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2892251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辞学期末考点三种境界:P3辞趣:P182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单句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对句互文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刚健:对文体或辞体表现上的分类,是现代汉语言语的表现风格类型之一。P206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刚健的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笔力刚健遒劲,境界雄奇浑厚,具有阳刚之美。语体:是人们受交际因素的制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运用民族语言所形成的具有某些基本的、共同的言语表达特点的

2、言语类型。(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不仅涉及内容,而且也涉及语言的本身,涉及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手段、组合方式等等的准确选择。因此,语体学可以说是现代语言学中紧密联系社会交际环境来研究语言可变性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其中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分为法律语体、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七种。)修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

3、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 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辞”这个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修辞,狭义上就指语文字修辞;广义上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同时也包含语文字修辞。“修辞”从概念讲,有三重含

4、义: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即“修辞活动”);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三种含义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即修辞规律存在于修辞活动中,修辞规律和修辞活动都同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辞格:在符合语言表达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一些在词语、句子组合及语义实现上有所“违规”的表达手段,来取得特定的修辞效果,这种在言语行为中对语言规则或语言运用规则进行有效偏离形成的具有特定表达价值的固定模式,就是辞格。 辞格是有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辞格得以传载的表层结构体,可以将它称作辞面或辞体;另一个部分是通过辞面所指称的对象或能实现的修辞功能或深层意

5、义等,可以将它称为辞里。 从辞格的形成特点看,有的辞格是在词、句组合以及语义表达上故意偏离一般语言规则构造的,其目的是强调语义内容的超常表达。这类辞格没有特别明显的辞面识别标志。 有的辞格则主要是在语义表达的具体形式上刻意求美而故意偏离一般语用原则构造的,其目的是在不违反一般词、句组合等语言规则的前提下达到强调超常形式表达的效果。这类辞格在结构形式上有明显的辞面识别标志。 实际言语行为中的辞格较多,而且随着生活的发展,还会有新的辞格出现。 飞白:P131。举例在书上有平淡:P210。(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平淡又

6、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特指诗文、书画风格自然而不加雕琢。主题愈是富于诗意,表现得愈平淡或者至少是愈简略。平淡是诗词等文学作品创作的风格之一,意指是少用辞藻、务求清真的风格形态。平淡的作品,其特点是单纯通俗,质补冲淡,给人平时而悠远的感受。)三段论的省略式:它被视为是西方古典修辞论辩理论中的核心和灵魂, ,二者都是演绎推理的特殊形式。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要素。一、伯克的修辞学理论。修辞的基本功能是人用话语在他人身上形成观点或诱发行动修辞是根基

7、于语言本身的一个基本功能之上, 是用作为符号手段的语言在那些本性上能对符号做出反应的动物身上诱发合作。伯克强调的是其应用的社会性。伯克的修辞学理论的五个特点:1、重视语言的力量:语言即符号行为伯克1931反论。修辞使人们活动由分到合。“同一性”。2、将演讲视为修辞活动的重要形式,不断丰富发展。西方修辞学由此建立了交际学的学术倾向。在此基础上,先后出现了公众交际修辞学、会话修辞、现代传播媒介修辞等领域。极大地扩充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打破了演讲模式的局限。3、修辞活动具有极强的方法论色彩。修辞活动重在研究如何把读者吸引过来的技巧。这也是对亚氏的拓展。这个思路的深入探讨,出现了“叙述角度”、“审美距

8、离”等跨越修辞学与文艺学的研究视野。4、修辞活动与伦理有关联。 5 修辞能力可以锻炼。(伯克的修辞理论为修辞批评提供了多种模式或方法。如戏剧主义批评,群聚修辞批评等等。其中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是美国修辞学界最流行的批评范式之一。都是对动机的论述。伯克的两本巨著动机语法和动机修辞学分别对“五位一体”和“同一”进行了详尽论述。所谓动机,伯克是指对修辞情景速写式概括,也即人们在特定情景中的典型反应。动机语法研究人们在特定情景中用话语建构现实的规律性特征。而动机修辞学研究话语者的同一修辞运作。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伯克的思想体系是阐释人类行 为的理论体系,它不仅用适于语篇分析、人类的交流、交往,而且适用于任何

9、形式的人类行为,甚至包括艺术、建筑、军事、外交等。)二、辞规说-吴士文辞规:理论介绍:这种理论建立在陈望道先生的两大分野学说的基础之上,它认为一切语文现象都有修辞, 一切言语活动都有修辞, 在言语作品中凡能对应题旨情境的都是修辞。它认为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修辞现象, 修辞现象在人们的写说中无处不在, 只要人们开口说话,动手写作, 这种现象便会产生。理论要点:1、语言运用的这三种境界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表现的境界常用积极修辞, 已成共识。糅合的境界要用积极修辞, 也要用到其他修辞无法否认, 因为否认该境界也要运用其他修辞, 就等于否认有糅合境界与表现境界的区别。那么这“其他修辞”是什么呢?

10、从对立的角度来说只能是消极修辞。表现的境界有修辞, 糅合的境界有修辞, 记述的境界自然也应该有修辞, 因为它们属于“对应题旨情境而来的语文运用”。这样,作为与常用积极修辞的表现境界对立的境界记述的境界, 其常用消极修辞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2、从修辞的本质来看,消极修辞是一种客观存在。修辞的本质是一种言语行为, 一种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的言语行为。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之下, 依据特定的题旨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 其具体目的虽然不同(有的可能是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 增添特别的艺术韵味, 有的则可能是为了追求语言的精确、简练、明白、晓畅) , 但本质上是相同的, 即都是通过调适语辞以增强表达效果

11、。因此积极修辞是修辞, 消极修辞也是修辞。3、从言语现象的多面性来看, 消极修辞是一种客观存在。任何言语现象都有多面性, 也就是任何言语现象都有语音平面(记录下来有文字平面) 、词汇平面、语法平面、逻辑平面和修辞平面, 任何言语现象都可以进行语音平面的分析、语法平面的分析、逻辑平面的分析和修辞平面的分析。任何言语现象, 无论是变异的话语还是常规的话语, 是生动形象的话语还是质朴抽象的话语, 都存在修辞平面, 因为任何言语现象的产生、存在都有一个对应题旨情境的问题, 而言语现象与题旨情境的对应与否正是修辞平面的内容。4、消极修辞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与角度, 消极修辞是一种客观存在。辞规理论认为消

12、极修辞的研究对象为常规的语言表达, 或者说常规的修辞现象, 其研究内容包括辞规和辞风两个方面。辞规是消极修辞的各种格式、模式, 如“以例解义”“正面释言”“面中显点”等等; 辞风是常规的修辞现象中还未形成固定格式、模式的现象, 包括意风、音风与形风。辞规理论从系统观出发, 认为应从“方法”的角度切入, 用“功能、结构、方法”相统一的方法来研究消极修辞。理论提出:1984 年,吴士文发表了“修辞方式”的系列化(丹东师专学报1984 年第4 期) 一文,提出了修辞方式的系统,包括一般性修辞的辞规和辞风,特殊性修辞的辞格和辞趣。他将辞规和辞格相对应,辞风和辞趣相对应,以之反映着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两

13、大分野。这就正式把“辞规”作为和“辞格”相对应的一种修辞方式提了出来,并作了较为充分的理论阐述。吴士文的这种思想后又写入著名的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一书,影响更为深广。概念的提出:“辞规”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但可以强化消极修辞的规律性,而且还可以避免消极修辞研究中所出现的弊端,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有哪些辞规:有30 多个具备辞规的资格。如换述、比较、引语、面中显点、提问、以例解义、插补、补失、概述细说、共用、比照、列举、分层、合叙、类比、名序、动序、时序、空序、总提分述、出示形态、分叙、节语、承代、省代、因果、条件、假设、转折、追释、同词反序等等。三、陈望道先生的辞格体

14、系齐沪扬先生的观点:在分析陈望道“ 两大分野”体系的局限时, 也指出“ 理论体系的外延是模糊不清的。它把自己建立在语法学、词汇学、逻辑学的夹缝之间, 从而生出了无数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这样的关系表明了修辞和语法、修辞和词汇、修辞利逻辑之间理论上有许多重合之处。” 我们的主张:语音、词汇、语法如果能联系实际, 讲点如何运用的问题, 也不过各部分讲各部分的, 知识是零碎的, 是割裂的。而修辞学是研究综合使用语言规律, 是研究准确的表达利生动的表达 , 它是全面地揭示使用语言的规律。 陈望道先生研究得最为深入透彻、成就最为突出的是两大分野之一的积极修辞, 特别是其中的辞格。对两大分野之一的消

15、极修辞, 发凡总结其总纲为明白, 在内容上要做到意义明确、伦次通顺, 在形式上要做到词句平匀、安排稳密。显然在消极修辞方面, 发凡只是从“要求”的角度提出了问题,没有像对积极修辞那样从方法、功能、结构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从而留下了修辞方式研究不平衡的遗憾。一是消极修辞缺少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 难以得到研究者的青睐; 二是发凡以来的消极修辞研究很多在角度与方向上都有偏差, 成果微薄, 且难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四、尼采的“骗术说”五、辞趣。辞趣是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及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或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这个定义,概括了辞趣的三个内容:意趣、音趣、形趣

16、。1.“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是就意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一种言语现象;第二,非辞格;第三,富有表现力。三者缺一不可。2.“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是就音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词语的音调;第二,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二者缺一不可。3.“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是就形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字形图符、书写款式;第二,能体现出某种情趣。二者缺一不可。辞趣的定义,正是综合、概括上述三个方面的结果。 (三方面:辞的意味、辞的音调、辞的形貌。辞的意味:包括两方面:由于语言文字的历史或背景的衬托;由于语言文字的上下或左右的包晕。辞的音调:象征的音调,又可分为物音的利用和音趣的利用;装饰的音调:特殊的和一般的。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