【教学难点】通过大

3、量经验事实和动画演示,了解触电的原因。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观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电路。教学过程1、 复习旧课你知道哪些安全用电的常识?请跟大家分享一下。二、激发学习动机【创设情境】2011年4月5日,在济南市文化东路,一位工作人员拆修电线的时候不幸触电,燃烧十分钟,安全带被烧断后尸体才掉下来。【诱思导入】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死亡人数近万人,所以“安全用电” 非常有必要,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识。三、讲授新知识(一)电压越高越危险【亲身体验】让一位学生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然后提问这位学生:

4、你有什么感觉?你感觉自己触电了吗?【乘势追问】谁能说一说,在这位同学身上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你认为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回答,最后评价总结: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知识拓展】出示下列资料,让学生观察:100200微安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1毫安左右引起麻的感觉小于10毫安人尚可摆脱电源超过30毫安感到剧痛,呼吸困难,生命危险达到100毫安只要很短的时间使人心跳停止【电压与触电】电流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你能用欧姆定律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吗?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然后简评、总结,并作适当的补充:通常情况

5、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为103。【了解电压】你知道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动力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对人体而言,安全电压是多少?(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家庭电路的电压和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已经远远高于安全电压范围,所以,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你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教师总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当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低压触电】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种情况,会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触电哦?第一种情况: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只手接触零线第二种情况: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并进行补充:第一

6、种触电类型是双线触电,第二种触电类型是单线触电。你们见过这个标志吗?你知道这个标志的意义吗? 【高压触电】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回答:1.高压触电分为哪两种类型?2.什么是高压电弧触电?为什么? 3、 什么是跨步电压触电?为什么? 【触电急救】请同学们讨论:发现有人触电时你该怎么办呢?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吗?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急救方法。 (三)安全用电原则【组织讨论】我们了解了触电的类型,那么,在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发这些触电事故呢?看谁说的多和全哦!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及时评价,并作适当的补充: 绝缘层损坏的导体 电器没有接地 高

7、压线下放风筝 插座安装过低 开关接在零线上 手接触试电笔前的金属【用电原则】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认为用电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要遵守哪些用电原则呢? 引导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如下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 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知识推进】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请将下列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强调: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灯头螺旋顶应接在火线上,接三孔插座应注意“左零右火中接地”。【过渡】除了确保家庭用电安全外,在夏天还要注

8、意防雷。有人说,作孽会遭雷劈,真的那么灵验吗? 【自主学习】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生活中我们怎样防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2.雷电有什么危害?3.怎样预防雷电造成的危害?你在哪里见过避雷针? 组织、引导学生自学,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同时指出:作孽会遭雷劈是封建迷信,不科学的。【知识拓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雷电灾害及预防”,增加生活常识。四、巩固运用五、检查评价1.课堂检测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一、“亮点”之处1.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生活用电是学生经常接触和比较熟悉的,我以发生过的触电事故创设物理情景导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认识到电压越高越危险、发生触电的原因和类型,并对照家庭中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正确安全用电,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2.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堂课准备充分,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和生活实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觉探究安全用电常识,把思考和学习的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二、 “不足”之处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这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部分学生不理解,课堂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有些不尽人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